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直肠癌中ARMCX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0-12-09钱润梅彭发全陈萍

浙江医学 2020年22期
关键词:基因突变免疫组化直肠癌

钱润梅 彭发全 陈萍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尽管近年来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技术取得很大进展,但病死率仍然很高[2]。因此,寻找新的结直肠癌诊断标志物,开发新的治疗靶点迫在眉睫。近年来研究发现遗传改变和表观遗传修饰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与结直肠癌有关的研究较少[3]。ARM重复X连锁蛋白2(ARM proteins lost in epithelial cancers X chromosome 2,ARMCX2)是ARMCX家族重要成员,在细胞恶性转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4]。基底层上皮细胞中ARMCX2表达上调,是促进细胞增殖的重要基因[5]。但ARMCX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检测结直肠癌中ARMCX2的阳性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与K-ras基因突变的相关性,为结直肠癌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标志物。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87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结直肠腺癌。其中男46例,女41 例;年龄 34~88(59.5±11.5)岁,<60 岁 47 例,≥60岁40例;高分化20例,中分化45例,低分化22例;肿瘤最大径<5 cm 42例,≥5 cm 45例;浸润深度未侵出肌层37例,侵出肌层50例;有淋巴结转移23例,无淋巴结转移64例;有血管淋巴管侵犯67例,无血管淋巴管侵犯20例;TNM分期:Ⅰ期11例,Ⅱ期25例,Ⅲ期40例,Ⅳ期11例。纳入标准:(1)依据WHO中结直肠癌的病理诊断标准[6],并由病理医师复核切片;(2)首次确诊并进行手术治疗;(3)临床及病理资料齐全。排除标准:(1)患有 Lynch 综合征者;(2)术前进行放、化疗者;(3)有异源性分化者;(4)有肠道手术史者。并留取距结直肠癌组织边缘>3 cm的正常结肠黏膜组织(癌旁组织)87例作为对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相关要求,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主要试剂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ZM-0010)、Bcl-2 相关 X 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SC-7480)和 GAPDH(TA309157)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公司;qRTPCR试剂盒购自苏州睿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引物由苏州睿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ARMCX2(P-14)浓缩液购自美国Santa Cruz公司;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RLM3031) 浓缩液购自苏州睿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人K-ras基因7种突变检测试剂盒(HWTS-113)购自江苏宏微特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1.3 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RMCX2表达及结直肠癌组织中PCNA表达检测 采用免疫组化法。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石蜡包埋,切取4 μm厚切片,80%甲醇孵育10 min阻断内源过氧化物酶活性;PBS清洗,0.1 mmol/L枸橼酸盐缓冲液进行抗原修复;PBS清洗,滴加 50 μl一抗(ARMCX2稀释浓度为 1:350,PCNA 稀释浓度为 1:200)37 ℃孵育1 h。PBS清洗,滴加 50 μ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37℃孵育1 h;PBS清洗,滴加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37℃孵育1 h。PBS清洗,DAB显色复染后封片,显微镜下观察:ARMCX2表达的部位是细胞质和(或)细胞膜,PCNA表达的部位是细胞核,以棕褐色判断为阳性。根据3个高倍镜视野中阳性细胞所占比例进行评分。

1.4 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检测 采用Western blot法。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研磨后,12 000 g/min 4℃离心15 min,将上清液转移到1.5 ml离心管中分装,测定蛋白浓度。取20 μl蛋白质溶液,加入样本至孔中,电泳,取出凝胶,并根据蛋白Marker所指示的位置,将目的蛋白所在的条带剪下,取出PVDF膜进行免疫杂交,取出膜后加入超敏发光液,发光时间2 min。将膜取出放入X线胶片盒曝光3 min,显影20 s。将各条带用Image J软件进行灰度扫描并以GAPDH为内参校正。

1.5 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检测 参考潘理会等[7]方法,大致过程如下:使用组织DNA提取试剂盒从之前制作好的肿瘤组织标本中提取所需DNA样本。琼脂糖凝胶鉴定提取出的DNA纯度。K-ras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对所提取的 DNA标本进行 K-ras基因第二外显子第12、13密码子基因突变分析。反应体系:95℃8 min,循环 1 次;95 ℃ 25 s,64 ℃ 20 s,72 ℃ 20 s,循环15次;93 ℃ 25 s,60 ℃ 35 s,72 ℃ 20 s,循环 31次。K-ras基因发生突变主要是1号外显子中第12、13号密码组发生变异。K-ras上游引物:5′-AAATCTGGGCAGGCTG-3′,下游引物:5′-CAACTTACTGGGTACGCTT-3′;G 和 A 简并引物:5′-TTGTGGTAGTTGGAGCT-3′。在60℃时收集信号,用CXF96软件分析K-ras基因状态。判断标准:以无模板对照扩增曲线的最高点为准设定阈值。没出现扩增曲线或Ct值为0的标本为无K-ras突变;出现扩增曲线且Ct≤26.0的标本为K-ras突变;出现扩增曲线且26.0<Ct≤28.0的标本为K-ras突变假阳性,需再次检测。

