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省三级甲等医院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0-12-09姜明菊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医护胜任骨科

姜明菊,胡 勇

(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海南 儋州 571700)

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是一种能够将绩效一般者以及绩效优异者区别开来的一种行为特征,具有潜在性以及相对持久性的特点[1]。国外在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早,而我国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的研究刚刚起步,骨科医护人员胜任力水平在全国各级医院参差不齐。报道指出[2],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主要包括医护人员的相关知识、基本技能、社会角色、个人特质、自我认知以及动机六个层面。另外,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不仅会要求医护人员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工作经验以及精湛的动手操作能力,其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及积极的心理特征、社会追求也十分重要[3]。目前,尚未发现关于海南省三级甲等医院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现状的调查研究。本研究通过抽取海南省5家三级甲等医院的骨科医护人员为调查的对象,并对本地区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现状展开调查,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旨在为更科学地管理骨科医护工作提供依据,以及为构建海南省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有利的佐证。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抽取海南省5家三级甲等医院的284例骨科医护人员,此次调查抽样方法为便利抽样法,抽样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样本量计算公式:N=Z2×[P×(1-P)]/E2,其中N为样本量,Z为统计量,置信区间为95%时,Z=1.96,E为误差值,P为概率值,E取4%,P取0.5。纳入标准:从事骨科专科临床医护工作≥1年,取得医护人员执业资格证;全部调查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脱离岗位人员(调查期间休病假、产假、事假或者外出学习等),实习期间人员。

1.2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此次入组对象展开调查。①对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婚姻状况、骨科工作年限、职称、初始学历、最终学历、进修经历、外出学习次数以及聘用形式等在内的一般资料展开调查。②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评价问卷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心理特质4个维度,各维度对应的条目数为:9、15、24、8个条目,共计56个条目。此评价问卷的评分方法为Likert 5级评分法,量表满分为280分,其中完全不符合记1分,大部分不符合记2分,部分不符合记3分,少部分不符合记4分,完全符合记5分。将结果分为不及格(<60分)、合格(60~74分)、良好(75~84分)、优秀(≥85分)4个等级,对医护人员胜任力水平进行评价。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评价问卷的内容效度指数:0.93,其总Cronbach’s α系数:0.971,专业知识Cronbach’s α系数:0.836,专业技术Cronbach’s α系数:0.917,专业能力Cronbach’s α系数:0.953,心理特质Cronbach’s α系数:0.916。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评价问卷由骨科科室所在的课题小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初步拟定,并以邮件等形式征求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结合专家意见,经过讨论、修改、补充,形成最终问卷,问卷调查需要在全部调查对象知情前提下开展,采取问卷自评的方式,由研究者统一发放问卷,由调查者认真地当场作答,再由研究者统一将问卷回收,统计。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心理特质各维度得分等计量资料描述形式为均数±标准差,多组间对比、两组间对比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成组t检验;性别构成等计数资料描述形式为百分数(%),对比进行χ2检验。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影响因素采用多元回归分析,自变量纳入选择逐步进入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共调查了海南省5家三级甲等医院的284名骨科医护人员,实际回收问卷266份,有效回收率为93.66%。266名骨科医护人员中,男1名,女265名;年龄20~49岁[(29.75±5.19)岁];骨科工作年限1~25年[(7.82±4.67)年]。

2.2 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现状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总分为(75.97±3.24)分,处于良好水平,总条目均分为(1.36±0.58)分。核心胜任力中专业技术得分最高,其余得分依次为专业知识、心理特质、专业能力。见表1。得分最高的3个条目为: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关节功能训练(3.58±0.63)分,骨科感染处理等专科护理(3.46±0.61)分,处理与患者之间的医患关系(3.43±0.70)分。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为:配合医生制定对患者的康复训练计划(0.37±0.55)分,对患者进行入院及出院健康宣教(0.22±0.58)分,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能力(0.19±0.52)分。

表1 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现状 (分)

2.3 影响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年龄、骨科工作年限、职称、最终学历、进修经历以及外出学习次数的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影响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的单因素分析 (n=266)

2.4 影响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骨科工作年限、职称、最终学历、进修经历是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3 影响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成长的过程,其核心胜任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医护工作的质量、效率以及安全。随着生活方式转变,运动系统疾病发病率呈升高趋势,骨科临床亚专业分科越来越细,各种新技术被不断引进并应用,对专科医护要求逐渐提高,骨科医护人员需要具有越来越高的核心胜任力[4]。

3.1 我省三级甲等医院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处于中等水平本次调查发现,我省三级甲等医院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总体水平良好,总分为(75.97±3.24)分,表明我省三级甲等医院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略高于应瑛等[5]调查的宁波地区骨科病房医护人员核心能力处于中下水平,低于佐品等[6]报道的骨科核心能力为高水平。这可能与所调查的区域以及医院等级有关,本次调查研究中的5家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从而影响骨科病房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7]。此外,不同地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也可能使得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以及医疗技术力量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不同省份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现状不一[8,10]。

3.2 我省三级甲等医院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的主要因素包括骨科工作年限、职称、最终学历以及进修经历。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工作年限持续时间越是长久,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越强。随着骨科工作年限延长,骨科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以及阅历逐渐丰富,工作能力也逐渐增强,核心胜任力则随之增强[11]。本次调查结果发现,骨科医护人员的职称越高,其核心胜任力也就越高,副主任护师、医师及以上职称骨科医护人员的核心胜任力最高。分析原因,随着骨科医护人员职称的不断晋升,其临床经验、操作技能以及医护实践经验不断积累,其能力也就越高[12]。本次调查结果发现,核心胜任力更高者对应的最终学历越高,也即本科及以上者。原因在于,本科及以上最终学历者在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筛选能力以及知识面等各个方面均优于本科以下学历者,此外其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也可能更高,从而使得其核心胜任力存在差异[13]。本次调查结果还发现,有进修经历者核心胜任力更高,原因在于,有进修经历的骨科医护人员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培训和进修学习机会,临床经验更加丰富,专业技术更加熟练,故核心胜任力水平更高[14]。林艳等[15]报道也显示,骨科低年资医护人员急症医护核心能力与其工作单位、工作年限以及培训或进修经历密切相关,管理工作者应针对其影响因素强化系统教育,积极作出引导,重视对医护人员的核心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能力和素养,本研究与之符合。

本次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第一,首次开展此类调查,并针对影响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的相关因素展开了讨论,从而合理指导人力资源配置;第二,为科学培养骨科医护人员、合理使用人才提供参考依据;第三,对提高骨科医护工作质量和促进我省骨科医护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第四,为构建海南省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有利的佐证。应用核心胜任力量表了解本地区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现状,并探讨其有关影响因素,提示医护管理者需通过多种途径、多层次对骨科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培养,从而提升骨科医护人员核心胜任力,尤其是针对医护人员的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能力方面,需要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下,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引领,提高其社会责任感,还需要着重对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核心应对能力进行培训。本研究还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医护人员培养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利的数据支持,同时也对建立更加优质的医护服务队伍和促进我省医护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医护胜任骨科
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新能源企业人才资源胜任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