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28期
关键词:笔者信息技术数学

(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舜峰镇双溪中心小学,湖南 郴州 424300)

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不仅能够丰富教学手段、保证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扩大课堂信息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笔者将针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小学数学教学需求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而传统的板书+口语讲解的教学模式下,小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少、形式单一,学生主体性得不到体现,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被消磨,提不起学习兴趣,自然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亟待创新教学模式、教学形式、教学理念,以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数学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提供了新渠道。为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形式、完善教学模式,使小学数学课堂面向全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应用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视频,提高课前预习效果

课前预习是学生课堂有效学习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提高学生预习效果,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目标、内容及学生学情、兴趣爱好等,利用信息技术把课堂要讲解的知识点制作成教学视频,作为学生的预习任务。学生通过计算机、智能手机等下载观看教学视频,利用教学视频自主学习,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自主预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疑问时可以通过QQ、微信等平台请教教师,或者与其他学生交流探讨。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自主预习情况,并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为学生答疑解惑。如讲“倍的认识”一课时,笔者把倍的概念、含义等内容制作成教学视频,并在视频结束部分设置问题:“小白兔有2 根胡萝卜,小灰兔有6 根胡萝卜,请问小灰兔的胡萝卜是小白兔的几倍?”通过课前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倍这一数学概念有了初步认识,也能养成其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二)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成功完成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否能够成功完成课堂导入,直接决定着后续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展开,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基于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把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现象融入课件,借助生活现象表现数学知识,以创设符合课程内容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学生看到生动有趣的课件内容,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有了学生的参与配合,教师顺利展开教学活动,完成课堂导入。如讲“观察物体(三)”一课时,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以视频方式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图形物体。让学生观看视频、观察物体,待学生观察后笔者顺势抛出问题:“视频中有哪些物体是长方形?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形?”借此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配合教师实施教学活动。

(三)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师教学,提高课中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课中教学任务重、难度大,为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基于信息技术创新知识讲解方式、促进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等,辅助自身有效开展课堂教学,以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第一,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知识讲解方式。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对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理解能力较差。而板书+口语的讲解方式只能提供给学生简单的口头描述,不能提供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对此,笔者利用信息技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视频,以图文结合的视频方式呈现数学知识,以适应学生的形象思维认知方式。如讲“平均数”内容时,为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笔者利用信息技术以三维动画方式呈现平均数这一数学概念,把书本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视频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形象思维更好地理解平均数概念内容。三维动画内容为一个长方体的玻璃箱,用隔板均分成两部分,左边的水高20cm,右边的水高10cm。向上提起隔板,左边的水逐渐流入右边,两边水的高度一致后放下隔板。笔者借助“水往低处流”这一生活现象展示数学领域中的“移多补少”,使学生直接看到“移多补少”后,左右两边水的高度是一致的,进而理解平均数概念。

第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课堂上,为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合作探究平台,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可在微机室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搜索需要的学习资料,在机上与其他学生小组交流讨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共同探讨问题,找到问题答案。

(四)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巩固,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课后巩固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通过课后巩固,学生可以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拓展数学知识应用,形成良好的知识基础和解题能力。在课后巩固环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学生不易掌握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制作成微课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观看,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巩固课上所学。如讲“条形统计图”时,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完全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对此,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了一段5 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以图文+案例方式专门讲解了条形统计图绘制方法,供学生课后巩固复习之用。

结语

教师将信息技术引入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前预习、课堂导入、课中教学、课后巩固等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全面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可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顺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笔者信息技术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