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内经》中医九宫时空医学理论刍议*

2020-12-11李维彬龚少飞陈启雄

医学与哲学 2020年22期
关键词:九宫黄帝内经阴阳

刘 芳 李维彬 姜 北 龚少飞 陈启雄

梅 燕② 杨明明② 袁 超② 崔洪福⑤ 崔洪涛②⑥

笔者认为在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下,根据天地人三者之间存在的气候变化、地域环境因素及其对人体自身存在的生命活动周期规律存在的影响,运用时空立体动态的医学观念为指导的关于疾病预防、诊治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可称之为中医时空医学。《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构建了九宫模式的中医时空医学医理。《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篇以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时间框架,阐述了中医九宫时空医学内涵:年节时间规律、地域空间规律、八节气候变化规律、邪气致病规律等,是中医时间医学的代表著作与重要篇章[1]。《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篇理论根基则是洛书九宫包含的时空理论,研究九宫八风包含的时空医学,有益于中医学者运用时空医学医理,从天人相应的角度解析疾病发生的时空因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 《黄帝内经》九宫时空医学理论与洛书

《周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被公认为中华文明的源流[2],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的形象代表。河图与洛书是古代中华先贤圣人,长期观察、总结大自然阴阳五行,万物生长化收藏,宇宙与天地之间自然现象,对天文、历法、星象、阴阳、五行、季节、节气、物候等自然科学与哲学规律的概括总结,其中蕴含了内容极其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洛书原图见图1。洛书九宫是在囊括时间、空间、地域、方位等自然规律方面与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理论相结合,《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蕴含的九宫八风时空医学,是中医对河图洛书及自然规律与哲学方法论应用的典范与代表篇章。洛书九宫数字从1~9,布局框架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宫,见图2。现今学术界多称九宫图为洛书。笔者认为中国古代天地人三才的思想,中国古代哲学五行方位的思想,与古天文学之星宿与九星理论,可能与洛书九宫形成起源的三大理论渊源。《黄帝内经·宝命全形论》中天地人三才关系精辟论述:“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3]《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人以九九制会……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4]63《黄帝内经》中天地人三才衍变九宫的经文,是中华古代天地人三才裂变成九宫空间理论发经典阐述,也包含哲学范畴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黄帝内经》:“圣人南面而立。”[4]63古代医家对大自然日月升落、寒热温凉的变化内应脏腑规律,论述为北方五行为水,气候寒冷,与肾(膀胱)代谢水液相应;南方五行为火,气候炎热,与心(小肠)之火相应;东方五行为木,应太阳升起之象,与肝(胆)木之升发调达相应;西方五行属金,应秋季万物结实而成之气,与肺脏宣肃相应。《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记载:“九星悬朗,七曜周旋。”[4]301九宫应在九星:天蓬星、天内(芮)星、天冲星、天辅星、天禽星、天心星、天柱星、天英星,根据《天元玉册》记载九星又以“天*室”命名[4]572,分别为:蓬、内(芮)、冲、辅、禽、心、柱、任、英,笔者考虑此九星或指九个星宿,及其所代表的阴阳、五行属性而言,应与北斗七星:天枢、天璇、天机、天权、玉衡、开阳、瑶光、连同左辅、右弼之九星,在传承历史中有互相借用替代之处,亦有不同的内涵。《周易》有“河出图,洛出书”[5]。根据《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篇原文“太一日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数所在日,从一处至九日,复返于一”[6]145,推测洛书九宫图及其蕴含的时空医学理论背景,是《九宫八风》篇形成不可或缺的理论框架和背景。九宫八风示意图[6]144见图3。

图1 洛书九宫图

图2 洛书九宫数字图

图3 《九宫八风》图

2 《黄帝内经》九宫时空医学阴阳规律与年节律

《圣教序》有:“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行,潜寒暑以化物。”[7]阐述自然界四时寒热温凉、阴晴雨雪为阴阳变化有迹可循的征兆,而其背后蕴含的阴阳变化规律,难以被理解。古代先贤通过对自然现象见微知著长期观察,以阴阳这一抽象概念作为现象背后规律的哲学本质概括,阴阳同时也是中医的哲学根基所在。《黄帝内经》“治病必求于本”[4]36“生之本,本于阴阳”[4]63,阴阳是自然界万物生、长、化、收、藏之根本,阴阳也是哲学范畴矛盾的对立统一。《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篇包含中医阴阳消长的年节律,完美演绎了中医阴阳互根,阳生于阴,阴生于阳的经典理论。二十四节气为太阳与地球年节律周期变化重要的时间节点,根据《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九宫涵盖二分、二至和四立节气(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其对应关系是:1宫代表冬至;8宫代表立春;3宫代表春分;4宫代表立夏;9宫代表夏至;2宫代表立秋;7宫代表秋分;6宫代表立冬。冬至是阳气孕育的时节,冬至之后一阳生,自然界阳气渐长天气渐暖,从冬至(1宫)节开始,顺行经过立春(8宫)阳气渐长、春分(3宫)、立夏(4宫),至夏至(9宫),阳气最盛,阳极而生阴;故从夏至时节9宫开始,顺行经过2宫(立秋)阴气渐长、7宫(秋分)、6宫(立冬),阴气渐长;至1宫(冬至),冬至时阴气最盛,阴极而生阳。春分(3宫)、秋分(7宫),所在时节阴阳各半,是阴阳平衡的时节。阴阳如此循环往复,环周不息,是四季气候变化阴阳消长,生杀规律的体现[1],亦是中医阴阳相生、阴阳互根,相互转化理论的体现。

