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西南少数民族题材在中国近现代民族题材绘画中的发展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28期
关键词:西南题材少数民族

(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六盘水 553000)

一、西南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的文化特殊性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呈现着小聚居和大杂居,以及分布范围广的特点。西南少数民族恰恰也体现了这一特征。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几次民族大融合,推进了现代中国民族的多样性。同时各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相互交织、碰撞,又形成了有别于传统文化系统的特殊面貌。

少数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他异性,使得二者之间在文化体系上呈现出不同的精彩面貌。进而在题材上显现出各自的风华。少数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在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华夏文明体系之中的,而少数民族文化则是独立于华夏文明之外的“蛮族”文化。4000aB.P.前后的降温变化导致中原周围地区五大新石器文化迅速衰落,同时也促使以夏朝建立为标志的中华文明诞生。而西南少数民族族别众多,其中仅苗族就经历了五次大迁徙,每一次迁徙都是一次苗族文化在地图上的线移。同时各少数民族之间的信仰又各有差异,故每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都有不同的特点与文化表现。

二、西南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的意义

西南少数民族题材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艺术家所关注以及乐于表现的内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特别是中国近代民族美术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这类题材直观并且生动地呈现了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也折射了中国美术在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的视向转换与观念转化。这种转换与转化使得民族美术区别于传统中国画与西方现代美术,独成一隅。同时将中国近现代美术的时代特质与精神内涵糅杂其中,赋予中国近现代民族美术建构新生的意义。

三、西南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南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在近现代民族美术中的发展轨迹即曲折又充满了无限可能。20 世纪40-50 年代相继解放的西南少数民族便自然而然的成为展现多民族统一国家新气象的正面题材。60-70 年代,中国美术经历“伤痕”,在迷茫与反思中过渡。随后的70 年代末至80 年代,改革开放的步伐接踵而至,艺术家们将过去的“他乡”之愁与心中的寄托投射到画面之中。到了90 年代,人们开始探索当代绘画语境下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的延续性与文化内质。21 世纪,西南少数民族题材的创新性与延续性被不断挖掘。逐渐在新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收获民族美术在现当代语境中更多新的可能性。少数民族题材美术自身所带有的“边缘性”与“地方性”,使得这类题材分别展现着不同的文化魅力,这也是西南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的独到之处。

新中国建国至今,民族美术从总体上历经变化与创新。民族美术题材作品在表现中逐渐向外界展现着个人意识与民族文化内涵的风貌。早期的中国民族美术题材还处在摸索阶段,艺术家们对题材的选择以及表现也相对谨慎与保守。随着改革开放,艺术家们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具有“他乡”意味,远离城市喧嚣的民族地区作为题材资源库。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题材的绘画作品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逐渐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中国民族美术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摸索、选择、拓展着具体的方向与内容,同时也从早期对民族风情的单纯表现转换为精神家园的自我审视与观照。

回溯20 世纪50-60 年代的中国美术创作,我们不难发现政治抒情化的表现方式。70 年代末,中国美术在接受西方美术的同时也开始逐渐构建不同于西方现代美术价值取向的自我艺术体系,少数民族题材绘画也在这时开始发生转折和变化。自20 世纪以来,此类题材也在中国美术发展的总历程中持续成为美术创作中的重要素材和内容,同时开辟了新的创作选择及空间。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多元化,同时与也折射出了民族美术的延伸拓展,以及传统艺术价值体系上的反思与转折。

四、结论

总而言之,西南少数民族题材进入美术创作领域形成了现在这一独特的艺术风貌。无论是“油画民族化”,还是其他画种中少数民族题材的涌现,中国民族美术的发展趋势总体上为民风民俗的表现——政治抒情化——民族精神的探索与内省——少数民族题材的延伸与创新这几个阶段。而西南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也在发展规律下不断地通过实践寻找到新的艺术窗口,最终形成独特的艺术品格。

猜你喜欢

西南题材少数民族
古城西南两座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潮”就这么说
传承千年文脉,匠筑美好西南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Country Driving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