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瑶族婚俗文化在主题酒店软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2020-12-09张焕霞王艳晖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10期
关键词:婚嫁婚俗瑶族

■张焕霞,王艳晖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 541004)

越来越多室内软装设计师关注到中国少数民族元素,挖掘蕴藏在少数民族元素深处的设计价值和文化价值。当代设计师开始思考如何提升主题酒店室内软装的形式美感与精神文化内涵,通过主题设计让空间体现出个性的审美与深刻的文化特征。文化是主题酒店核心竞争力之一,旅游者外出观光度假无非是在寻求文化、购买文化,享受文化,消费文化。旅游经营者则是在生产文化经营文化,销售文化[1]。新一代年轻人在蜜月旅行或旅行结婚时青睐于选择有文化内涵,鲜明个性,浪漫情调的主题酒店。瑶族婚俗文化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婚俗文化中最璀璨的星光之一,瑶族婚俗服饰和用品的寓意、造型、色彩、材料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设计价值,可以转化为主题酒店室内软装设计的个性灵感来源。将中国少数民族元素文化底蕴融入到室内软装中,给选择居住主题酒店的顾客更好的视觉呈现和居住体验。

1 瑶族婚俗文化表现

瑶族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中国南方的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江西六个省(区)的130多个县[2]。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地区的瑶族支系主要有过山瑶、高山瑶、宝庆瑶等,广西的瑶族支系主要有盘瑶、过山瑶、花篮瑶、山子瑶、八排瑶、坳瑶、茶山瑶、白裤瑶等。瑶族人视婚礼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虽然每个瑶族支系的婚俗文化略有不同,但婚俗流程和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相差无几。婚俗文化中涉及到的艺术形式,如服装配饰、礼仪文化、婚嫁物品等都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3]。瑶族婚俗仪式程序繁复,形式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是“铺新床、撑红伞、点灯”等仪式,婚礼使用的婚嫁服装配饰和物品更是丰富多样,文化象征寓意美好深刻,从侧面体现出瑶族人的生活智慧、民族信仰和文化内涵。

1.1 寓意丰富的礼仪文化

瑶族人通过婚俗礼仪的具体仪式表现将长辈无法言说的抽象情感和精神寓意传递给新人,“铺新床”仪式体现了长辈千丝万缕的美好心声和对新人真诚祝福的情愫,“撑红伞”则表现了娘家人对新娘的不舍和对鬼神的敬畏,“点灯”突显了瑶族人民对繁衍后代的重视和对人丁盛旺的期盼。

1.1.1 铺新床

广西全州蕉江瑶族乡的瑶族,在婚礼进行前一天会对新房进行布置,铺新床是必不可少的程序,负责来铺床是儿女双全、家庭、婚姻幸福,无离异的妇人,暗喻了拥有幸福生活的长辈在给新婚夫妇铺床时,默默祝福和传递福气。铺床时,把被子背面朝上,上面放有染了红色的鸡蛋、花生、红枣、桂圆、两小支四季青和一条毛巾等物品,然后就着被子包住,并叠整齐放在床头正方,上面压着两个枕头[4]。如此妙趣横生的礼俗寄寓着瑶族人多子多福和祝福新婚夫妇幸福美满的愿望。

1.1.2 撑红伞

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地区,前来迎亲的新郎会带一把红色的新伞,红色的新伞可以是纯红色的普通伞,也可以是带花纹或者蕾丝装饰的伞。来到新娘的家门前不能直接进去,需要站在门外等一段时间或者被新娘家人“刁难”过后才能进门,随后新郎把伞给新娘家的主事人,主事人再把伞给伴娘或者新娘未结婚的哥哥和弟弟,每个瑶族支系稍有不同,由他们给新娘撑伞。迎亲期间,需要注意的是伴娘不能在屋子里面开伞,传说会伤害到婚礼的祥和之气。新娘踏出大门到了屋外,伴娘会一直为新娘撑伞,一直护送着新娘上车(图1)。因为红色雨伞通常有早生贵子,儿孙满堂,开枝散叶的意思,撑红伞寓意为新娘遮风挡雨,避免受邪气的困扰,让新娘最亲近的人撑伞,暗喻娘家人会作为你背后的人护送你完成这个重大仪式。

