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

2020-12-10吕久悦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高凝溶栓血栓

吕久悦

(东部战区总医院(原解放军第八一医院)重症监护室,江苏 南京 210002)

所谓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就是深静脉内的血液出现异常凝结,是一种静脉血液回流性障碍病症,主要发生在下肢[1]。近年来,随着临床诊疗水平的提升,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影响,严重的可致残。特别是因该病引发的肺栓塞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ICU患者往往需长时间卧床,活动受到很大限制,静脉置管、静脉镇痛等应用较多,易引起DVT,有报道称发病率超过30%,高于一般患者,加重患者病情,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也不利于患者治疗康复[2]。所以,有必要认识和掌握DVT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和护理措施。

1 ICU患者发生DVT的危险因素

1.1 制动

ICU患者由于病情较重需较长时间卧床,活动受限,往往会因为血液流速减缓而出现瘀滞,这就使得DVT的发病可能性增加。一般在连续卧床7d后,机体血流速度会降到最小值,这也是发生DVT主要时期。

1.2 临床手术

临床研究表明,手术时间和DVT发生率有密切关系,原因在于:(1)手术会是患者机体进入一个高度应激状态,而引发多种生理反应,进而导致血液粘稠度提升,以致于血栓易形成。(2)术后患者机体内的纤维蛋白水平会明显提高,血小板聚集能力也大幅增强,这就使得局部血液易凝固而发生血栓。(3)手术过程中会有较长时间的静脉牵拉、静脉输液等操作,这些都会造成血管壁有不同损伤。(4)麻药的使用会导致患者肌肉松弛,暂时失去紧张性,使得血流减缓,引起静脉淤血。

1.3 恶性肿瘤

从临床情况看,ICU出现DVT的患者中,20%~30%是存在恶性肿瘤的,其中15%的患者会出现DVT。临床上普遍认为,胃肠道肿瘤和深静脉血栓产生有很大关系。研究也表明,肺部肿瘤患者出现DVT的可能性更高[4]。此外,恶性肿瘤患者在术后送入ICU接受后续化疗中,会导致细胞毒性、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静脉置管等会引起DVT。

1.4 高凝状态

对于存在DVT家族史的ICU患者,应警惕出现原发性高凝状态。该类状态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抗凝血酶Ⅲ缺乏,其次是蛋白C和S缺乏、纤溶异常等。此外,临床上某些疾病可

引起获得性高凝状态,比如:恶性病变、妊娠等。这些在下肢DVT患者中,42%~46%处于高凝状态。

2 ICU患者DVT的预防护理

基于ICU患者出现DVT的因素,在临床护理中必须加强病情评估,做好宣教,强化患者预防意识,同时要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工作。从当前临床预防护理看,主要包括这几方面:

2.1 围术期护理

大多数ICU患者属于手术患者,所以,为避免DVT发生,必须重视围术期护理。首先,术前必须详细、全面的掌握患者身体状况和凝血情况,对于存在贫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症必须进行有效纠正。其次,术中要积极配合医生手术操作,确保手术顺利性,最大限度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现的损伤组织会释放出一些有损血管内皮的物质,而导致血栓形成[3]。此外,术中要积极做好防脱水护理,确保机体水电解质平衡,最大限度降低术中出血量。最后,手术完成后应适当提高下肢,大约20~30°,确保静脉回流,下肢远端必须高于近端,避免过度屈髋。可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在术后24 h就可下床进行下肢提升活动,改善下肢血流状态。

2.2 静脉穿刺护理

临床数据显示,下肢发生DVT的发生率是上肢的近3倍。在进静脉采血或者输液时,应严格依照患者患者实际情况妥善选取穿刺位。对于ICU患者而言,应尽量不进行下肢静脉穿刺,尤其是反复性穿刺。对于出现组织缺氧、硬肿症等年龄较小患儿静脉采血时,不应采取股动、静脉的穿刺,可选取头皮血管采血[4]。另外,对于ICU偏瘫患者,在输液时应选择健侧,还应避免进行下肢输液。避免注射对血管存在刺激影响的药物,且尽量不在同一静脉多次穿刺,如穿刺位出现炎性反应,必须当即建立新静脉通路,在必要情况下还需留置套管针。

2.3 监测病情

临床上下肢DVT的临床表现及体征不显著,只能通过对ICU高危患者细致观察,才可发现DTV的相关表现。通常表现为下部肢体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以及浅静脉怒张。要特别指出的是,下肢单一侧出现水肿易判断,原因是两侧周径有显著差异。但是下肢DVT导致的双侧水肿,通常是对称的,易被漏诊[5]。所以,对于ICU患者必须加强日常巡视和监测,密切注意患者的下肢变化,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4 用药护理

通常临床上会应用一定抗凝药物预防。肝素因有良好的抗凝效用,一般很少有出血情况,用药后不要进行凝血酶原时间的监测,在防治DVT上有良好效果。一般是应用0.4~0.5mL低分子肝素腹壁皮下注射,每日1次,严遵医嘱使用7d。但在应用该药物中应用,需要选择腹壁前外侧为注射点,且有左右两边交替进行。在用药过程中,必须对凝血酶原时间严密监测,对于肝功能异常者禁用,并密切注意是否出现过敏。对于ICU患者,遵医嘱指导患者服用一定量的阿斯匹林可有效防治DTV。

2.5 溶栓护理

一是要严密观察临床溶栓治疗效果。在溶栓药物应用后,每2h需要对患肢的肤色、温度、脉搏等予以监测。对于病情加重或出现异常的,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二是要做好并发症的观察。三是溶栓治疗后告知患者不应过早下床,避免溶解之后的血栓脱落,而出现肺栓塞;四是积极开展预防DTV宣教。根据患者实际开展针对性宣教,以强化患者预防意识。

2.6 并发症预防护理

肺栓塞是DVT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也导致患者猝死的一个主要因素。护理人员在进行预防护理时,要密切注意患者出现肺栓塞的三联表现[6]:(1)咳嗽、痰中带血,且不断出汗;(2)血痰、胸部疼痛、呼吸困难;(3)胸痛、恐惧等。如患者表现上述症状,必须警惕。同时,当即进行支持性护理,如呼吸困难的还需进行机械通气。严遵医嘱进行静脉输液以稳定血压,还应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不安、恐惧。

本文系统阐述了ICU患者出现DVT的危险因素[7],包括年龄、制动、手术、高凝状态、血栓史等。并明确了现阶段对ICU患者防治DVT的护理措施,要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全面的评估,针对患者实际开展必要的健康宣教,强化患者认识,在此基础上加强病情监测,积极开展围术期护理、静脉穿刺护理、预防护理、用药护理、溶栓护理及并发症预防护理等,最大限度减少DVT发生,提升ICU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确保患者良好康复。

猜你喜欢

高凝溶栓血栓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低分子肝素钠和右旋糖酐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治疗效果的影响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