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携手,共同谱写育人华章

2020-12-09陈森扬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家校协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陈森扬

[摘 要]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名家长都希望能够配合学校,为孩子的教育保驾护航,却苦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往往好心却办了“坏事”。本文基于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以期达到家校协同助力成长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问题;家校协同

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则小品《真假老师》引起了诸多观众的共鸣,其中有句台词尤其令人深思: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家庭才是一个人学习、做好事的起源之地。这句话本身引用自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旨在强调家庭教育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但是放在小品情境中却凸显了当下中国式家庭教育依然存在的问题。

一、家校协同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过,人类有两件事情最难:一个是如何“统治”他人;另一个是如何“教育”他人。尽管在互联网时代,社会教育的影响力越来越前置,但不可否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更重要。2018年9月10日,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家庭是人成长的根本,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

1.主体地位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

孩子的启蒙老师是谁?是家长!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各种行为的形成。父母和孩子交流、互动是孩子性格形成的直接因素,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会经济在发展,生活水平在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仍然有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强加于孩子的“关心”,把自认为理所当然的观念强加于孩子,而忽视自身学习,造成孩子的反感、叛逆等。例如,天才教育、急功近利等,都是教育方式失位的表现。而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家长没办法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孩子相处,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关注、引导、教育孩子。而事实上,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仅仅陪同并不是正确地参与到家庭教育中的过程,不仅要陪同,更应该是一种陪伴和参与。

2.功利化程度在家庭教育中不断加深

人的一生往往会经历三种教育:一是家庭教育,二是学校教育,三是社会教育。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共同组成的,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应当由三方面共同作用。由于应试教育机制的存在,学校过多地强调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分数的高低、成绩的好坏,而忽视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建构,这样的教育理念同样会延伸到家庭教育中。例如,让孩子参加不同的兴趣班、辅导班等,父母在这样一种体系中仍以知识传授为主,而没有进行其应该完成的品行的熏陶、思想的建构、兴趣的挖掘和情感沟通,这种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表面来看在进行家庭教育,实际会南辕北辙。

3.网络媒体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信息化时代涌现出一大批新媒体:手机、平板、网游、直播等。这些外部大环境对家庭教育产生了诸多影响。需要甄别的是,有些网络途径传播的是一些负面信息。这些新媒体的出现,使孩子越来越热衷于虚拟网络所构建的虛幻场景、人物,从而使他们更愿意通过网络游戏、聊天工具等途径来结交朋友,越来越不愿意与家长、老师交流。同时新媒体有大量负面、色情、暴力的价值观念,这些都将给家庭教育造成更大的困难。

(二)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

1.对于家校沟通的错误认识

很多时候,人们错误地认为,与家长沟通就是告诉家长,孩子出现了各种问题,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向家长告状。诚然,这种方式能引起家长的重视,但也非常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并不能真正地把家长的力量纳入教育合力中来。而且,部分家长也没有正确地理解家校沟通。在他们看来,关心孩子的身体状况、学习情况即可,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同伴相处等。另外,他们还常常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甚至认为沟通应该是学校做的事,自己的力量则可有可无,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心理:孩子在学校,也就把教育的重任完全地交给了学校,交给了老师。经常会有家长打电话诉苦:老师,我们家长在家里说不了管不了,还请老师对他严加管教……因此,很多家长其实并不能配合学校完成一定的教育工作,更没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真正的协同教育管理的工作中来。

2.家长会成了“形式参与”

家长各有各的需求、动机,所以,家长在与学校沟通的过程中对参与活动的形式与层次也有自己个性化的要求。一般来说,我们把家长参与活动的形式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形式上的参与,二是人际的参与,三是管理式的参与。大多数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主要在最表层的参与层次,通常是由学校主宰着这类活动。家长会、开放日、学生作品展、家长联系薄等都属于这一层次的参与形式。

二、家校协同的有效性策略

时代的发展,让我们迈入教育新时代,但是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变化与学习方式的情况下,“被动”参与到新的教育变革中。但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学生的居家学习是学生步入未来社会的一次演练。因为,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不仅限于课本中知识层面的学习,学生要主动获取知识,从实际生活中获取知识,学会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如何创造新知识。学生的这些技能,远比从课本上获取的现成知识有用得多,这既是学校考虑的问题,更是家庭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换位思考、达成共识,家校合作建桥梁

