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不会忘记乡镇工业的贡献

2020-12-09顾介康

世纪风采 2020年12期
关键词:工业化乡镇工业

顾介康

乡镇工业其前身是“社队工业”。它萌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受挫于60年代;重新起步于70年代;迅猛发展于80年代;90年代后,走上了“两个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新阶段。从江苏特别是苏州、无锡、常州地区的实践来看:一是乡镇工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夹缝”中萌生的。乡镇工业属“鸡”,自己找食吃,它所需要的能源、原材料、技术人才、产品市场都不是国家计划内的。二是乡镇工业是在各种责难声中成长的。当时不少人指责农民搞乡镇工业是“不务正业”,“会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乡镇工业“以小挤大”,与城市国有工业争能源、争材料、争市场,“挖社会主义墙角”;乡镇工业是“不正之风的根源”,请客送礼那一套是乡镇工业搞出来的,如此等等。但乡镇工业没有被“骂倒”,相反在骂声中茁壮成长。三是乡镇工业是在不断深化改革中保持活力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镇工业始终与改革相向而行的,从实施“几定一奖”、经营承包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到产权制度改革、调整所有制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正是在不断改革中使乡镇工业保持和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80年代前期无锡县堰桥乡“一包三改”的经验(改干部任免制为选聘制、改固定用工制为合同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浮动工资制、对企业实施承包经营),可谓是“闻名天下”。四是乡镇工业是在不断扩大开放中壮大的。“三来一补”也好,与外商合资合作也好,引进外商资本也好,都首先是从乡镇工业开始的,使乡镇工业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支生力军。

在乡镇工业刚萌生的上个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就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伟大、光明灿烂的希望,就在这里。”在乡镇工业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的80年代中期,邓小平热情称赞她的“异军突起”,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在世纪之交的1998年,江泽民专程到江苏视察乡镇工业,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发展乡镇工业是“一项重大战略,一个长期的根本方针”。从历史的眼光来观察乡镇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出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突破了传统的城乡关系,推进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为探索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先导性实践,开辟了农民致富的新途径,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她不仅对农村,而且对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无锡一家乡镇企业车间

一、乡镇工业异军突起,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推进工业化的崭新道路

实现工业化,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不可跨越的历史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完成这一过渡,即工业化前期阶段,明显地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靠剥夺农民(同时也靠掠夺殖民地)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二是大量破产的农民涌入城市,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廉价劳动力;三是工业企业集中在城市,工业化的过程也是城市迅速扩大、膨胀的过程。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城市实力不强,人口众多,而农民又占了绝大多数。在实现工业化,推进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历程中不可能重走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因为,一不能剥夺农民,二不能让那么多农民都涌进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探索的重大课题。而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靠社区农民集体农业为发展工业积累原始资本;由农业上转移出来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民直接进入农民自己办的工厂做工。这就在加快城市工业化的同时,开创了农村工业化的崭新道路。城乡工业相互依托、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据江苏的统计资料显示:在单一计划经济时期,江苏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整整用了20年时间;自乡镇工业发展起来以后,江苏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仅用了8年时间。1978年至1997年,江苏工业总产值从337.65亿元(当年价,下同)增至12542.40亿元,增加了12204.75亿元;同期江苏的乡镇工业由62.34亿元增至7856.85亿元,增加了7794.42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增加部分的63.9%。从江苏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来看,1952年分别为52.7%和17.6%;经过20年的发展,到1972年基本持平,分别为38.3%和39.2%;到1994年,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为16.6%,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上升,达53.9%。在这后22年中,正是乡镇工业大发展时期,年均增长率高达25%以上,乡镇工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比重由不到20%上升为66.7%。由此可见,江苏工业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度提升,主要是由于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这表明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在中国形成了城市工业和乡镇工业两条腿走路的新格局,首先在农村经济中实现了由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从而推进了整个国家工业化的进程,这是中国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崭新道路

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的大国而言,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国际国内的经验表明,实现农业现代化,即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仅仅靠农业自身的发展和积累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当工业化进入到一定阶段以后,才能为农业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大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规模效益;也才能为实现“科技兴农”战略、建设现代化农田基本设施提供足够的投入,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商品率。中国的工业化靠的是乡镇工业和城市工业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决定了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应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靠城市工业的发展支持农业,这主要是靠政府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实施正确的调控、导向来实现的。但城市工业还处在快速发展中,实力不强,很难给农业以更多的支持。另一方面,则靠农村乡镇工业的积累反哺农业。从江苏的实践来看,后一条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乡镇工业是从农业母体中分离出来的,最初发展乡镇工业的指导思想就是“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后来大大突破了原来的设想。但是乡镇工业与农业的紧密联系并没有改变,乡镇工业的厂长、经理和广大职工对乡镇工业反哺农业具有一种天然的感情,这是城市工业无法相比的。在乡镇工业反哺农业的过程中,经历了“以工补农”和“以工建农”两个阶段。“以工补农”,主要是用乡镇工业的一部分积累补偿务农劳动力因农产品价格因素造成的损失,其目的是调动和保持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以工建农”,则是用乡镇工业的积累来加强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先进的农业机械,支持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其目的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据统计,1978年至1997年的20年间,江苏全省集体工业企业支农、建农资金达71.37亿元,按全省耕地(1990年数)平均,每亩达104.39元,在乡镇工业发达的苏、锡、常地区大大超过这个平均数。1997年,仅乡镇集体工业企业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支农、建农支出就达2.54亿元。当时,在苏南地区建设“吨粮田”,每亩平均所需经费在3000元左右,主要来自乡镇集体工业的积累。以当时乡镇工业最发达的“华夏第一县”无锡县为例,在1990年代前期,每年乡镇工业“以工建农”的资金达1亿元左右,相当于县财政对农业投入的9倍。该县有个梅村乡,用乡镇工业的积累建设“灌溉暗渠(地下渠道)”,当时有20多个国家的总统、总理前往参观。在上世纪90年代前期,这个县就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占全县总劳动力2.5%的农业服务专业队伍,承担了全县稻麦两熟80%左右的工作量,以社区集体所有的村办农场经营了全县60%以上的商品粮农田,农业规模效益大大提高。这些农场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现代农业企业。没有乡镇工业的“以工建农”,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可能如此之快。江苏的实践表明,发展乡镇工业并没有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相反,由乡镇工业为支撑,以农村工业化带动、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实现了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

