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meta分析

2020-12-08郭逸星吴清锋李思思黄争春董明华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胰岛维生素胰岛素

郭逸星,吴 丹,吴清锋,李思思,黄争春,李 剑,董明华

(1.赣南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流行病学教研室,江西 赣州 341000;2.上海市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120;3.赣南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江西 赣州 341000)

维生素D 与2 型糖尿病的相关性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新领域和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对于两者是否有确切的相关性仍存在许多争议[1]。为进一步揭示维生素D 与2 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使用meta 分析对有关文献研究结果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评估维生素D 对2 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及作用,以期为临床维生素D 预防、治疗2 型糖尿病提供有效的依据,最终减轻糖尿病对个体、家庭及社会水平所造成的健康损失及经济负担[2]。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通过电子计算机对中文文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英文数据库“PubMed”进行检索,检索词条为“2 型糖尿病”、“维生素D”、“维生素D 与2 型糖尿病关系”及“Type 2 Diabetes,vitamin D,Relationship between vitamin D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8 年3 月,使用“AND”对检索词自由组合在数字资源库中进行检索。

1.2 文献筛选对计算机所检索到的文献下载保存,首先通过阅读摘要,对文献进行粗筛,其后对粗筛纳入的文献进行全文精读,依据研究的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最后筛选,最终获得本次meta 分析所需文献。

1.2.1 文献纳入标准(1)研究类型为病例对照研究及横断面研究;(2)依据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确定2 型成年糖尿病患者及无糖尿病的健康人或糖耐量正常者;(3)文献研究内容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 hydroxyvitamin D,25(OH)D]与2型糖尿病血糖及有关指标相关性;(4)文献中有此项研究所需的相关数据。

1.2.2 文献排除标准(1)汉语和英语以外的语言;(2)摘要论文和会议论文;(3)重复发表的文献;(4)不能获得全文的文献;(5)统计学方法不明确及数据描述不详的文献;(6)怀孕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影响维生素D 代谢的基础性疾病,近3 个月服用过维生素D影响骨代谢有关药物。

1.3 数据摘录及文献质量评价

1.3.1 数据摘录设计该项meta 分析研究的数据摘录表,由2~3 名研究者独自完成有关信息的摘录。对于意见不一致的信息进行协商讨论后决定。摘录表条目包括:文献题目、作者、研究地区、研究类型、研究起止时间、研究对象、样本量、血清25(OH)D浓度均值、血清25(OH)D 与2 型糖尿病血糖有关指标的相关系数r值、研究结论、研究地区、检索途径。

1.3.2 文献质量评价对纳入的病例对照研究,根据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量表进行质量评价,该量表共7 个条目,最高分为10 分,一般认为5分以上即可纳入meta 分析;横断面研究的质量评价则采用Crombie 量表,该量表共7 个条目,最高分为7 分,5 分以上可纳入meta 分析。首先由2 名研究者对所有研究的质量进行独立评价,评价结果若不一致时增加第3 名评价者,最终结果由3 名评价者共同讨论协调决定。

1.4 数据获取及统计分析

1.4.1 数据获取将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25(OH)D浓度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2 型糖尿病组的血清25(OH)D 与FPG、HbAc1、HOM-IR、HOMA-β 的相关系数r值作为最终的合并效应值。

1.4.2 统计分析对合并效应统计量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Q检验与I²值合并检验异质性。若Q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I²的值大于50%,则meta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若Q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I²的值小于50%,则meta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由于相关系数r值的抽样分布是偏差的,不是正态的,易受抽样分布标准误的影响,而Fisher'sZ值的分布趋于正态分布,所以本研究将从文献所提取出来的相关系数r值通过公式转换为Z值,而Fisher'sZ值所对应的标准误SE由样本量n通过公式计算得到,将转换后的Z值和标准误SE代入统计软件得到合并Z 值(summary Z),最后将合并Z值通过公式转回相关系数r 值的合并效应量(summary r)。

使用单项研究逐一剔除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观察合并效应量的结果是否一致,评估剔除某一文献后的研究对整体研究的风险的大小。使用“森林图”对meta 分析的结果进行表示。采用漏斗图、Begg 线相关及Egger 秩相关测量本次研究的发表偏倚。Fisher's Z值的转换公式如下。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本项研究共检索中文文献816 篇,英文文献305 篇,除掉综述、系统评价、动物类临床试验得到137篇文献,通过阅读全文进行,二次筛选去除结局指标缺失的文献,最后纳入研究的有27篇文献(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

2.2 文献基本特征研究纳入了17篇病例对照研究,剩下的10篇均为横断面研究。本项研究的meta分析所选中的文献分数均大于5 分,表示各研究的质量较好。这27 篇文献给出了血清25(OH)D 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或胰岛β 细胞功能四项糖代谢指标中的至少一项相关系数r。文献的基本特征具体见表1所示。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维生素D 与空腹血糖的相关性对14 篇血清25(OH)D 与2 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相关性研究进行meta 分析,Q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2=87.9%,两者相关性的meta 分析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见图2-A)。meta 分析结果显示,合并Z值为-0.289(-0.414,-0.165),合并r值为-0.281(-0.392,-0.164),表明血清25(OH)D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呈负相关(P<0.001)。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文献质量评分

