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能物联的影视受众心理与场景应用问题初探

2020-12-07毛琦

传媒 2020年9期

毛琦

摘要:网络智能技术的发展,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传播生态的同时,也让以信息科学为基础的交叉学科研究,成为新的探索方向。近年来,人们开始将认识神经科学研究工具引入藝术学、传播学等领域,具体体现为以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为切入端进行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尝试在艺术创作、审美教育和心理健康等场景中,发挥更多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影视传播 认知神经科学 智能评测技术

在众多文化传播形式中,影视剧以富于传奇的叙事内容、真切的日常经验书写和细腻的普世情感表达,如同包罗万象的多棱镜,在折射出各种历史景观与族群记忆的同时,也充满戏剧性地呈现了人们对他者、对自我的认识和心理感知。

感知,是意识对内外界的觉察、感觉、注意、知觉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感受”与“认知”两个部分;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影视艺术发展百余年,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影像素材,成为忠实记录人类情感和文化的重要宝库。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这些影像资料的内在作用是否能在科技的助力下被挖掘出更多潜在价值、在更多领域发挥其积极作用,成为我们从交叉学科视角深入拓展影视传播研究领域的基本出发点。

一、认知神经科学介入媒介传播效果研究的观点、路径与方法

在视听传播领域,从认知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的核心科学)和物联信息技术切入,进行受众视听反馈的监测、搜集、处理、发布和效果研究,正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在过去的数年当中,有些学者很早就前瞻性地肯定了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工具对传播学研究的未来作用,提出应当以“瞬间效果/中期效果/长期效果”的逻辑框架对传播效果进行多层面的统合分析,并认为可以主要通过两个层级来搭建神经科学与传播学研究之间的内在关系,一是“使用神经科学方法直接研究传播的微观过程”,这是基于神经科学在人脑信息加工研究方面有着其他工具不可比拟的优势,通过让研究者接触不同的信息源并搜集相应的被试者脑电特征,可以推论出不同内容和特征的信息可能引发哪些不一样的反馈效果;二是“神经学通过影响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间接带动传播学研究的深化”,如神经心理学在研究传播受众的信息选择和内容依赖时,就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性作用。

浙江大学有学者具体介绍了脑成像技术在影视剧创作方面的价值,认为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作为客观地测量主观情感态度的方法,对科学测评影视剧市场反应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该校数字娱乐产业研究中心还曾经运用眼动追踪技术,对电视剧收视情况进行预测研究。

与国内普遍还停留在理论阐述或实验的初步阶段相比,国外已经开始利用相关技术开展影视剧评估实践。比如,美国节目制作公司采用的概念测试(Concept Testing)、样片测试(Pilot Testing)和情节测试(Episode Testing)等方法,或通过测量呼吸和汗腺分泌的电镀皮肤反应测量仪来评估观众的情绪态度;美国TiVo、尼尔森媒体调查公司以及ASI娱乐公司在2000年联合创立全国室内电视实验室(National In-Home TV Lab)进行受众监测。美国“头脑符号”神经营销公司(MindSign Neuromarketing)则开始将神经科学中的核磁共振技术(fMRI)运用于好莱坞电影工业,制作出更符合观众兴趣喜好的“神经学电影”(Neurocinema)。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外学界、业界对本课题的相关研究和实践还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对影视观众感知心理机制的系统性实验,以及对这一机制在社会相关领域的行业性应用等方面,留下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空间有待开拓。

二、影视受众感知心理评测体系的具体场景应用

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为切入端,以认知神经科学为核心工具,初步建构对影视观众感知心理的评测机制,基于该评测机制所获得的影视观众感知心理数据体系,从目前的认知范围来看,可以在影视心理学本体研究的纵深化、指导影视作品创作的精准化、青少年影视艺术审美和价值观教育、特定人群心理健康疗愈等几个维度,发挥重要作用。

1.推动影视心理学理论研究的纵深化发展。作为影视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分支,影视心理学经历了以明斯特伯格、爱因汉姆和米特里为代表的经典期,及以弗洛伊德、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代表的现代期,是人类关注自我、文化自觉性逐渐提高的重要体现。但自此之后,影视心理学一直在理论和实证上没有实质性突破,依旧停留在既有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之中。