1.1.3 点灯

在中国传统婚俗文化中大多有点灯的习俗,瑶族人在结婚的时候也会在婚房里点两盏煤油灯,煤油灯贴上“囍”字,旁边放上柏枝、桂叶、石榴、糖果等象征着吉祥如意、早生贵子、美美满满寓意的物品。发展到现在,现代人不再使用煤油灯,换成放电池的囍灯,电池的灯上面印有“囍”字(图2),不再需要贴上红纸剪的“囍”字,灯从晚上点到早晨熄灭,也有一些瑶族支系会点整整三天三夜,点灯暗指添丁,“灯”与“丁”谐音,也寓意添丁进人,多产多财,体现出瑶族人对人丁兴旺和生活富裕的向往。

图1 瑶族婚嫁仪式“撑红伞”

图2 囍灯

图3 八宝被

图4 湖南江华瑶族婚嫁图片

1.2 吉祥喜庆的婚嫁物品

在瑶族人传统的人生观念里,子孙繁衍是头等大事,家族的兴旺主要靠人丁的兴旺,瑶族种类丰富的婚嫁物品表现出长辈期盼新人繁衍子嗣的心理。瑶族人认为床是孕育生命的“大地”,对婚房床上用品的布置尤其讲究,其中瑶家姑娘出嫁必备的八宝被(图3),图案绚丽多彩,制作工艺精巧别致,都是用上等的棉线手工织成,被面图案多绣成“麒麟送子”、“葫芦藏宝”、“丹凤朝阳”等形象寓意着家人对新人多子多孙,生活安康的祝福。八宝被在色彩上,以纯度、明度较高的红、蓝、青三种颜色为主要色彩,以粉红、亮橙、粉白三种颜色为辅助色彩,色彩搭配大胆强烈,冷暖色调强烈对比又调和衬托,体现出瑶族热烈真挚、质朴纯真的文化精神。新婚夫妇从结婚开始会一直盖这个八宝被,带着长辈们的祝福开始一段不一样的人生旅程,直到他们的孩子长大成人,到了结婚的时候,母亲也会为其准备八宝被,添置八宝被作为婚嫁物品的习俗代代相传,足以见得瑶人族对婚礼的重视和家族人丁兴旺的愿景。

1.3 精美华贵的婚嫁服饰

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地区的瑶族婚嫁服饰造型夸张,色彩浓郁,纹样精细。随着民族的迁移和时代的变化,瑶族婚嫁服饰逐渐形成了与其他民族服饰文化或现代服饰文化融合的局面。如图4所示为2017年12月1日-2日在江华瑶族自治县举行的一场瑶族婚嫁习俗展示,瑶族婚嫁服饰在原有的瑶族婚嫁服饰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人的穿着习惯改良了服装的结构、材料等,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传承和创新。瑶族婚嫁服饰在造型特征上,新娘上装为交领右衽上衣,下装为改良过的A摆裙,裙前还是保留原有的围裙,只是样式更为丰富了一些,袖型也改良成了紧身袖型,服饰剪裁有多处西式服饰的影子,收紧了腰身,突出了女性身材,头饰为披挂式头帕,造型夸张、佩戴过程繁琐。新郎上装为无领对襟马甲加立领对襟上衣,下装为宽松直筒裤。色彩特征上,瑶族婚嫁服饰色彩的最大特征是五彩斑斓,江华瑶族婚嫁服饰大体色彩是红色,辅以靛蓝色搭配,配以黄色、绿色点缀。红色象征太阳,普照大地,滋养万物,反映出瑶族人民对太阳的崇拜之情,同时也象征血液,传说盘瓠狩猎时不幸跌落悬崖而死,死时口流鲜血,故后人以红色来纪念祖先[5]。新娘的头帕、袖口等位置以及新郎的马甲使用蓝色装饰。蓝色则是瑶族先前染布材料有限,多以靛蓝来染色,故有喜穿蓝色的习惯,蓝色代表着蓝天,预示着瑶族同胞广阔无垠的胸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纹样特征上,瑶族婚嫁服饰的头帕、领口、门襟、裤腿等绣制的纹样来自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飞禽走兽,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经过瑶族妇女的双手,变成艺术化极强的图形符号,服饰上的盘王印图案,寓意着希望得到盘王的佑护,绣制龙凤纹样寓意着夫妻和和美美、白头偕老。还有万福纹,寓意富贵吉祥,多财多福。这些精细的图案纹样,无不是在表现瑶族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期许,以及祝福新婚夫妇的真挚情感。

