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抵抗与狂欢:《后浪》恶搞潮背后的亚文化探析

2020-12-08张雯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后浪亚文化解码

◎张雯

在我国用户较多的问答APP知乎上以“后浪”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排在相关热门话题第一名的是“如何评价B站2020年五四青年节宣传短片《后浪》”,点开该话题点赞数排在前十的回答皆为对原视频内容的不认同、不完全认同或是戏仿恶搞。结合其他社交网站上数量众多的恶搞版本《后浪》可以看出,该演讲主导者所想要传达的观点即编码内容并未按照其本意在被受众所接受和理解,即解码并未完全遵循编码者的初衷进行解读,而分析其原由既有编码环节的问题也有能动受众和狂欢化网络环境的影响。

一、《后浪》恶搞潮的亚文化形式

(一)拼贴式的视频二次创作

对于《后浪》视频的恶搞形式较为普遍的是在原视频基础上不改变讲演腔调和节奏的情况下对视频中出现的诸多场景和原文案进行改编,形成一种画面与视频文案以及视频文案和讲演氛围之间的强烈反差,从而带有讽刺和娱乐意味,表达的是对社会现实的夸张与讽刺并自嘲娱乐。这种方式的恶搞传播量较大的是《前浪》和《非浪》这两个视频作品,这两个视频的文案和一帧帧画面都具有较强的氛围上的相似性,如视频博主朱一旦先生的作品《非浪》中的文案具有较强的反差和讽刺,再辅以其视频画面中的辛苦搬砖、苦难非洲儿童的画面,反讽意味浓烈。

“那些口口声声,钱越来越难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我朱一旦,积累了几十年的资源,所有的人脉、渠道、资金和经验,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底薪优厚,提成给力,包吃包住。”“和1.3万非洲一旦人一起,挣到手软,盆满钵满!”

(二)文案的搬运与扭曲改编

对于《后浪》的恶搞除了对原视频进行二次创作,也有许多博主和网友们直接以文案的形式对《后浪》视频中的脚本文案进行改编,有的还会结合热点进行改写后在网络上发布,或表达自己的抵抗和讽刺或娱乐大众、博得关注。比如,在国家刚出台地摊经济的政策时——放开地摊经济的限制,鼓励开展低碳经济,此政策一出就有许多公众号推出——“摆摊吧,前浪们”这样标题的文章。也有许多网络博主对文案的改编并不是遵循惯常的讽刺风格,而是依照《前浪》文案的格式,以积极朴实接地气的文风来进行表达,以更能让真正的“后浪”们所接受和共鸣的表达来弘扬正能量给“后浪”们打气。

(三)“后浪”词汇含义的反讽运用

《后浪》视频在开头就表明“这是新一代的演讲”,且这个词会让人很容易联想起“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句谚语,故原“后浪”的含义不言而明,是指一代青年人或行业里的新兴力量,而青年人的姿态万千,且在当前大众阶层,大部分青年都并非视频中所展现的那样享有充分的自由和选择权,并非带着“精英”色彩的在生活。相反,在当下商品欲化市场下,年轻的一代是资本主义商家的主要瞄准对象。现实与视频内容呈现高度的反差,故在《后浪》视频推出后,网络上出现了一些戏讽“后浪”词汇的图片和段子,比如将韭菜称为“后浪”,在摊贩的韭菜前立上广告牌,写到“新鲜后浪”。韭菜作为网络用语时具有容易被“宰割”和容易被“剥削”的含义,而这里将韭菜比作“后浪”也是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二、《后浪》恶搞潮的现象成因分析

《后浪》毁誉参半,分析其缘由,主要在于言不尽意,视频中的被认可和被期许是“后浪”脱离现实生活的“一碗鸡汤”,对“后浪”的理解只限于“知鱼之乐”,把世俗上在资本的裹挟下无可奈何的年轻人的状态演绎得淋漓尽致,却并未反映出普罗“后浪”们的真实状态,以至于许多“后浪”在看完献给“后浪”们的视频后,表示“这说的不是我”“难道我不是‘后浪’吗?”赞许年轻人本是一件积极正面的事情,但过誉和过度浮华之后,反而激起了“后浪”们的抵抗和嘲弄。

(一)受众能动的抵抗性表达

受众在观看《后浪》演讲后,有的会被激昂的语调和华丽的文案和画面煽动得热情澎湃,但也有大量受众会对其内容进行有选择的阅读和理解,在进行自我或被动自我“辨识”之后,对自己所不认同的观念传达进行仪式抵抗。这些不认同原文本传达内容的“后浪”们则对原内容进行解构和拼接,用这种戏谑和荒诞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占据公众话语权的资本主义精英话语进行凌乱的、仪式化的抵抗。

(二)泛娱乐化趋势下的亚文化集体狂欢

亚文化是从主流文化中脱离而出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与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相对、包含于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之中并试图与之相区别、由某一群体所共享的价值和行为方式。《后浪》恶搞潮就是一种青年亚文化,其主要参与群体为青年人,他们并不跟随倡引高歌的主旋律,而是在群体里“圈地自娱和解构”。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人们现实生活的压抑很多时候会选择在互联网上进行释放,他们颠覆权利,跟随流行、释放欲望,从而形成一种“群体狂欢”。而《后浪》的恶搞潮中有着较大比重的参与者,他们其实并非出于自我内心的抵抗和自我解读后的不认同,他们许多是将解构和二次创作《后浪》作为一种娱乐潮流,从而参与其中,集体狂欢。

(三)精英式的编码与平民受众的割裂

任何一个文本都是编码者将原始素材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整理和编排,将原始素材符号化成具有一定指向性的意义,信息里植入了编码者的意识形态。但文本的意义要进行有效地传达就需要解码者即受众能够遵循编码者的初衷进行解读,但现实中的受众进行解码时并非都会如此,有时也会出现抵抗式解读和部分保留原义的解读。而《后浪》恶搞潮的原因之一则是出现了大量的抵抗式解读,而这与编码环节的符号编排有着较强的因果联系,《后浪》中展示的大多是旅行、跳伞、玩音乐、电竞等,这些都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的,这就使得在这则视频在制作时就已经根据其定位,将“有钱有闲”的青年和普通青年、底层青年对立了起来,只展示这一群体的美好一面,这是《后浪》广为诟病及被恶搞的重要原因。

文本在编码时就使其意义和表达符号与其最广大的受众之间割裂了起来,文本在传播后的解读效果就容易让受众根据自己的方式和意愿解读,产生抵抗式解码。而这种割裂和对立则会触发受众的欲望表达和意识抵抗。

三、结语

《后浪》作为一部出圈之作,其虽被广为诟病,引起了一阵互联网恶搞潮,但作为一则商业宣传片,其无疑已经取得了成功。就其被诟病和诸多恶搞的层面进行分析,可以从受众和编者的角度来剖析影响文本传播效果的因素,从而对今后的公众话语表达和宏大叙事作品有一定借鉴,使得作品更贴近其受众,受众的解读更遵循编者的意识形态,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后浪亚文化解码
中国“后浪”
网络亚文化群体间关系及影响因素探析
后浪与前浪
MQ-25:我就是后浪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后浪一浪浪大了
文化解码
解码eUCP2.0
文化 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