三、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的崭新道路

在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中心城市起着主导的作用,以其发达的科技、教育所形成的智力优势、现代工业形成的先进生产力优势和强大的金融、商贸优势,向周围农村辐射自己的能量,来带动整个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这是一个普遍规律。而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改变了这一常规,使城乡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突破了“农村农业,城市工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这样一种城乡关系的传统格局,形成了物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商品在城乡之间双向交流的新格局。而星罗棋布的农村小城镇成了连接城市与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成了传递城市辐射农村的“中转站”,成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从农业上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小部分进入大中城市,大部分在本地小城镇上居住下来,从事二、三产业。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与大中城市的居民没有多少区别。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这一重要命题。90年代初,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这一重要思想。“大问题”“大战略”,都深刻揭示了农村小城镇在推进城市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这是中国城市化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一个显著特色。从江苏的实践来看,小城镇的发展与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史文化名镇的修复改造、水路交通码头的繁荣、绝大多数小城镇的建设兴起,都是靠乡镇工业的发展和积累来支撑的。由此可见,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对推进农村城镇化、加快整个城市化的步伐,也是功不可没的。

四、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导性实践

乡镇工业之所以能在计划经济的“夹缝”中艰难而顽强地茁壮成长,其内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从她诞生之日起所遵循的就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诚然,乡镇工业的开创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具有明确的市场经济的概念,只是怀着“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的信念,为了企业的生存,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夹缝”中艰难地开拓市场调节的活动空间,在国家计划外的市场上进行购销活动。起初是“三就地”,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制造为农业生产、为农民生活服务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接着是发展城乡协作,借用城市的技术、人才,开拓城乡市场,弥补国家计划的不足。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中后期,城市工厂停工停产,乡镇工业乘机而起,兴办和发展了一批为城市工业“拾遗补缺”的轻工产品和农机产品。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国民经济调整中,乡镇工业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根据市场需要,迅速变换品种,生产符合市场需要、适销对路的产品。进入80年代后,在改革开放、新旧体制转换条件下,乡镇工业发挥对市场应变能力强的优势,进一步以市场为取向,实施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对外开放,实现由国内市场拓展到国际市场的重大战略转换。同时,乡镇工业的每一步改革,也都是以市场为取向的。乡镇工业萌生、发展、壮大的过程,不断经受着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生生死死”的考验。她还催生了城市和国有经济的改革,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创立,提供了先导性的成功的实践依据。可以说,由中国农民创造的乡镇工业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始的开拓者和先行者。

五、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致富农民、改造农民小生产者的崭新途径

几千年来,农民以种田为生,经受地主阶级的剥削,收入低下,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当家做主人,生活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农业产品价格存在严重的“剪刀差”,那么多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耕作,农业劳动生产率、商品率不高,加上天灾人祸的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不高,大多数农民的贫困状态并没有根本改变。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吸纳了大批从农业上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为农民增加收入开辟了一个新的渠道,彻底改变了农民仅靠农业收入维持生计的状况。据1997年统计资料,江苏全省乡镇集体工业企业仅支付工资、福利费、劳动待业保险费达303.4亿元,按全省农业人口平均达576元,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1%,在乡镇工业发达的苏、锡、常地区,务工收入成了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分布在广阔农村的乡镇工业企业,吸纳了大批的农民小生产者进入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流程。他们既保留了农民的传统美德,又逐渐接收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意识,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乡镇工业如一座座大熔炉、一所所大学校,把与泥土打交道的传统农民小生产者锻炼改造为操纵现代大机器的工人、驰骋国内外市场的商人、精于企业管理的企业家。特别是在乡镇工业发达的苏、锡、常地区出现了一个可喜的发展趋势。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观念、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同现代商品经济观念、市场竞争意识逐渐融合起来,培育和造就新一代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共产党人新的革命品格和思想风貌。尤其是那些出身于农民的成功创业的乡镇企业家,他们经历了为个人致富、实现自身人生价值、带领群众致富、回报社会几次思想境界的飞跃。他们不仅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组织者、指挥者,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者、指挥者。以乡镇工业为依托,农村的科技、教育、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引发了新中国成立后又一个农村文化建设的高潮。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曾闻名一时的沙洲县(今张家港市)兆丰乡“以工养文”的文艺工厂,其职工在厂是工人,在舞台上是演员,以工厂的盈利支撑编剧、排练、演出的费用,曾进北京中南海演出,得到了当时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再者,由乡镇工业支撑的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使进镇的农民经受了现代城市文明的熏陶,使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变。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开创了改造农民小生产者的有效途径,推进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其思想意义比经济意义更为深刻,也更为久远。

猜你喜欢

工业化乡镇工业
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乡镇权力能否跳出“虚化陷阱”?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