2 瑶族婚俗文化在室内软装中的设计运用

软装,即软装修、软装饰。相对于传统“硬装修”的室内装饰形式。它指在完成地板、墙面、门窗等硬装后进行的那部分可以移动、可以触摸到、材质上也比较‘软’的后期装修[6]。如沙发、窗帘、床上用品、灯具以及装饰工艺品等。另外一种对软装设计的解释更为宽泛,指形态各异的物品在经过设计后,呈现各式各样的形态,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通过这种表达,使家具空间与人产生一种对话交流关系。将瑶族婚俗文化元素运用到主题酒店室内软装中,可以从色彩风格、符号元素、物品陈设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合理设计整体空间、局部装饰和细节装饰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瑶族婚俗元素的民族特色,为主题酒店的软装设计增添民族意味。

2.1 借用瑶族婚俗色彩营造整体空间

研究表明,人类通过眼睛来获取视觉信息,在室内软装中最易感知到的视觉信息之一是色彩,色彩的内容丰富多样,色彩的合理搭配不仅可以丰富主题酒店的空间环境,还能够满足顾客的审美需求,获得视觉上的愉悦感受。瑶族婚俗色彩中,红色占比最高,其次是蓝色、橙色、绿色等。在瑶族婚俗色彩整体运用效果图中通过对红色进行不同纯度明度的调整,整体空间协调统一,更符合现代年轻人明快淡雅的色彩审美,点缀蓝色、绿色、褐色等,使空间色彩丰富,富于变化。色彩在主题酒店室内空间主要分为:主体色彩、点缀色彩与背景色彩三方面[7]。占据整体空间主要软装的色彩称为主体色彩,主要软装有窗帘、床、沙发、壁画、隔断等,在瑶族婚俗色彩整体运用效果图中,窗帘、床、壁画、隔断都使用不同纯度明度的红色,呼应瑶族婚俗文化中占比最高的红色,烘托瑶族婚俗文化的主题空间意境和文化氛围。对背景色彩和主题色彩进行补充和丰富的色彩称为点缀色彩,主要是体积较小的装饰物,在瑶族婚俗色彩整体运用效果图中,角落的橙红色伞,床头柜上的囍灯、瑶绣棉麻纸巾盒,展示柜里面的瑶族婚嫁玩偶,窗帘上瑶绣驱蚊香包挂件,丰富室内软装的色彩,为营造整体主题文化氛围起到美上添美的作用。墙面、地面、顶面这类占面积较大的色彩称为背景色,通常采用沉稳柔和的色彩,目的在于衬托主题酒店室内空间的主题色彩,在瑶族婚俗色彩整体运用效果图中,顶面和墙面采用柔和温暖的藕粉色,地面采用沉稳自然的灰褐色,使整个空间感觉舒适惬意。通过协调搭配主体色彩、点缀色彩与背景色彩之间的关系,使整体空间具有瑶族婚俗喜庆温暖的氛围,顾客在打开房门的瞬间产生与瑶族婚俗相关联想,达到情感的共鸣。

图5 瑶族婚俗色彩整体运用效果图

图6 瑶族婚俗符号局部装饰运用效果图

图7 瑶族婚俗用品点缀陈设细节效果图

2.2 借用瑶族婚俗符号丰富局部装饰

八宝被、“铺新床”样式、婚嫁服饰纹样是瑶族婚俗文化的主要仪式符号元素,将典型的纹样符号元素运用到室内软装局部装饰中,可以起到强化主题的作用。对于室内软装饰风格的不同要求。我们要用不同的装饰元素去充实、完善和强化这种风格,即装饰元素的系列性与配套性[8]。在主题酒店室内软装设计实践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美:均衡美,节奏韵律美,意境美。均衡美作为形式美法则的其中一条,也是室内软装营造空间美感的重要参考原则,瑶族婚俗符号局部装饰运用效果图(图6),以瑶族纹样为元素设计的壁画铺满背景墙上,与空间里其他的瑶族纹样相辅相成,使室内软装更具有系列感。床上用品枕头与沙发抱枕的图案设计采用瑶族婚嫁服饰上的米字纹刺绣图案,通过不同的颜色和图形排列设计,均衡和丰富空间装饰。节奏韵律是美感的共同语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可以避免室内空间环境杂乱无章的弊病[9]。床具、窗帘等面积较大的局部装饰物决定了室内纺织品配套总的装饰格调,将具有象征性装饰符号的瑶族婚嫁服饰纹样巧妙运用在纺织装饰物设计中,通过不同材质和图形表现,如瑶族婚俗符号局部装饰运用效果图,窗帘的瑶族婚嫁服饰纹样几何感强,节奏韵律感强,与空间中隔断、壁画等直线感强的装饰形成视觉秩序。意境是对生活内涵的高度概括,没有意境就没有感人的力量,意境美最容易抓住人的心灵。在瑶族婚俗符号局部装饰运用效果图中,层次设计可以利用隔断和玄关的巧妙设计营造出回环往复,蜿蜒无尽的空间感[10]。利用八宝被纹样来创造丰富的隔断,既能分割室内空间增加层次感也能给人感觉灵活有动态感,展示更多的瑶族婚俗意境美,进而使室内软装具有更强的文化审美价值和情感温度。在充分了解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下和尊重地域自然生态环境下[11],背景墙上的瑶族婚俗服饰图案壁画,采用多层叠加的山形设计,引出瑶族人的生活环境,不仅表达山美人更美的意境,而且强化了酒店室内空间特色、渲染环境气氛、反映酒店主题文化。

