APP下载

口腔科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及防控措施分析

2020-12-12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23期
关键词:口腔科器械门诊

唐 超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中心 528000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机构预防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环节和工作内容。口腔科作为医疗机构预防感染的重要场所之一,其诊疗过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口腔科的手术等诊疗操作多在门诊完成,门诊人流量较大,容易引发交叉感染,除此之外,口腔科手术本身属于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正常菌群定植,在手术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术器械亦较多,且频繁与口腔中的唾液和体液接触,若医疗机构平时感染管理措施不够完善,很容易引起术后感染[1]。早期阶段,口腔科诊治的主要疾病为牙龈、牙周及口腔感染等疾病,随着目前人们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口腔牙齿矫正等口腔美容项目也纳入了口腔科的诊疗范畴,因此,随着口腔科诊疗手术的不断增多,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比例也不断上升,目前已成为医疗机构医源性感染的高危科室[2]。分析和评价口腔科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对预防感染和制定合理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减少交叉感染具有重要意义[3]。本文收集了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行口腔科手术患者293例,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并找出引起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旨在为患者术后感染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口腔科门诊收治的行口腔科手术患者293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136例,未感染组157例。其中,感染组男82例,女54例,未感染组男97例,女60例。入选标准:(1)患者年龄>18周岁,男女不限;(2)患者手术前2周内未发生过感染性疾病,未服用抗菌药物。排除标准:(1)有重大疾病史,尤其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者其他恶性肿瘤患者;(2)患者基本资料或者病历信息不全者;(3)有精神性疾病病史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医护人员操作是否规范、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手术当天诊室空气是否消毒、医疗器械是否消毒及患者就诊当天门诊流量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试验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筛选影响因素选用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组间性别、年龄及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感染组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的比例显著高于未感染组,感染组患者就诊次数<3次、使用一次性器械、医护人员规范操作、空气和器械消毒以及就诊当天门诊流量<100人次的比例显著低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对是否合并糖尿病、患者就诊次数、是否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医护人员是否规范操作、空气和器械是否消毒及患者就诊当天门诊流量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合并糖尿病(OR=2.073,95%CI:1.148~3.743)、就诊次数≥3次(OR=0.525,95%CI:0.306~0.900)、未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OR=0.470,95%CI:0.280~0.789)、医护人员无菌操作不规范(OR=0.491,95%CI:0.266~0.907)、空气和器械未消毒(OR=0.414,95%CI:0.209~0.824)及患者就诊当天门诊流量>100人次(OR=0.440,95%CI:0.237~0.817)为口腔科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感染的单因素分析[n(%)]

表2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之所以需要加强口腔科感染管理工作,主要是因为口腔科诊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绝大部分口腔科就诊患者的检查和诊疗操作是在门诊完成,患者较多,术中操作器械较多,且频繁接触患者唾液和血液,可随操作喷溅,极易引起交叉感染[4];其次,在人体口腔中存在大量细菌微生物定植,其中主要是链球菌属及厌氧菌,若在围手术期不注重感染管理极易引起菌群紊乱导致患者术后发生口腔感染[5]。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群众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口腔科手术量逐年上升,同时术后感染的发生率随之上升,朱旌等[6]在2年时间内对416例口腔科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其中有35例发生术后感染,发生率为8.41%。这说明口腔科已经成为医源性感染的重点科室。

本文结果表明,患者合并糖尿病、反复就诊(≥3次)、未按规定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如手套等、医护人员无菌操作不规范、空气和器械消毒较差及就诊当天门诊流量≥100人次为口腔科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覃沅华[7]、杨华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糖尿病患者一般存在严重的内环境代谢紊乱,易导致营养状况欠佳,免疫力下降,机体的防御功能降低,使定植于人体的细菌易形成机会性感染。部分患者常需反复就诊,与其他患者发生交叉感染概率就会增加,同样,若就诊当天的患者人次数较多,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同样会增加。口腔科诊疗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器械较多,若医务人员不注重无菌操作观念,对诊疗环境中的空气和器械消毒不彻底也极易引起患者感染。

综上所述,口腔科发生术后感染的因素较多亦较复杂,医疗机构应从多方面加强感染管理,如加强对医护人员无菌观念的宣教与防护意识,进一步规范科室内消毒灭菌工作的质量,确保口腔科器械无菌应用,对每个可能发生感染的环节都应加强管理,减少感染的发生。

猜你喜欢

口腔科器械门诊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门诊支付之变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门诊口腔科消毒效果与有效干预措施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下江西省口腔科专业住院医师KAP调查研究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健身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