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属性比较研究

2020-12-08万建鹏陈歧燊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8期
关键词:群众路线马克思中国共产党

万建鹏 陈歧燊

【摘  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群众观点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厘清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属性的差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群众观;群众路线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属性

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里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①人们想要创造历史,首先要生存下来,要生存下来,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在《共产党宣言》里强调,“過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②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对群众的属性作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第一个属性是阶级属性。群众最早就是指工人阶级,无产阶级群众。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那,masses这个词就是指工人阶级,无产阶级群众,所以它的第一个属性就是阶级性。

第二个属性是道德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最伟大,后来毛主席强调工人阶级老大哥,在计划经济年代都强调工人阶级老大哥。所以群众这个词,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它就有道德的制高点的地位,讲群众哲学,就是讲解放哲学,讲群众哲学,就是讲平等哲学,讲群众哲学,就是讲历史主体的哲学,所以群众具有道德的至高地位。

第三个属性是国际属性。《共产党宣言》最后一句强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句话说明了共产主义不欢迎单干户,一个国家关着门搞共产主义从来不会成功,这是最早的经典共产主义哲学,全世界的无产者共同联合起来,共同节制资本,才会共同迈入共产主义社会,所以最早的群众具有国际属性。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到六大,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所以那个时候的中共党员可以来自于国际人士,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是到了七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外国人不能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了。这是我们第一次国际性论述,在七大上走上了独立自主。第二次国际性论述是在文革,我们向世界输出革命,我们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历史,世界革命的中心在北京。但是,1979年,小平同志访问新马泰,新马泰的领导人反映我们的广播电台不断的播放节目,煽动起华人游击队起来斗争,小平同志回国后把这个广播电台部分关掉。这就是我们的两次国际性论述,而两次又修订了国际论述。

第四个属性是组织属性。无产者如果不经过无产阶级政党组织起来,他就会自发地走上工联主义,这个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一直强调,所以无产阶级要通过政党组织起来,而且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最高的联合形式。无产阶级的联合形式有很多,工青妇、工商联都是无产阶级的联合形式。工青妇,他的第一属性是政治属性,他也是无产阶级的联合形式,但它不是最高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无产阶级最高的联合形式,这个思想写进了十九大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实际上这是跟经典理论一脉相承的。

二、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属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号召开展群众运动,党的群众路线正是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1922年7月,中共二大提出我们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群众性的政党。1929年9月,周恩来在《给红四军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信中指出:“关于筹款工作,亦要经过群众路线,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内容逐渐完善和成熟。1943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内涵:“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提出了“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到群众中去考察”等思想,群众路线的内涵进一步完善。1945年5月,刘少奇在党的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毛泽东论述的群众路线作了系统的阐释和重要的补充。把群众观点的内涵概括为四条: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他提出“群众路线”思想的前提条件是人民的意志可以产生巨大力量的这种信念;二是群众路线的思想体现在将党的先锋性与群众的广泛积极参与相结合。党组织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并及时向上级报告了解到的相关信息,从而使得党的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政策喜好有足够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符合历史规律和中国具体实际国情的适当决策部署,同时,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一起贯彻落实,达到群策群力的效果。1956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八大上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新的概括:一是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要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的优势之一就是既能够消除官僚主义的弊端,又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他们自己的真实力量。这就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由来和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群众的概念最早来自于日本,日本人最早从《共产党宣言》里边找到线索,把masses这个英文词翻译成群众,后来被梁启超等一批人带回中国,最后变成了一个群众的词汇。实际上群众的词汇不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最早掌握的,但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最早给他增加了阶级性,所以毛主席后来把人民和群众两个概念互换,统称为人民群众。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属性来说,我们也有四个独特的理解。

第一个理解,无差异性,或者称之为统一性。群众具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价值观,所以具有共同的利益需求。正是因为群众的无差异,共产党才可以在技术上很好的代表,这就是计划经济的理论,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并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如果人民群众的利益千差万别,这个代表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这是干群无差异,群群无差异,党内一律平等称同志,所以无差异性,会称之为统一性。

第二个理解,无距离感。哪里强调群众哲学,哪里强调平等哲学。列宁指出,群众是天生的平等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哲学界强调,干群无距离、群干无距离、群群无距离,连干干都无距离,干部与干部都没有距离,党内一律称同志。下级服从上级,小平同志在818讲话中说,下级服从上级,只是下级服从上级的命令和指示,不是服从上级这个人。所以干群之间,群干之间,群群之间,干干之间都是无距离,这是我们的基本理论。党内一律称同志,在党内关系里边,上下级是平等的,是同志关系。