1.6 术后随访情况 患者术后随访5年,截止至2019年8月15日。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直肠癌组织中ARMCX2与PCNA、Bax、Bcl-2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RMCX2的表达及结直肠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 结直肠癌组织中ARMCX2阳性表达率为51.7%(45/87),高于癌旁组织的10.3%(9/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00,P<0.01),见图1。结直肠癌组织中PCNA阳性表达率为43.7%(38/87),见图 2。

图1 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RM重复X连锁蛋白2(ARMCX2)的表达(a:ARMCX2在癌旁组织中阴性表达,未见着色;免疫组化,×200;b:ARMCX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表达部位是细胞质和细胞膜;免疫组化,×400)

图2 结直肠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阳性细胞表达部位是细胞核(免疫组化,×200)

2.2 结直肠癌组织中ARMCX2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直肠癌组织中ARMCX2阳性表达与肿瘤最大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血管淋巴管侵犯和TNM分期均有关(均P<0.05),而与性别、年龄和分化程度均无关(均P>0.05),见表1。

表1 结直肠癌组织中ARMCX2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例(%)]

2.3 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图 3。

2.4 结直肠癌组织中ARMCX2与PCNA、BAX、Bcl-2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RMCX2与BAX 的表达呈负相关(r=0.63,P<0.01),与 Bcl-2、PCN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35和0.70,均P<0.05),见图4。

表2 结直肠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Bax和Bcl-2表达水平比较

图3 结直肠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的电泳图(ARMCX2为ARM重复X连锁蛋白2)

2.5 有无K-ras基因突变的结直肠癌组织中ARMCX2的表达比较 结直肠癌组织中有K-ras基因突变66例,无K-ras基因突变21例。有K-ras基因突变的结直肠癌组织中ARMCX2阳性表达率为85.7%(18/21),高于无K-ras基因突变的40.9%(2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08,P<0.01)。

2.6 ARMCX2表达阳性与阴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分析 87例结直肠癌患者到随访截止时存活24例,死亡60例,失访3例;术后生存时间为10~6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9个月。生存分析显示ARMCX2的表达与生存时间有关(χ2=5.021,P<0.05),见图 5。

3 讨论

ARMCX家族通过调控信号转导、调节细胞连接和细胞骨架蛋白的形成,对下游的细胞信号传递起重要作用[8]。但关于ARMCX2的研究较少,ARMCX2与ARMCX1具有高度同源性。ARMCX1参与了宫颈癌、乳腺癌和口腔鳞癌的增殖和凋亡,与肿瘤的发生有关[9-10]。笔者推测ARMCX2表达可能也参与肿瘤发生过程,本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组织中ARMCX2的表达升高,且与肿瘤最大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血管淋巴管侵犯及TNM分期均有关,同时ARMCX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时间有关,提示ARMCX2表达升高是结直肠癌进程的重要因素,其高表达预示着结直肠癌不良预后。

研究报道ARMCX2参与调节细胞周期激酶的活性,使细胞在G0期的时间缩短[11]。PI3K导致ARMCX2的表达异常,引起下游核因子通路异常活化,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12-13]。本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组织ARMCX2表达与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表达有关,提示ARMCX2高表达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的重要分子因素。

K-ras基因突变存在于约20%的肿瘤中,K-ras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来诱导肿瘤的血管生成[14]。本研究发现有K-ras基因突变的结直肠癌组织中ARMCX2阳性表达率高于无K-ras基因突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ARMCX2可作为结直肠癌发展与预后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中ARMCX2表达升高,其高表达在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抑制凋亡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ARMCX2与K-ras基因突变有关。ARMCX2可能是结直肠癌重要的预后因子。

图4 结直肠癌组织中ARM重复X连锁蛋白2(ARMCX2)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相关性分析

图5 ARM重复X连锁蛋白2(ARMCX2)表达阳性与阴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

猜你喜欢

基因突变免疫组化直肠癌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基因突变的“新物种”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复习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