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猪场伪狂犬病的净化策略

2020-12-11张志安王妍瑾马增军

猪业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种猪狂犬病猪群

张志安,王妍瑾,马增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河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北 秦皇岛 066600)

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属疱疹病毒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猪疱疹病毒Ⅰ型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为有囊膜病毒,表面有纤突[1]。PRV对外界抵抗力较强,但对各种化学消毒剂均敏感,具有潜伏时间长,可终生带毒和排毒的特点,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以及胎盘传播。该病往往导致母猪出现繁殖障碍、仔猪出现腹泻和神经症状以及育肥猪的呼吸系统症状。病毒常在猪场内形成循环传播,严重影响猪场效益。随着标记疫苗研制成功及鉴别野毒抗体和全抗体的试剂盒商品化使得该病的净化成为可能。而且美国、德国、荷兰、瑞典、澳大利亚、丹麦、加拿大、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率先制定和启动了该病的控制和根除计划并成功净化该病[2]。我国在部分猪场成功实现了猪伪狂犬病净化。同时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

1 净化的必要性

猪伪狂犬病不仅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导致流产、死胎、木乃伊胎,还引起新生仔猪发热、腹泻、呕吐、神经症状,死亡率极高,保育猪多出现突然倒地不起、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带毒育肥猪多为慢性感染,引起呼吸困难,是影响猪场效益的重要传染病。PRV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水平传播,也能通过胎盘屏障垂直传播。病毒长期潜伏于三叉神经、扁桃体和嗅球,潜伏期即可排毒,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出现临床症状,疫苗只能控制该病但不能清除病毒,因此,防控猪伪狂犬病的最好方法是净化,从净化的成果来看,净化该病可大大改善猪场生产成绩[3]。在目前非洲猪瘟流行和饲料禁抗的背景下,做好猪伪狂犬病的净化,提高猪只免疫力,有利于养猪业健康持续发展。

2 净化的前提条件

1)要净化的猪场生产基本稳定且最近一年不得使用伪狂犬全基因病毒疫苗;

2)具备方便准确检测抗体的能力;

3)具备净化所需要的生物安全及疫病防控执行能力和技术管理水平;

4)具备足够的资金实力承受净化过程中监测、种猪淘汰等费用。

3 猪伪狂犬病的净化

动物疫病净化是指特定区域或场所对某种或某些重点动物疫病实施的有计划的消灭过程,达到该范围内个体不发病和无感染状态。鉴于目前我国猪伪狂犬病流行面广、养殖密度大的国情,达到连续2年以上无相关临床病例,种公猪、生产母猪、后备种猪血液检测抗原和gE抗体阴性后用疫苗维持现状就可以认为是免疫净化状态。

3.1 常用的净化方案

检测淘汰法:适用于阳性比例低于10%的猪场,对全群摸底后淘汰所有阳性猪,该方法容易实施,效果确切。

免疫检测淘汰法:适用于阳性比例在10%~20%的猪场,通过加强免疫来逐步降低gE抗体阳性率,配合检测淘汰达到净化目的。此类猪场要注意猪场基础免疫的合格率,如果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不足,霉菌毒素超标,净化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部分清群法:适用于阳性比例在20%~30%的猪场。为了降低清群对猪场的影响,可对阳性种猪单独隔离饲养,淘汰生产性能比较差的种猪,补充阴性后备种猪,逐步实现对阳性猪的替换,此方法因需要精准防控,实施比较繁琐。

清群重建法:适用于感染比较严重的猪场。该方法简单但代价比较大,将猪群全部清除后,彻底清理并消毒猪场,空栏一段时间检测无相关病原后再引进阴性种猪,达到净化目的。

后代隔离法:该方法利用早期断奶技术配合生物安全,将健康的断奶仔猪转移到无病原的猪舍,使仔猪得到保护。该方法对仔猪早期断奶技术要求较高,必须配合母猪的管理、仔猪的早期教槽、疾病防控等措施才能实施。适用于母猪为PRV阴性或不在排毒期的猪场。