第三个理解,运动属性。过去我们发现群众在运动中才有生命力,离开了运动,群众就变成无生命无组织的个体,所以长期以来,我们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来开展群众工作。群众的动力来自于运动。所以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对群众运动屡试不爽,一直用这个办法。

第四个理解,组织属性。群众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力量,否则就是一盘散沙,1938年,毛主席发表了一篇文章,叫《论持久战》,指出为什么日本人可以侵略中国,是因为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如果把中国人组织起来,日本就像一头牛,冲进了火牛阵,我们只要大吼一声,也会把日本人给烧死。所以旧中国一盘散沙,中山先生和蒋介石都强调过类似的观点。所以,毛主席1943年在延安劳动英雄代表大会上指出,“我们的口号只有四个字,组织起来。”把人民组织起来,把党员组织起来,这就是十九大报告基层组织的努力方向,提升组织力增强政治功能。政治功能就是把跟党走的人搞得多多的,这就意味着政治功能跟组织力是首尾呼应的,没有组织力就没有政治功能,没有政治功能就没有组织力。所以组织群众历来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基本哲学,也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在计划经济年代,我们用人民公社制、单位制、户籍制、档案制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这就是我们过去组织群众的方式。

三、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属性的新变化

中国共产党对群众四个属性的理解,今天这四个属性全部发生变化,这就是我们今天走好群众路线这么难的原因。

第一个无差异性。过去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大家利益无差异,今天人民利益有差异,因为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的差异一定会导致思想的差异。所以今天中国人利益的分化或价值观的多元化已经出现。中国共产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形成多元当中有一元,一元当中包含多元这样一个格局来引领,正是因为已经出现了利益多元化、思想和价值观多样化的特点。

第二个无距离感。过去干群之间无距离,群群之间无距离,但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以后,这个距离感产生了。在江西革命老区,老百姓有这样一段歌谣,“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政府就在家门口,工作做进群众中。”江西兴国的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是全国惟一以苏区干部好作风为主题的陈列馆,展馆共有关心群众篇、依靠群众篇等八个主体内容,全面展现了苏区干部好作风的伟大精神内涵。共产党要做到永遠不脱离群众,但实际上客观存在的是,随时都有可能脱离群众,这就是我们的矛盾、我们的辩证法,无距离感打破了。领导革命的党走向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和挑战,1956年小平同志预见性地强调,“脱离群众的危险不是降低了而是增加了。”

第三个运动属性。1982年胡耀邦宣布不在社会上搞大规模群众运动,1987年赵紫阳宣布不在党内搞运动事件,要用改革和制度的方式,这就意味着党的十二大十三大我们分别告别了群众运动。今后我们再也不搞运动,而是搞活动,这就意味着第三个属性运动属性终止了。

第四个组织属性。过去用人民公社制、单位制、户籍制、档案制来组织群众,改革开放以后,这四大制度,除了档案制度还在保存之外,其他制度纷纷坍塌,而且全球化到来,中国社会正在个体化社会的趋势上一路狂奔。这就是我们今天党的群众工作、群众路线这么难的理论根源,四个属性都被打破了。

而现实要求的是,走好群众路线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障。要充分认识到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基于党的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关心,同人民群众是舟水的关系,并且巩固和加强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必定是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密切相关的。将“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凝练升华为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充分认识到一个政党能否夺取政权,关键在于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能否巩固执政地位,关键也在于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能否做到长期执政,打破历史周期律,关键还是在于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1945年7月,黄炎培到延安考察,谈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称历朝历代都没有能跳出兴亡周期律。毛泽东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同样,习近平总书记称延安窑洞对至今对中国共产党都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只有用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才能打破这一规律,把“以人民为中心”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联系起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话语表达。走好群众路线,能够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04.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3.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0年度镇江市党校系统(镇江市情研究中心)课题项目:“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党的群众路线研究”(编号ZJDX2004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万建鹏,男,讲师,(1992.1-),江苏大丰人,哲学硕士,中共镇江市委党校经济与管理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群众路线马克思中国共产党
最有思想的句子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