3 《黄帝内经》九宫时空医学地域空间规律

洛书九宫亦与中国古代九州学说相应:《尚书》中记载: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根据九宫地域,九州的格局可放大至全中国乃至囊括四海,可应用于衡量譬如国家、地方、山河湖海广大无边宏观疆界,又可衡量一室之内乃至一寸一分之其小无内的微观空间,每一方寸之地,全部能够运用九宫模式,无限次划分为更小的九宫区域。洛书地域空间内涵可以衡量的地域范围,是哲学整体可以划分为局部,局部又可包含整体,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观念的体现,更是中国古代认识宇宙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哲学观念的演绎工具之一。

《周易》说卦传记载:“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8]周文王后天八卦,九宫地域空间方位布局为:乾卦6宫居西北;坤卦2宫居西南;艮卦 8宫居东北;兑卦7宫居正西;震卦3宫居正东;巽卦4宫居西南;坎卦1宫居正北;离卦9宫居正南;九宫空间方位中9宫、1宫、3宫、7宫位分别代表的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常称为四正。2宫位代表西南方位,4宫位代表东南方位,6宫位代表西北方位,8宫位代表东北方位,2、4、6、8宫位称为四隅[1]。

4 《黄帝内经》九宫时空医学五行与五脏规律

洛书结合后天八卦阴阳五行理论与空间范畴的内涵,周文王后天八卦中,震卦、巽卦属木,离卦属火,坤卦、艮卦属土,乾、兑卦属金,坎卦属水,与洛书九宫时空方位配合后,赋予了中医九宫时空医学五行属性:四正宫位五行属性为:9宫代表南方,五行为火;1宫代表北方,五行为水;3宫代表东方,五行为木;7宫代表西方,故五行属金。四隅宫位五行属性为:4宫代表东南,五行属木; 2宫代表西南,五行属土;8宫代表东北,五行属土;6宫代表西北,五行属金;5居中宫,五行为土[1]。

中医学以肝、心、脾、肺、肾五脏,与木、火、土、金、水五行配属。肝在五行之中属木,主升发气机,罢极之本,为阳中之少阳,与自然界春季相应,与洛书九宫八卦之震卦五行属性相同,故配属在洛书九宫图中3宫位。心在五行之中属火,生之本,为阳中之太阳,与自然界夏季相应,与洛书九宫八卦之离卦五行属性相同,故配属在洛书九宫图中9宫位。脾在五行之中属土,仓廪之本,主运化万物,为万物最终归属之地,为至阴之象,五行属土,故与洛书九宫八卦之中宫、坤、艮相应,故配属在洛书九宫图中5、2、8宫位,中医学尚有“脾主四时”之医理,即春、夏、秋、冬四季之末各十八日亦属土,与洛书九宫关系不在此过多讨论。肺在五行之中属金,主敛降,气之本,为阳中之太阴,与自然界秋季相应,与洛书九宫八卦之乾、兑卦五行属性相同,故配属在洛书九宫图中6、7宫位。肾在五行之中属水,主蛰,封藏之本,为阴中之少阴,与自然界冬季相应,与洛书九宫八卦之坎卦五行属性相同,故配属在洛书九宫图中1宫位。

5 讨论

中医之阴阳消长平衡,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四季更迭,“四时之春木因冬之所生一阳左旋而升,至夏升而转浮;秋金得夏之所长一阴右转而降,至冬降而转沉”[9]。人体五脏六腑气机升降出入功能平衡依赖五行生克制化。自然界水火既济,使得水不寒而万物得以生,火不亢而万物不灭,为万物繁荣之始,生命延续之本源[1],水火既济的理论渊源,与九宫之南北空间、五行方位相应。震卦3宫为肝木升发之场所,医圣张仲景“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10],3宫的时节气机对应春季生养万物;兑卦之7宫应秋季肃杀。欧阳修《秋声赋》“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秋,刑官也,于时为阴……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物过盛而当杀”[11],言秋季应五行金令之肃杀,此为 “金木者,生长之终始也”本质含义,论述五行之木应春季升发气机之始;五行之金运应秋季结实而成之终,二者气机互相转化,循环往复[4]300。

中医整体观念中,时间因素是诊治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12]。不同的地域、时节的环境对人所患疾病以及体质产生深远影响[13]。“天人相应”是《黄帝内经》蕴含的理念,也是中医时间医学产生的基础[14]。中医时间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容是中医治疗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15]。中医古代名医在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思想中,具有应用九宫时空理法的身影。明代张景岳在《类经附翼》[16]中亦有丰富的医易结合阐述,开篇即记载医易相关内容,从河图洛书到后天八卦及其与中医脏腑相关内容,其创立大补肾阴、肾阳之左归丸、右归丸亦包含较为明显的医易结合阴阳互补的思想。清代郑钦安创立补脾土生肺金,肺与肾金水相生的三才封髓丹,以及去心火、补肾水之坎离既济丹、交泰丸等,中医之滋水涵木、抑木扶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欲求南风,先开北窗等诸法的创立,皆不离乎《黄帝内经》九宫时空医学理论范畴。

猜你喜欢

九宫黄帝内经阴阳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华心意六合拳之九宫阵说
服药先分阴阳
法于阴阳
论朝医体质学的阴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