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热敏灸护理治疗在改善颈椎病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09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9期
关键词:中重度例数颈椎病

李 月

(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釆血室 , 辽宁 沈阳 110002 )

颈椎病又名颈椎综合征,也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等疾病的总称,退行性病理改变累积周围脊髓、神经根等组织,并出现小关节钙化增生为该病的主要原因。颈椎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头晕、呕吐、行走困难、颈背疼痛等,部分病情较重的患者往往会合并心动过速、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对其生命安全也造成了一定影响。有医学研究表明,对颈椎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敏灸护理,可将其生理疼痛明显缓解,并提高其总体生活质量,起到较好的预后效果[1-3]。本文主要对热敏灸护理治疗的疗效进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采纳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颈椎病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男27例,女23例,年龄29-72岁,平均(50.57±21.43)岁,病程2-36个月,平均(19.74±16.26)个月。观察组患者男26例,女24例,年龄30-71岁,平均(50.52±20.48)岁,病程2-35个月,平均(18.58±16.42)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我院临床颈椎病诊断标准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通过进一步检查,将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或皮肤出现溃疡患者排除。本次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2组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未见显著差异,可继续进行研究对比(P>0.05)。

2 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包括用药指导、常规饮食、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热敏灸护理,具体如下:(1)进行热敏灸护理前,护理人员应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进行颈椎病相关知识宣教,并告知热敏灸的主要操作方式及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使其对自身疾病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并提高其对后续治疗、护理工作的依从性。操作时,应关闭门窗,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4°C-30°C之间,进行操作前对患者的皮肤情况进行快速评估,如其皮肤存在破损、红肿等现象,则应暂停治疗。(2)在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格控制热敏化穴位与艾条距离,并定时询问患者有无出现不适感,聆听其主诉,根据其诉求将艾灸手法、高度适当进行调整,及时将艾灰置于弯盘内,避免将患者皮肤灼伤。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神志、皮肤状况,一旦患者出现不适,应立刻停止操作,并上报医生,采取相关处理措施,操作后叮嘱患者6小时不可接触凉水,并多摄入热水,卧床休息30分钟方可起身运动,并告知其做好保暖工作,避免感冒。部分患者进行热敏灸后,施灸部位会出现水疱,护理人员应告知其出现水疱是正常现象,使其自然吸收即可,如部分患者水疱较大,可遵医嘱给予相关药物。(3)很多患者因自身生理痛苦,从而会出现程度不一的烦躁、压抑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可导致其降低治疗、护理依从性,影响了整体预后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务必要引起重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其针对性加用心理疏导,加强护患沟通,引导其说出内心想法,对于患者的需求,护理人员应尽量满足,并告知其进行热敏灸的重要性,帮助其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在提高治疗、护理依从性的同时,也促进了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

3 疗效标准: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经护理后,疼痛感消失,且颈、肩等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经护理后,疼痛感与肢体功能有显著改善。无效:患者经护理后,疼痛感与肢体功能未见改善,部分患者疼痛感加重。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患者例数+有效患者例数)/总患者例数×100%。(1)采用VAS疼痛量表对2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满分10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对比2组患者的中重度疼痛率,中重度疼痛率=(中度疼痛患者例数+重度疼痛患者例数)/总患者例数×100%。(2)采用WHOQOL-BREF生活质量评分对2组患者干预后1个月、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越高,对比2组患者干预1个月、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质量评分。

5 结果

5.1 2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显效3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显效24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护理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更高(x2=10.011,P=0.002),有统计学意义(P<0.05)。

5.2 2组患者中重度疼痛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无痛1例、轻度疼痛31例、中度疼痛11例、重度疼痛7例、中重度疼痛率为36%,对照组患者无痛0例、轻度疼痛22例、中度疼痛17例、重度疼痛11例、中重度疼痛率为56%,观察组患者的中重度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x2=8.052,P=0.005),有统计学意义(P<0.05)。

5.3 2组患者干预1个月、3个月后的WHOQOL-BREF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的WHOQOL-BREF评分为(59.03±8.64)分,干预3个月后的WHOQOL-BREF评分为(78.94±10.82)分,对照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的WHOQOL-BREF评分为(37.71±7.75)分,干预3个月后的WHOQOL-BREF评分为(54.72±8.14)分,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3个月后的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t=12.988,P=0.001),(t=12.649.P=0.001),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颈椎病又名颈椎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骨质增生、劳累过度等因素也极易引发颈椎病。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使近几年来颈椎病发病率正呈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增长,颈背疼痛、行走困难、头晕、呕吐为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将会出现肌肉萎缩、神经根痛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其出现瘫痪,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其生命安全也造成了一定影响[4-6]。

目前临床中对于颈椎病患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方式,虽说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手术治疗具有手术时间长、创口较大、伤口易感染等缺点,对患者的总体预后效果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保守治疗效果也在显著提升,在中医研究中,颈椎病属颈肩痛范畴,人体因气血不足、筋骨经脉失养,极易导致风寒侵体,最终导致颈椎病发作。热敏灸护理治疗是一种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中医疗法,其是将艾条点燃后,对患者病变部位输送艾条燃烧热量,其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可显著改变病变部位血液循环情况,并将水肿压迫神经程度缓解,将临床症状缓解[7]。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了热敏灸护理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中重度疼痛率明显更低,且护理总有效率与WHOQOL-BREF评分明显更高(P<0.05),由此可见,对颈椎病患者采用热敏灸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以提高其总体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颈椎病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敏灸护理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生理疼痛,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中重度例数颈椎病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脑卒中吞咽中重度障碍患者经口/鼻腔间歇置管注食营养的护理体会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CAT、6MWT和肺功能检测在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大剂量戊酸雌二醇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预防作用
钛项圈治颈椎病有科学依据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