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界·叙事·反思:知识影像化传播研究

2020-12-09吴双罗佳

记者摇篮 2020年10期

吴双 罗佳

【摘 要】作为一档被称为“大众阅读试衣间”的场景化读书节目,《一本好书》采用话剧表演、名人品评、图文配合、视觉呈现的言说方式对既有的书本知识进行了再生产,重构一个意义空间的同时增添了不同解码的形式可能。本文通过厘清该节目的后经典叙事路径,探析视觉化呈现与传统文本互动过程,进而对文本生产的叙事伦理进行文化研究。

【关键词】文本生产   后经典叙事   叙事伦理文化研究

一、跨界:文本重塑 平台传播

自广电总局发布“限娱令”以来,本土观众的审美认知有了新的指向:内容培植非游戏化,情感表现非负面化,主题传达非利益化。《一本好书》即在此背景中以大众化阅读为目的,视觉化解读为形式,对经典知识进行传播。该节目主体架构为背景介绍、现场表演、嘉宾解读三个环节,打造了一个由观众、演员、学者、主持人多方沉浸式参与的文化空间。

书籍作为知识的最初载体,其文字本可视为终端产品的组件,但在影视化时代下文字换装为视觉影像,延续着书写的魅力。该节目选材对象囊括了情感类、讽刺类、科技理论类、科幻推理类和历史研究类等书籍,其中文学体裁中还挑选了故事性不强的杂文体裁,并给出了形式简洁、内容深厚、情感充沛的精彩演绎。这种由画面阐释文字、再由名人点评解读画面的传播过程令原文本一再被解构,重塑崭新内核。

《一本好书》建立了包括地方卫视、腾讯视频、蜻蜓FM、微信、微博在内的全媒体矩阵立体传播,构造了有渠道、有受众、有内容的传播大厦。预热和引流是该节目新媒体作战计划的下探之一,节目开通了微信公众号C1区,同步推送节目内容相关导读、演员图鉴等。同时设置微博话题#一本好书#,微博账号@一本好书同步开通,及时发布节目相关采访、预告和精彩剪辑等博文,截至第一季节目结束,节目话题阅读量近2亿。

二、叙事:后经典叙事学实践

《一本好书》的编排呈现续写着后经典叙事学的神话,该节目叙事手法的重大创新之一就是一元叙事主体被解构。经典叙事谱系中,叙事主体往往是稳定的、明确的、外显的,而本节目中的叙事主体分为了演绎叙述者、品评叙述者、解码叙述者。

表演书的内容作为解读文本第一道程序,极为考验表演者的肢体诠释和讲述者的口语表达能力。节目组邀请赵立新、潘虹等一众技艺精湛的戏骨,王自健、喻恩泰等孜求进取的年轻演员以及中国传媒大学在校学生参演。在《汤姆·索亚历险记》文本演绎的舞台上,邀请五位运动赛事世界冠军参演。

品评叙述是解读文本的第二道工作,由曾主持过最佳人文节目《冷暖人生》、台风轻松亲切的陈晓楠承担主持。在此环节中,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时事观察员吴伯凡、中国内地文化学者朱大可、中国内地传记随笔作家止庵等,共同构成了第二现场的品评叙述者。评读者作为联结和观察叙事角色的主体,创新性地融入了个人观看体验、思想观点和情感表达,同时扮演着节目的亲历、评论和见证者。淡化了传统主持人“说教”身份的同时,将作品表演情节与个人生活中的现实社会相联系,将演绎的抽象概念具象化,通过交流、研讨来解读经典的文学意义和时代意义。

经典叙事系统中,读者是在创作队伍之外的,是叙事外的解码者,但在《一本好书》的节目叙事中,创新性地提高了现场观众的互动参与度。如在《红字》这期节目中,第一幕场景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在绞刑台上受审时,台下围观者即是由现场观众所扮演,使观众近距离接触演员,参与故事进程,深入融入情节,感受作者意图,更好地理解作品含义。