3.2 猪群的评估与方案选择

猪群的评估与方案选择(见图 1)。

3.3 净化方案的具体实施

3.3.1 基因缺失苗的免疫控制

疫苗免疫仍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手段。实施净化工作的猪场必须使用伪狂犬gE缺失弱毒疫苗,根据经产母猪和公猪抗体水平每年普免3~4次,病毒活跃的猪场可在产前15 d加强免疫一次,后备种猪配种前需免疫2次,间隔3~4周。对于感染压力较大的猪场采取初生仔猪滴鼻方案,通过占位效应能够有效地抵抗病毒的侵袭。仔猪首免日龄的确定要根据母源抗体水平来确定,当gB抗体阳性率达到85%时,可考虑进行首次肌注免疫,多数猪场首免日龄在60~70日龄左右,首免后间隔一个月加强免疫一次。育肥猪需要根据临床症状和抗体水平来确定是否需要加强免疫一次。

3.3.2 定期检测,淘汰隔离阳性猪只

在净化开始前,必须对猪场进行猪伪狂犬病阳性率的抽查,将经产母猪按5%~8%的比例分胎次抽样采血,后备母猪和种公猪全部采血。根据检测结果对不同的阳性率猪场必须采取不同净化方案。每半年定期检测,将采血的种猪标记好,隔离淘汰gE阳性和可疑猪只,不断引入阴性后备猪,当种猪群阳性率都低于10%,再通过检测-淘汰法来净化猪群。每间隔2个月全群种猪检测,连续检测3次,直到猪场在最后一次的检测中没有阳性及可疑猪只。采取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方法至关重要,只有准确的检测结果才能精准地剔除阳性猪只。

3.3.3 批次化生产有利于疫病净化

批次化生产模式即将生产阶段或日龄在同一批次的猪只圈养在一起,并在同一批次转群或出栏,真正实现全进全出。有利于减少售猪频率和场外的接触,降低疫病感染概率;降低车辆、人员和物资进出猪舍频次;猪群转出后,有足够时间对圈舍进行彻底冲洗消毒、干燥,有效切断猪只之间交叉感染的途径。使传统连续饲养方式造成的疫病传播得到阻断,使养猪的生物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猪群空间上的隔离能够有效降低病毒的传播,研究表明分点式饲养,批次生产配合全进全出能够明显降低病毒的传播几率[4]。

3.3.4 猪伪狂犬病净化的配套生物安全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净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疾病防控、生物安全、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共同采取措施,实施区域联防联控才能取得较好效果。生物安全在传染病的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贯穿猪场生产全过程。猪群空间上的隔离能够有效降低病毒的传播,研究表明分点式饲养,批次生产配合全进全出能够明显降低病毒的传播几率[4]。要全方位的采取措施防止病毒传入和传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外来人、车、物的防控:尽量降低出入场频率,所有入场的人、车、物必须严格消毒,注意售猪带来的风险,严格控制销售过程,确保不带入病毒。2)场内人员、物资的防控:净道污道的科学规划和使用,各猪舍间人员物资的防控要做到专人、专物、专用,防止交叉感染,密切重视转群带来的疾病传播风险。3)在净化阶段尽量采取闭群饲养的措施,尽量不引种,不使用外来精液。一定需要时,需从PRV阴性猪场引种,必须经一个月的隔离期后PRV检测为阴性方可进入驯化阶段,驯化完成后并入种群。4)定期灭鼠灭虫,夏季还要防蚊蝇。5)重视病弱猪只的管理:病弱猪只是潜在的重要传染源,要设立隔离舍对病弱猪单独管理或直接淘汰,有效阻止病毒的传播。6)病死猪、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对病死猪要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常用的无害化处理方式有焚烧、化制、深埋,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解剖病死猪必须在猪场下风向的指定地点,防止病毒扩散,猪粪应集中堆放,进行发酵处理,以杀灭病菌及虫卵。

3.3.5 监测与维持阶段管理

经过检测和淘汰后的猪场gE抗体阴性维持一年后可进入监测阶段。投放母猪数量2%~3%的gB、gE抗体双阴性哨兵后备猪,安插于种猪群的各个角落。对哨兵母猪的不同生理阶段及其后代进行跟踪检测,如果为gB、gE抗体双阴性,且生产稳定,则表示净化阶段成功。经哨兵猪监测一年为阴性的猪场进入维持阶段,该阶段要保持高度警惕的生物安全措施,继续做好免疫接种、抗体监测和卫生消毒管理,定期灭鼠灭蚊虫,防犬猫与鸟的进入。坚持自繁自养,如需引种,务必引进双阴后备猪及精液,并做好隔离与检测。结合我国的养殖现状,在没有达到区域性净化的前提下暂时不应考虑退出疫苗免疫,但可以改用猪伪狂犬灭活疫苗免疫。

