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共享社区空间可持续利用设计研究

2020-12-09周雨晴孙力杰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斑马社员空间

■周雨晴,孙力杰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山东青岛 266106)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方式不断转变,这推动着商业模式的创新。当前以优步、爱彼迎和摩拜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已逐渐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逐步迈入共享经济新时代。

青年共享社区(以下简称青年社区)是基于共享理念为满足现代都市青年的居住需求而开发的集“生活+创业+社交”于一体的平台。现代共享社区最早源于20世纪60年代丹麦的联合居住,即1967年创立的首个现代共同住宅计划Saettedammen,该计划集合了约50个家庭,组建了一个理念社区[1]。此后,共享社区逐步在欧洲扩展,与此同时,世界其他地区也逐步兴起共享社区。

当今的青年处在一个环境现代化的时代,他们对于物质生活的品质有着极高的要求。青年社区提供的场地及条件使得居住者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人接触和社交,同时这些空间也可以满足青年们的日常需求,既可以满足当代青年与志同道合者进行交流的意愿,又可以为青年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这是青年社区较之其他形式的住宅及办公空间的优势所在[2]。此外,青年社区不仅通过创建公共空间为青年人提供便捷,还通过智能App、聚会活动等多种形式强化社区内青年的交互,形成了新的社区文化——青年社区。由于青年社区的文化包含了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在青年社区内住户之间的情感联系是可以被加强的。由此可见,青年社区不仅仅是场所和设施的共享,更是对当代城市邻里关系的一种重塑。

据《中国青年居住生活蓝皮书》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青年正由传统的买房思想向租房思想转变,租房正成为城市青年的常态[3]。与此同时,广大青年的租房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既关注舒适程度,也追求一站式租赁服务带来的方便快捷,既重视公共空间娱乐和社交的需要,也渴望私密空间。在此背景下,青年社区必然因其各项优势而受到青年居客的喜爱。有鉴于此,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青年社区共享空间的使用,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了解当前青年社区共享空间的利用状况,针对当前青年社区共享空间装饰不环保、部分区域利用率不高和利用不可持续等问题,就青年社区共享空间的可持续利用提出自己的设计策略,主要是根据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参数化设计对青年共享社区中的共享空间进行再设计,以使青年社区的共享空间更趋人性化、舒适化和更具可持续性。

1 青年社区共享空间分区参数化研究

近年来,将参数化设计引入可持续性设计中逐渐成为设计的热点问题。参数化设计即把设计的各个环节和要素的参变量化设计,将设计类型的问题变为逻辑推理问题,通过理性的思维来替代主观思考,通过逻辑建模调节参变量的值进而改变设计结果[4-5]。就空间利用而言,共享空间具体设计方法是指在设计中将影响空间功能的因素看作参(变)量,从这些因素中找出相应的规律,将这些参数内容通过设计师再设计从而组合在一起,让统计运算出具有“自组织性、自适应性”特征的设计。本文通过模拟社区人群进行问卷设计以及模拟问卷调查,并基于模拟结果将设计要素参变量化,做出相应的参数化设计。

1.1 青年社区共享空间使用现状

图1 不同性别对不同空间喜爱程度所占比重(%)

图2 人们休闲活动与所占时长情况所占比重(%)

青年社区之所以受到广大青年的青睐、重要原因在于它在满足他们居住需求的同时又提供了多层次的共享空间。青年社区可以说是专门为80、90后设计的集工作、休息、居住为一体的功能性社区,因此它的整体空间划分通常会结合当代青年人的思想特点和实际需求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考量。笔者在调研中也发现,多数青年社区不论是运营模式还是空间规划,都是很契合广大青年当前的实际需求的。例如,针对广大青年收入较低的现状,青年社区的共享空间绝大部分是为居住或工作在共享社区中的青年免费提供的。然而,笔者在实地调研中仍然发现了青年社区共享空间利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青年社区中的共享空间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咖啡厅、茶水间、书吧、打印区、健身房、桌游区和台球室等(其中除打印室需要付费外其余都是免费对社员们提供的),然而,共享空间的各个分区的利用却存在明显的差异,个别区域使用频率很低,还有一些区域某一时段使用人数过多会造成空间不足的问题[6]。青年社区共享空间所存在的一些分区利用频率低所导致的空间资源浪费问题以及一些分区某些时段使用人数过多所凸显的空间不足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共享空间功能分区不合理以及运营模式不完善。