2.3.2 维生素D 与糖化血红蛋白(HbAc1)的相关性将含有血清25 羟基维生素D 值与2 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的相关系数r值的15 篇文献进行meta 分析,结果表示,Q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2=88.2%,故用随机效应模型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meta 分析(见图2-B),meta 分析结果显示,合并Z值为-0.234(-0.332,-0.137),合并r值为-0.230(-0.320,-0.136),P<0.001。

2.3.3 维生素D 与胰岛素抵抗(HOMA-IR)的相关性将含有血清25 羟基维生素D 值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系数r值的14 篇文献进行meta 分析,在血清25(OH)D 与2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中,结果显示,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Q检验P<0.05,I2=78.8%,故用随机效应模型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meta 分析(见图2-C),meta 分析结果显示,合并Z值为-0.140(-0.243,-0.038),合并r值为-0.139(-0.238,-0.038),P=0.0007。

2.3.4 维生素D 与胰岛β 细胞功能(HOMA-β)的相关性将含有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值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系数r值的10 篇文献进行meta 分析,在血清25(OH)D 与2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中,结果显示,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Q检验P<0.05,I2=88.4%,故用随机效应模型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meta 分析(见图2-D),meta 分析结果显示,合并Z值为0.399(0.229,0.568),合并r值为0.379(0.225,0.514),P<0.001。

图2 各糖代谢指标与维生素D Fisher's Z比较meta分析

2.3.5 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采用单项研究逐一剔除法,分别对上述4 个糖代谢指标相关的研究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剔除任一研究前后的合并Z 值均相差不大,上述4 项meta 分析的结果均较稳定。以空腹血糖Fisher'sZ值为漏斗图的横坐标,Fisher'sZ值的标准误SE为纵坐标制作漏斗图,并使用Egger’s 检验和Begg’s 检验评价发表偏倚。其它3项均以此来评价分析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如图3~6 所示,胰岛素抵抗项的漏斗图两侧分布基本对称,Begg’s 检验(P=0.827)和Egger’s 检验(P=0.312)P值均大于0.05,表明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胰岛β细胞项的漏斗图两侧分布较不对称,但Begg’s 检验(P=0.419)和Egger’s 检验(P=0.481)P值均大于0.05,这提示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项的漏斗图有相对较多的研究分布在漏斗图外,且Egger’s 及Begg’s 检验P值均小于0.05,表明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大。

图3 空腹血糖的Fisher's Z漏斗图

图4 糖化血红蛋白Fisher's Z漏斗图

图5 胰岛素抵抗的Fisher's Z漏斗图

图6 胰岛β细胞功能Fisher's Z漏斗图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 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均存在相关性,其中维生素D 水平与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相关性最高。这与刘冰等[6]对维生素D 具有对2 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作用的研究结果一致。以往大量实验证实,维生素D能够调节胰岛素的合成及分泌,维生素D 缺乏则会使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减弱或缺失。通过维持充足的维生素D 水平可能对2 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0]。大量研究证实,维生素D 对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有:(1)维生素D能够促进细胞的钙离子内流,使胰岛素受体底物的酪氨酸磷酸化,开启胰岛素信号转导;(2)通过对胰岛受体的刺激作用,增强葡萄糖的转运功能;(3)2 型糖尿病已被公认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反应会增强胰岛素抵抗。大量的研究证实,维生素D 能够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来减轻胰岛素抵抗。近年来,维生素D 对胰岛β细胞的影响也逐渐被发现,马磊等[25]研究表明,血清25(OH)D 含量与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明显,这与本项meta 分析结果相同。大量研究证实,胰岛β 细胞进行糖代谢离不开钙离子,维生素D 可通过钙离子通道提高胰岛素的产生量,达到降血糖的作用。维生素D 对炎症因子的作用还能来降低胰岛β 细胞的凋亡数,增加胰岛素的产生。

本项研究显示,维生素D 与2 型糖尿病血糖有关指标均有显著的相关性。提示维生素D 对2 型糖尿病人群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但本项研究存在以下局限:①所纳入的研究为相关性研究,在时间上难于判断维生素D 与糖代谢相关指标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两者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有待于前瞻性研究证据及干预性研究证据。②研究对象的基线数据不是特别完整,混杂因素没有被完全排除。③纳入的研究存在异质性,但由于研究对象的基线数据的不完全,无法进行亚组分析来检验异质性的来源。④由于本项研究未进行总人群血糖有关指标与维生素D 的相关性研究,无法对维生素D对总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发生进行探讨。

猜你喜欢

胰岛维生素胰岛素
临床胰岛制备研究进展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受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