超越固定的叙事进路是剖析该节目的重要面向,热奈特在其著作《叙事话语》中剖析了时间序列与时距,为解读这档创意节目增添了新角度。按照托多罗夫所理解的时间内涵概念,“故事时间”是指事件依照社会约定秩序的先后发生和发展,而话语时间是可变的。时序是指故事发展顺序与话语叙述顺序之间的不对称,其中预叙是指在故事未发生前即对事件背景或某一进程进行预先叙述的方式,为读者展示人物暂不知晓的情况,为故事发展铺垫情节走向,并与观众产生信息互动。例如较为经典的马尔克斯著作《百年孤独》中的开篇“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想起那个遥远的下午,那天他父亲带他去探索冰块”。故事中人物处于“探索冰块”的時间点上,而“面对行刑队”则是文本的话语时间。在以预叙为节目叙事顺序时,选择哪一部分为第一叙事时间点,既影响着节目对观众的新鲜性和生动性,同时也影响节目叙事的连贯性和叙述价值的衔接性。例如,在《一本好书》2019年10月14日第二期节目《骆驼祥子》中,节目的开篇叙述选用了如下话语:“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魅力永存的明珠……作品的主人公祥子是一个从农村来到城市谋生的青年……”这段话语叙述中,以栏目组的身份向观众交待了本书的主旨内容,对主人公的来历、经历进行了预叙,接下来的讲述者——李诚儒饰演的老舍开始了故事的叙述。同时在第一现场的舞台演绎中,讲述者与表演者同时或交叠进行,由讲述者讲解表演者的心理活动,而表演者则以服饰、表情、动作等推进节目叙事。时距是指以自然时间计算的故事时长与以篇幅长度计算的文本时长之间的差距,若文本时长小于故事时长,定义为概述,例如《奥德赛》中作者以“神明编织的时光”一节文字概述了战后的大段时光;若文本时长等于故事时长,定义为场景,例如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对话或行动的描写;若叙述时间为零,定义为省略,即故事仍在发生,但情节对后续发展无益,因此不加叙述;若故事时间为零,定义为停顿,例如文学作品中作者为多角度支撑情节发展而对人物心理活动、思想观念或自然、社会环境展开描写。在《一本好书》节目中,对书目内容进行场景化表演和讲述时,既要考虑现场呈现的可行性和真实度,同时要考虑以现有舞台布景、灯光、服化的叙事表现力。因此在节目中,讲述者的叙事时距有概述和停顿两种,其中概述一般为介绍故事社会背景和人物过去经历,快速交待故事信息,将读者即场内外观众带入故事发展之中,其中停顿一般描述人物心理活动,借由讲述者之口抒发人物感受、观念或决定,全面了解和掌握人物、剧情走向的来龙去脉。表演者的时距则通常为场景,通过搭建表情神态、行为语言、互动对话等具体场景,演绎关键故事节点的详尽情况,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经典重现的深刻感官体验。限于舞台表现的局限性和故事内容的情节,可以用来以舞台展现的叙事内容也会受到相应局限,因此在《一本好书》的第一现场叙事中还大量运用了省略时距,从叙事进程中可以看到,叙事时间为零的省略部分,加入了深度解读原著、升华主题的评论嘉宾探讨时间。

对于叙事,要研究的从来不是原始的事实或事件,而是以何种方式被描写出来的事实,这种方式代表整个感知行为。热奈特用“聚焦”一词凝练了观察角度,《一本好书》囊括了三种不同聚焦方式。全知叙事,即无固定的观察角度,叙述者既可以观察人物言行和事件进展,还可以讨论人物内心活动,处于故事之外,与人物的关系呈现为:叙述者>人物。在《一本好书》节目中,前文提及的第二现场品评叙述者就以全知视角参与节目叙事中,品评嘉宾完全了解节目的全部内容,并且会基于现场舞台表演,再结合书目的内容和自身的理解,作出向后向深的延展性讲解,推动节目的叙事进程。固定式人物有限视角,即作为文本中的角色取代了文本外的全知叙述者的感知,而这一角色的观察与感知能力都是“有限”的,处于故事之中,与人物的关系呈现为:叙述者=人物。在《一本好书》的节目中,前文提及的第一现场演绎叙述者就是以固定式内视角参与节目叙事中,嘉宾仅就节选内容进行演绎与讲述,通过所扮演角色的“有限”观察感知语言行动、情节冲突和故事节奏,从而推动节目的叙事进程。外聚焦,即作为旁观者仅从外部客观观察人物言行,区别于上述两种视角,外聚焦的模式不能直接看到準确的人物内心活动,因此其理解的内容通常与预设的理想状态有偏差,处于故事之外,与人物的关系呈现为:叙述者<人物。在《一本好书》的节目中,前文提及的现场与各渠道的线上观众均是以外视角参与节目的叙事,大部分情况下,观众仅能通过不同的叙事主体对人物的外在行为进行观察,进而去推论并形成对人物内心活动、观念立场和核心思想的自我内化认知。

三、反思:视觉表征中的知识再造

优秀的知识作品在叙事表现中多会显出哲学思考的意味,但是否会被后现代社会的消费语境消融值得关注。区别于文字的信息传递方式,《一本好书》节目通过声像并茂、视听集合的舞台剧演绎形式,以视觉化方式凝练并传递书中精华内容,融即时、纪实、直观和现场感于一体,但本质上的浅薄化阅读不可忽视。

为了配合舞台剧的时长、布景、服化等演绎限制,并配合节目制作方的观点表达,必然会对书中内容作必要节选、删减,这就会打破原有“场域”,影响受众的阅读体验,引导读者走向同一认识,这种共识的达成实际上不利于读者的发散性思考。直观具体的影像信息获取方式,降低了人们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会诱发人们的思维惰性,导致认知水平的形象化、表面化乃至浅薄化,进而没有视觉化的书籍更难以为人们接受。同时制作方用现代的思想观念理解经典著作及作者意图,很容易把特定历史社会背景下的观念颠覆,部分文化的精华得不到展现,造成对书中文化真实内涵和观念的曲解。看似多元的传播渠道拓宽了终端,构建了多层次的交流渠道,但主体观者在屏幕的背后却可能暗藏着道德伦理摆脱无意识、低水平、偏向性的风险。本为加强读者互动而设的弹幕平台,实质上削弱了哲思性。弹幕内容与文本的脱节,个体情绪肆意渲染,随之而来就是自我的茧房,“影像扩展了一个被认为萎缩了的、掏空了的、短暂的、疏远的现实,远的人们不可能拥有现实就只能依靠想象”。因此,应搭建一个具有稳定对话语境和完整文本输出的空间,在生产流通过程中最大程度关注认知逻辑和价值引导。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侯雪轶.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叙事学分析[D].四川:四川大学,2005:4.

[2]热拉尔·热奈特. 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 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3] 张寅德.叙述学研究——法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4] [加]安德烈·戈德罗.什么是电影叙事学[M].刘云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76-177.

[5]周冬莹.论影像的“想象共同体”:感性、理性和神性——互联网时代下的影像文化思考[J].当代电影,2011(0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