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古代女子教育在当代女子教育中的价值与启示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28期
关键词:家庭生活教育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前言

自古以来我国对女子教育就十分重视,只是目的不在于让她们学习知识,开发智力,而是要让女子遵守“三从四德”,成为最符合男权社会要求的淑女贞妇。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宗法制封建时代,古代女子教育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只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武器进行探寻剖析,就一定可以挖掘出对当代女子教育具有借鉴性意义的价值。

一、我国古代女子教育发展简述

我国女子教育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最早对女子教育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生”、“养”等自然朴素的方面,也没有专门的女教书籍,一些低级简单的教育是男女共享的。到春秋战国时期,为了结束诸侯争霸,礼乐崩坏的局面,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他修订和整理的六经出现了妇礼、妇道、妇德、母道等女子专有的规范概念[1],构建了传统女德的基本框架。秦汉以来,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提出“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男女有别的儒家纲常伦理思想[2]逐步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家国同构的儒家伦理结构使男女性别角色自然演变为“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男女教育分向“双轨制”,其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截然不同。在儒家教育理念中,男子应读书明理,修身养性,寻求出仕;而女子则要知晓女德,成为所谓的“贤妻良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频,民众朝不保夕,女子地位却有明显提升。家庭条件较好的女性能接受文化知识方面的良好教育,并设帐收徒。这一时期也涌现了很多才女,比如卫铄、谢道韫等。唐宋时期,女子地位由盛到衰,女子教育内容逐渐走向片面苛细,尤重贞洁、忠孝。特别是南宋以后,理学大兴,日益推崇“三从四德”,对女子的“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理学创建人之一程颐更是提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将女人的贞洁提到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位置。元明清时期,封建王朝大力倡导节烈思想[3],企图将其化民为俗。节烈思想成为各阶层女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这一时期,女教教材也是层出不穷,数量远超前代,对女子的仪表仪态、为人处世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总体上看,我国古代女子教育主要以家庭教育为主,内容多为女德方面,教材表现形式趋于通俗化,对女子思想行为的束缚日益严苛。

二、我国古代女子教育在当代女子教育中的价值

(一)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价值

纵观古代女子教育文献,其主要目的就是将女子培养成符合封建男权社会要求的淑女贞妇,这有利于维护当时代小家庭的和睦安定,进而实现宗法等级社会的稳固。因此,教导如何处理好家庭伦理关系是任何朝代女子教育的必备内容,其中有“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的家庭美德,也有以夫为天、任公婆难为等消极落后的道德要求。

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一些优秀的家庭美德进行继承发扬:一是夫妻相敬如宾,同甘共苦。丈夫贫穷时,“莫嗔声”;丈夫富贵时,“莫娇矜”;丈夫出仕时,“劝清政”。[4]二是孝敬父母。父母担忧时,“细问无妨”;父母生病时,“身莫离休,衣不解带,汤药亲尝”;父母离世时,“衣裳装殓,持服居丧”。[5]三是宽待亲戚邻里,和睦相处。“姑儿小,莫见尽。叔儿幼,莫理论”[6],“邻里亲戚,都要和气,性情温热,财物周济”[7]。四是善教子女,严慈相济。“看养婴儿,切戒饱暖,些须过失,就要束管。水火剪刀,高下跌磕,生冷果肉,小儿毒药。” “为人父母者其慈乎,然有姑息,以为慈溺爱以为德,是自蔽其下也。故慈者,非违理之谓也,必也尽教训之道乎”。[8]弘扬这些家庭美德,对于家庭成员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建设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形成良好的邻里互助关系,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极具现实意义。

(二)关于言行举止方面的价值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教养。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极为重视礼仪方面的培养。对女子教育来说,这主要包括“女容”、“女言”等方面。结合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女儿经》要求女子要做到:“勤梳洗,爱干净”。《女小儿语》认为:“偷眼瞧人,偷声低唱,又惹是非,又不贵相。衣服整齐,茶饭洁净,污浊邋遢,猪狗之性。”古人常云“相由心生”,干净整洁的外表是体现女人心灵美的重要标识。二是谨言慎行。女子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应做到“休要搬舌,休要翻嘴,招对出来,又羞又悔。只夸人长,休说人短,人向你说,只听休管。”莫要言语遭祸,危及家庭。三是勤俭持家。《女论语》认为理家应该 “随家丰俭”,“丰则丰盈,俭则俭剩”,不可与他人盲目攀比。“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也是儒家所推崇的优良传统,反映了中华人民勤俭朴实、不慕虚荣的道德品质。

三、我国古代女子教育对当代女子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母亲教育

在古代农耕经济条件下,由于女性的体能明显不如男性,因而相夫教子的女子教育思想是社会分工导致的必然产物。《东游从录》认为:“欲获人才,须造良家庭,须早贤母,养成之道,在教育女子而已”。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女性作为家庭中母亲的角色在教育子女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母亲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品格。不管是她的优秀德行还是不当行为都影响着自己子女的言行。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母亲教育,从我国古代女子教育的巨大知识宝库中挖掘精华,让现代女性学习并掌握一定的子女教育方法和技巧,同时培养她们诚实、勤俭、宽容、礼让等方面的美德,为子女树立光辉的榜样。这不仅能提升子女的人格和品德,也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生活教育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观点。这些理论都说明生活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重视生活教育既是要学会生活技能和处事方式,更是要践行道德实践。如今,男女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多在学校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而忽视生活教育的重要性。这导致一些教育出来的学生不仅德行有亏,还不会生活。因此,在现代女子教育方面,我们要提倡回归生活世界,寓教于生活,将道德教育内容日常化、常态化。从衣着、礼仪等方面着手,我们要培养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塑造道德主体人格。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女子教育是紧随社会、时代发展的一种终身式教育,主要是为男权社会的稳定服务。新时代女子教育旨在实现女性解放和发展,引导她们形成爱小家,也爱大家的家国情怀,发挥女性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我们可以借鉴古代女子教育中关于家庭伦理和行为举止方面的有益成分,重视母亲教育和生活教育,培养她们诚实守信、孝亲敬长、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美满家庭的构建,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猜你喜欢

家庭生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家庭“煮”夫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恋练有词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