很多时候误会的产生就是由于双方沟通不及时,更何况,学生、家长和老师是三方。以前经常会抱怨家长的不理解,甚至偶有语言冲突。但是抱怨不能解决问题,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大多数家长被卷入到“在线学习”之中,电子设备的调试、网络打卡、执行课表和纪律管控等,让家长摇身一变成了助教,普遍感到难以适应和胜任,徒增很多焦虑和抱怨。

教师应对这些事情进行反思:假如我是学生本人,假如我是学生家长,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也就能理解学生和家长的心情,也就能接受家长的反映。教师应养成一个习惯,每天回顾有没有漏掉需要和家长交流的事情,时间久了发现家长也并不是刁钻刻薄,他们认同学校的工作不易,认同学校的工作成绩,也认同自己孩子的顽劣。及时、有效、不厌其烦地沟通能让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更为和睦。

(二)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家校合作创平等

真正美好的关系是相互支持的,在家校关系中最令人欣赏的就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学生。对于教育也是一样的,如果父母不尊重老师,学生还会尊重老师,尊重学校的规则,共同成长吗?同时老师也要多几把衡量学生的尺子,让他们感觉到被重视,感觉到成功,相比较家长的认可,学生更珍视来自老师、学校的肯定。

正确的家校合作应当增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平等关系,教师并非总是担任主导角色,而应当是合作伙伴的角色。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成为他们与家长共同成长促进者,这样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才能让学生在平等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家校合作促发展

由于家长的职业不同、受教育层次不同、教育学生的观念不同,家庭教育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要让家庭教育能与学校教育保持步调一致,真的很不容易,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帮助学生和家长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家长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很多家长对学生寄予的期望过高,却忽视了孩子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家长的心情,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并对家庭教育做出一些方向性的指导。当学生切身体会到老师、家长在为其成长而共同努力时,他们也会因此而受到极大的鼓舞。

(四)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家校合作塑信心

传统教育观念总是把家校合作简单地认为是家长到学校参加学校教育活动,甚至是浅显地以为开家长会,家校合作就自然而然地走向了升学为本的合作模式上。教师也好,家长也好,对于学生的关心,除了成绩、升学以外,更要强调心系学生的成长发展,努力引导,竭力关爱。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中个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人权,对学生要给予信任、理解和宽容,这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本的理念。

(五)抓住契机,合理引导,家校合作结硕果

2020年2月中旬,笔者通过直播平台在班级召开“疫情下的我们”主题班会,邀请了居家的家长共同参与,就疫情中的现象的反思、疫情下的学习、疫情之下我们应该做什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隔着屏幕,仍然能感受到广大家长的热情。

学校也紧抓这次契机系统规划本校的家长教育课程。现在网上家庭教育指导的课程资源也很多,免费的资源里面也有很多优质资源,需要进行甄别,同时也应该发动教师,发动家长,既可以满足当前需要,也可以支持未来系统向学生家长推广。同时可以组织各种校园开放活动、各种形式的书香校园活动,家庭亲子阅读,家校师生共读,借此加强家校间的联系。

2016年10月,教育部等9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10)》,各级家长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4年多过去了,成效颇丰,家校联系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建立家长学校领导班子,制定相关系列规章制度,精心組织教育教学工作,对提高家长素质,密切学校、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总之,任何情形下都要树立家校合作意识,积极探索特殊时期的家校合作活动形式。一个学生的成长单靠学校教育或者家庭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家校携手,共同关爱,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田洪文.“家校共育,有机互动”研究[J].教育艺术,2019(9).

[2]吴盛曦.家校携手育英才玫瑰园中花盛开[J].生活教育,2019(7).

[3]陆耀成.构建“家校立交桥”,培植共育新生态[J].华夏教师,2019(16).

(责任编辑:文 宝)

猜你喜欢

家校协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家校协同PK“蒙式教育”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