1.2 共享空间使用需求分析

根据模拟问卷调查结果可以提取出相关的设计要点并据此进行初步的设计改变。模拟问卷调查显示(图1),不论男性青年还是女星青年,他们对书吧和图书馆的需求都很大,因此,青年社区共享空间中书吧、图书馆这类文化空间应该进行适当地增大和扩充。娱乐空间方面,男士群体对桌游区的偏爱程度明显高于女士群体,那么在设计桌游室时就要考虑青年社区的社员性别情况,如果该社区以男性社员为主则可适当扩充桌游区的空间,增加男士喜爱的桌游类型,反之,如果社区是女性社员为主,则应适当缩小桌游区的空间,增加女士喜欢的类型。休闲空间方面,可以看到女士对咖啡厅的偏爱程度明显高于男士,类似地,那么在设计咖啡厅时也应考虑青年社区的社员性别情况,如果该社区以男性社员为主则可适当缩小咖啡厅的空间,将设计风格偏向男性审美,反之,则应适当扩大咖啡厅的空间,并将设计风格偏向女性审美[7]。

1.3 使用人数与空间关系分析

如图2所示,大部分人一天中的休息时间(不包括睡眠时间)仅为2-3小时,而在这2-3小时休息时间的利用方面,多数人选择与他人聊天(43%)度过,因此以聊天人数为参量可以考虑将交互空间面积增大,与此同时,空间设计时还要确保使用者的良好体验,即有较好的舒适度。

除了休息时长的差别,广大青年的休息时段也有诸多差异。图3显示一天中18点-21点之间休息的人最多,而这个时段休息的人大多数选择健身(64%);21点-24点之间休息的人数排第二位,在这一时段选择健身的人数明显下降(30%),而选择玩桌游和其他休息途径的人数则上升;其余时段选择各种休息途径的人数比重大致平均,且休息人数相对较少。由此可见在白天大部分时段青年社区共享空间的利用率很低,而傍晚的使用人数则有明显的上升,即便是晚上,不同时段广大青年也会选择不同的休息内容。针对这一现象,青年社区共享空间的使用可以开启预约机制,例如,18-21点选择健身的人多,那么想在每天这个时段健身的人需要提前1天预约,对人数进行适当控制,而其他时段则完全放开,这样既免去了其他人不必要的等待时间,也更加优化了资源利用,避免了空间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实现了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环保性材料在共享空间中的使用

当前青年社区共享空间除了存在一些分区利用率不高、一些分区部分时段使用者过于拥挤造成的利用不可持续的问题,还存在装饰不环保的问题,这也违背了可持续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原则[8]。基于此,可探索加强环保性材料在青年社区共享空间中的使用,如传统可回收可降解型环保材料和新型环保材料等。

2.1 传统环保材料

传统可回收可降解的材料一直深受室内装饰设计师的喜爱,常见的材料主要有竹材、秸秆等生长周期快且纯天然无公害的材料。这类材料不仅环保可降解,其可塑性也是极强的,很容易被做成各种造型应用于室内装饰中。在可回收可降解材料的应用方面,还要注重实现废旧材料的二次利用,这类材料的优点是自带复古气息,但这些材料数量可能并不多,将它们应用到空间中也要注意风格的统一性问题,在满足风格统一性的前提下可加以适当运用。

2.2 新型环保材料

近年来新型环保材料逐渐出现在室内装饰中,市面上出现的新型环保性材料主要有:①太阳能电池窗玻璃;②绿色木质人造板材;③微晶装饰玻璃。这三种材料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例如,太阳能电池窗玻璃采用碘化物电解质和氧化钛作为光电转化材料,呈透明状,它可以在转化电能的同时保证外型的美观;绿色木质人造板材中的生态胶黏剂无毒害、可降解,用它生产人造板材能够提高木材利用率从而有助于节约森林资源;微晶装饰玻璃的特点主要是零吸水率、耐磨性高[9]。放眼国内市场,对于以上几种材料的使用并不广泛,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造价。如果未来这些材料的造价得到大幅度下降,将这些材料应用到青年社区的室内装饰中,青年社区共享空间必定会给人们带来更强的安全感和更美的环境氛围。

