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探析

2020-12-07高秉武

学周刊 2020年34期
关键词:探索作文教学个性化

高秉武

摘 要:初中语文作文一直是很多学生学习语文的拦路虎,很多学生七八百字数的作文需要花费一个小时甚至更久才能写出来,作文大多呈现一种“模式化”现象,各种素材案例过于老套,与生活脱节。针对这些初中生语文作文学习现状,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部分建议,期望对初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有所助益,也期望能帮助更多的初中生写出优秀的作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4-01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4.059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写作其实就是一种对生活的体会,对情感的描述和对自己阅读积累的应用。学生的作文要想与众不同必须经过教师精心的指导和自己不断的练习,只有“方法+实践”充足之后,初中学生语文作文的个性化才能体现出来,学生才能轻松地应对作文。

一、语文作文教学及问题概述

(一)一味地教学生凑字数导致立题不清

在初中语文作文考核中经常会有八百字的字数要求,而一些学生没有足够的语言组织能力凑满八百字,教师也要求他们写流水账写到八百字。其实,教师应该让学生尝试着从少到多,慢慢练习才能达到字数的要求。如果在写的时候一味地凑字数,很容易导致学生为了达到字数要求而盲目拼凑,偏离题目。很多教师在阅卷的时候也遇到过,学生前面的内容还可以,但是后面的内容都是自己背诵的一些字词,甚至一些学生将阅读理解的内容抄袭上去,可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二)只理解表层含义,造成审题不明

要想写好中学语文作文,必须要审核阅读材料或者是深入分析作文题目,尤其是一些立意较为抽象的题目,学生更需要仔细地研究。现在一些学生在审题时不注重思考,没有形成完整的思维构架,一拿到笔就急于开始写作,然而写到后面就会发现自己写的内容与主题存在着偏差,但此时也没有办法进行修改了。

另外,中学作文对学生作文的整体性、思维性以及深度表达能力都有着一定要求,如若只是针对作文题目进行简单的描写和拓展,那是毫无意义的。尤其是一些学生喜欢将材料进行直白化描述,没有将自己的直观感受写上去,一味的“套路分析”显得言之无物。在某些半命题作文中,学生还喜欢将自己以前写的作文原封不动地套用起来,只要主题是一致的他们就会使用,这不仅导致学生无法进行深入思考,还使学生走入了一个误区。很多学生会觉得这种办法高效、快速,自己不用怎么审题就能够将整篇文章写完。这就是在审题不明,只了解了浅层含义的情况下给思维套上了紧箍咒,也把整篇作文的写作变得机械化,没有真情实感,自然也无法打动读者。

二、初中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建议

(一)阅读积累是个性化写作的前提

阅读积累是个性化写作的前提,也是学生学习写作的重要依据。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初中生作文写作也是如此,看得多了,读得多了,即使写不出来个性化的作品,也能写出让教师满意的作文来。但是阅读积累并非让学生随便阅读、随便选择的,而是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阅读。

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阅读的书籍进行审核,现在很多学生都喜欢看中学生作文范文类的书籍,这些书籍不是对学生的写作没有帮助,但是学生很容易受到这些公式化概念的影响,刻意地让自己的作文风格与这些作文相贴近,最后学生很可能无法创作出个性的作品出来[1]。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阅读基础和写作基础推荐一些对学生写作提升有帮助的书籍,如某同学写作过于公式化,很多开头和结尾不是排比句就是比喻句,过于老套,那么教师可以推荐“新概念作文”给他参考和阅读,这里面的很多作文都是当年有争议的高分作文,很多学生不受格局的约束,简单并且丰富地描写了特定的事件或者情境,选择素材也都十分新颖,十分值得阅读。那么对于积累相对较少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看一看“满分作文”,但是不能死记硬背,也不要去看别的教师的点评,自己思考作者的文章结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将这些东西吃透了才能灵活应用。

其次,阅读之后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作文练习是由简入繁再入简的过程。初一阶段,学生处于高速积累阶段,这个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积累一下写作的手法和特色,从小的布局入手。如一开始就开头进行培训,一个好的作文开头也是会让读者一见钟情的。在写开头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注意语言簡洁明了,开门见山。很多初中生都认为越复杂的开头越好,应用修饰手法越多的就越好。但是其实一个简单的开头会让读者更加容易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一些简单的修饰可以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但是过于冗长的开头会削弱读者的阅读兴趣。

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个命题的作文,然后让学生进行阅读资料的比较。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社会性的命题。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文主要反映各种社会实践和充满社会性的课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写一些具备个性特征的文案,让学生思考以什么结构描写。注意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社会生活中,感受时代的变化。

(二)主题定义必须准确

现在很多教师都喜欢出自主命题作文,这需要学生正确理解作文主题内容,否则很容易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还有就是学生的写作必须具备个性,虽然大家理解的主题很可能相似,但是如果能将这些主题进行拓展则会让阅卷教师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教师的主题作文定义还需要具备特色,最好可以具备很强的社会性,调动起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特征的积极性[2]。教师在命题的时候也要使学生将注意力投向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最好是将富有真实情感的好文章让学生借鉴一下。另外,命题还需要具备包容性,好的作文命题应当是包罗万象的,让学生可以广泛地选择素材,只有素材选择广泛了,学生的个性才能有展示的舞台。

猜你喜欢

探索作文教学个性化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