4 国内外净化进展

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在欧美发达国家实施的较好,美国、丹麦、荷兰等国家通过实施净化根除计划,完成猪伪狂犬病的净化,为我国的猪伪狂犬病净化提供了经验和动力。我国一些原种猪场也纷纷加入净化行列,猪场生产效益明显提升,现将净化成功的经验和案例分享如下。

美国是养猪大国,猪伪狂犬病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美国政府于1989年实施猪伪狂犬病净化计划。大致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调查研究阶段。对猪伪狂犬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制定净化方案。第二阶段为净化实施阶段。对猪群进行疫苗免疫,降低阳性感染率,控制流通,经过一段时间免疫后实施捕杀政策,扑杀被感染猪群。第三阶段为无疫区建立阶段,经过捕杀后,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并对阴性猪场持续检测,于2003年宣布猪伪狂犬病净化成功[5]。

荷兰的猪伪狂犬净化始于1989年全国范围接种疫苗,猪群阳性率得到大幅下降,1993年实施全国消灭猪伪狂犬病计划,该计划包含三个阶段:首先对区域猪场的净化,通过加强免疫gE基因缺失苗配合检测淘汰措施使猪群阳性率大幅下降;其次为全国范围净化,通过限制猪群流动,控制疾病的传播配合检测精准淘汰阳性猪;最后为监测阶段,通过持续检测对阴性猪场停止疫苗的接种[6]。

英国于1984年实施净化计划。主要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血清学调查阶段,确定阳性感染场。第二阶段为淘汰净化阶段,对全国范围内的公猪和母猪实施检测淘汰方案,出现阳性即捕杀,于1989年宣布消灭猪伪狂犬病。

法国于1989年实施净化计划。首先全国范围进行野毒感染抗体血清调查,根据阳性率高低分为两类。其次在阳性率高的猪场采取免疫、检测、捕杀策略。在阳性率低的地区采取直接捕杀策略。

由于我国养猪业集约化程度较低,猪伪狂犬病的净化起步较晚,陈焕春等2001年提出猪伪狂犬病根除计划,并进行相应的疫苗和检测方法研究。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国发办[2012]31号)的通知,将猪伪狂犬病作为优先防治的国内动物疫病。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疫病控制团队,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流行病学调查、强化免疫、检测淘汰、清群、监测维持”5个阶段的净化方案,我国猪场的净化策略整体是优先净化种猪,进而推向市场更多的阴性繁殖猪群,使商品场中阴性繁殖猪群比例越来越高。截止2018年我国疫控中心已累计颁发3批22家猪伪狂犬病净化示范场的证书,并且时隔4年复验了首批示范场,其中的广西农垦永新畜牧公司良圻原种猪场在猪伪狂犬病净化方面做得比较成功,2002年在美国谷物协会及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的指导下开始净化,通过全群检测、免疫疫苗、隔离淘汰、加强生物安全及饲养管理等措施,经过3年时间成功净化猪伪狂犬病并且能够维持净化状态[7]。良圻原种猪场疾病净化技术为我国猪病净化提供可靠的范例,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表明我国的净化措施也是行之有效的。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大型猪场加入创建净化场的行列。

5 结语

2018年突发的非洲猪瘟很快传遍全国,使得所有猪场将防控非洲猪瘟作为首要任务,其他疫病的防控放在了次要位置,使猪伪狂犬病净化进展速度延缓。但全国猪场也因此将生物安全措施提高了一个水平,检测结果显示2019年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的阳性检出率呈下降趋势[8],目前总存栏量降到历史低位,此时也恰是净化疫病的有利时期,应抓住机遇实施净化。

猜你喜欢

种猪狂犬病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聊聊古代是如何防治狂犬病的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打败狂犬病
印度首现“无狂犬病死亡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