3 青年社区共享空间再设计——以斑马青年社区为例

图4 模拟空间再划分

图5 空间划分意向图

斑马青年社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正阳路77号,斑马青年社区是一个集办公、住宿、休闲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社区租户可享受免费饮品、免费健身等社区福利。此外,斑马青年社区交通便利、环境优良,离社区不远的地方有国学公园以及各类商圈。由此可见,与其他青年社区一样,不论是社区自身服务还是周边环境,斑马青年社区的确能够给青年人提供便利,从而对青年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然而,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斑马青年社区也存在其他青年社区所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例如,共享空间分配不合理、空间设计不科学等。因此,笔者在此将参数化设计理念应用到斑马青年社区共享空间的设计中,对该社区的共享空间进行再设计。

3.1 共享空间再分区

斑马青年社区共享空间存在的首要问题便是交互空间过小。青年社区除为青年们提供生活、工作环境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增进青年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这就要合理划定共享和私密的界限,寻求“公私”平衡。但是笔者在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在一层30间每间容纳6人的办公空间层,只有一间25m2集茶水间、更衣室、休息室为一体的空间。如图4所示,整个办公空间层由东至西有45m的距离,因此对于多数社员而言需要行进较远的距离才能取到茶饮或进行更衣和休息,加之空间内部人员较多而设施较少必然会给一些社员带来不便。此外,由于整层办公层的走廊只有1.5m宽2.3m高,走廊会给人压迫感,想必很少有人喜欢在此逗留[10-11]。然而,对于青年社员来说走廊空间实际上也是一个可以用来进行交流互动的公共空间。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可以通过参数化设计来进行改善[12]。笔者通过之前的模拟问卷调查对这一办公空间进行空间重组(图4),将原有窄的走廊加宽,缩小办公区宽度加长走廊长度从而增加了交互空间,与此同时,增设公共茶水间并达到左右均衡以最大限度地便利广大社员。

3.2 共享空间再设计

在斑马青年社区中,除了办公层、居住层的小型共享空间外,主要共享空间分布在一楼和二楼。总的来看,斑马青年社区中整个共享空间的面积还是比较大的,两层一共有1150m2,但是共享空间分布得比较混乱,例如,首先,健身区特别窄小且完全围合,容易使人感到压抑[13-14]。其次,桌游区空间很大但游戏种类特别有限,只有一款游戏。最后,桌游区与书吧、咖啡区以开敞式组合,从而桌游区的桌游活动可能会影响到书吧内社员的阅读活动。有鉴于此,笔者将整个大厅空间进行改装,加入由绿色人造板材以及轻钢龙骨组成的滑道进行空间分割(图5)。滑道墙板的使用既能够更好地满足部分人群对私密性的要求,使得共享空间的文娱休闲活动得以更加合理、有序,也极大地美化了室内环境氛围,给人以绿色、健康的视觉体验。

4 结语

好的设计必然是源于生活的,细致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设计也即解决问题。本文研究思路由当前普遍存在的青年社区中共享空间的内部空间配置不合理问题而生发,为了解决共享空间内部配置不合理问题,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共享空间的潜在利用主体(广大青年)着手,通过模拟社区人群进行问卷设计以及模拟问卷调查,并基于模拟结果将设计要素参变量化,就如何实现青年社区共享空间的可持续利用做出相应的参数化设计。

本文研究成果能够为实现青年社区共享空间的人性化、舒适化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也有助于引导人们更加关注当下青年人群的居住理念和生活状态。当然,本文研究仅属于抛砖引玉,如何在多种因素的限制下充分实现青年社区共享空间的可持续利用未来还需要进行持续的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斑马社员空间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空间是什么?
我是可爱的小斑马
创享空间
BirdsonZebras斑马身上的鸟
斑马
Comparison of plasma microRNA-1 and cardiac troponin 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