2.3 借用瑶族婚俗用品点缀陈设细节

瑶族婚俗用品元素运用到设计时,将符合当代审美的部分纹样,以点、线、面的形式直接运用于软装设计中[12]。台灯、纸巾盒、娃娃、香包挂件等作为小件陈设以点的形式在室内软装中起着重要的装饰作用。在主题酒店软装设计中,灯具的选择对整个空间的光线和氛围具有决定性作用。灯光的冷暖、灯光的照度、灯具的材质和风格都需要在进行软装设计时充分考虑[13]。灯光不仅作为实用的照明功能,还有创造意境、营造氛围的装饰功能。将带有“囍”字的台灯放置到床头,成为一抹亮眼的风景线,是整个空间的点睛之笔。黄色的灯光色彩更能让人联想到太阳、光焰等,氛围更热闹、温暖,在婚庆文化主题酒店使用再合适不过[14-15]。瑶族婚嫁玩偶、瑶绣驱蚊香包挂件、红伞等艺术品陈设在室内软装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艺术品陈设的运用可以强化酒店室内空间性格、渲染空间环境气氛、反映酒店主题文化。展示柜放置瑶族婚嫁玩偶(图7),一是起到了装饰的效果,二是让顾客通过观察展示柜里瑶族婚嫁玩偶,对瑶族婚俗文化产生兴趣,具有审美意义和教育意义[16]。以瑶族婚嫁服饰纹样为设计元素的瑶绣驱蚊香包挂件(图7),色彩、材质等都与室内软装设计的主基调符合,既可以驱蚊、散味,还丰富了空间瑶族文化气息。瑶族婚俗文化中的红伞运用到现代室内装置艺术(图7),装饰点缀墙角的灰暗地带,点明酒店的婚俗文化主题。在桌面上放置一个以过山瑶婚嫁服饰纹样为创意的布艺手工瑶绣棉麻纸巾盒(图7),不仅满足使用功能,还起到装饰的作用,顾客在使用纸巾时会注意到这个细节设计,无形中加深了对瑶族婚俗文化的印象与体会。

3 结语

现代环境设计呈现出百花齐放的风格特征,但对少数民族婚嫁文化元素的挖掘并不多见。作为新时代设计师,文化自信成为首要的设计目标。设计师有义务和责任将优秀民族文化创新传承。笔者通过把婚嫁服饰和物品的色彩、纹样、造型等元素运用到主题酒店室内软装设计中,将婚嫁礼仪文化内涵和诚挚情感融入在环境氛围里,打造特色瑶族婚俗文化主题酒店风格,使消费者设身处地感受到瑶族婚俗文化,扩大瑶族婚嫁文化传播与影响,推动婚嫁主题酒店的发展,带动相关民族文创产业的发展,从而拉动周边经济。通过实践总结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的关系,提取好玩有趣,又有美好寓意的仪式、服装服饰、婚嫁物品等元素,用新颖的设计语言引发大众对民族婚俗文化的更多关注,搭建一条连接社会大众与瑶族婚俗文化的桥梁。把中国传统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设计价值、文化价值、体验价值发挥到最大,适应于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让瑶族婚俗文化得到创新与发展。

猜你喜欢

婚嫁婚俗瑶族
瑶族织锦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周大生 中国婚嫁文创系列 幸福花嫁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珠海“水上婚嫁”集體婚禮
瑶族舞曲
婚嫁系列硬金精品
巴厘岛婚俗:新人可以为爱私奔
中国各地的“捧腹”婚俗
明清小说婚俗描写的特征及功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