随着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高科技电脑特效在影像创造层面的深刻变革,传统的心理学理论已经无法完全解释创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受众的情绪变化轨迹。而以交叉学科形式出现、以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为基础所展开的实验性研究,是一种从传统文本分析转换到行为数据分析的全新模式,它能够突破传统心理学从纯粹的观察或心理探寻等外在手段进行研究的窠臼,转向对受众内部心理变化轨迹的真实观照,令影视心理学研究的深度拓展和科学转化成为可能。

2.促进电影艺术本体在制作层面的精准化创新。在人类社会传播生态发生空前变革的当下,受众个体选择权成为影响视听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力量,麦克姆斯的“议程设置”与施拉姆的“使用与满足”等西方经典传播学理论,已经不能完全解释互联网时代包括影视传播在内的许多传媒现象。受众对影视剧内容的加工、丰富、批判、解构行为,得以借助各种信息化平台进行快速流动和分享,在某种意义上获得了传播舆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他们在传播过程所形成的“注意力、影响力经济”,以及对影视创作的反作用力,已经成为传媒、文化、资本等多方逐利的焦点。因此,对受众视听信息的监测、搜集、处理、发布及其效果研究,同样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在传统时代,了解受众对作品态度和感知的方式通常是为观众提供一个观影的过程,观影之前给观众一些问卷,之后给观众一些问卷,在回答问卷的过程中了解观众一些所谓的感知,其实还只是一种比较粗线条的、不确定的感受。

另一种方式是在观影过程中,用摄像头拍摄观众,用动态人脸识别技术采录视频,通过捕捉人的表情、肢体动作、面部等变化,将原来离线式的感受测评变成动态的,动态视频分析的技术和方式。但这种方式要想深入掌握受眾的真实观影感受还是有点困难,因为想要了解人的感知,其实包括两方面内容:感受和认知,即人在观影过程中的感受和人的认知,而这些瞬间性的感知很难进行在线量化测评。

还有一种最科学的方式是在人们观影的过程中了解其实时的生理参数。从生理参数中可以得到观众的心理、生理学指标,从而得到其观影感知,不止是情绪感受,还包括内心认知的数据信息、内部心理变化情况,这是目前在国际上比较新的一个方向。

认识神经科学研究指出,通过评论者意识层面的语言表达与主观认知解释后所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不可靠的——因为多达95%的思维过程都是在我们意识不到且无法表述的潜意识中发生的。传统的问卷、访谈形式所能看到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传统的影视剧的评价方法大多也都是依靠经验性的主观判断,存在个人化倾向有余而客观性不足的缺陷,并不能够真正反映出受众观影时的真实感受,也无法准确解释受众之所以受影响的内在原因。

相反,通过AIOT技术,影视创作者可以突破事物表象所设置的局限,进入观众的内心世界,根据大脑和身体被激活的区域进行精确的跟踪记录。其独特之处在于,不管被试者本身有无察觉,传感器都会诚实地、即时地捕捉到他的特殊情绪和反应。通过这些真实体现受众观影感受的数据信息,创作者就能对影视作品进行编辑、优化或替换掉那些效果不佳的场景,从而使作品达到理想的影音体验和情感纾解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影视观众感知心理评测机制为实现影视艺术本体创作的精准化目标,创造了一种新方法、新手段。

3.保障青少年影视艺术审美和价值观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与此同时,影视观众感知心理评测机制在青少年影视艺术审美和价值观培养方面,将具有一定程度的弥合代际鸿沟、增强教育效能的潜在功用。

2018年12月,教育部和中宣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通过影视启蒙教育,正确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此,各高校影视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们正在积极组织师资力量,编写教材、建设面向青少年的影视课程体系。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亟须解决的师资匮乏、制度和教材建设滞后等问题外,最大的困难还在于如何让成人指定的影视作品能跨越代际隔阂和思想鸿沟,得到青少年的接纳。

从目前情况看,很有可能会出现成人教育者所选编的影视内容,未必是青少年喜欢并愿意接受的,组织者主观化并带有一定教化色彩的选择,有时候反而容易引起接受者的反感甚至抵触。因此,对于建立一个怎样的系统性的影像辅导体系,包括师资力量的培养和课程设计,都是需要我们去慎重考虑的。在这方面,美国已经发展到另一个维度,就是更倾向于用数据来说话,对影视的各个部分要素和观众的感知要素都进行细分和拆解,基于文科的思维方式,再用跨学科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改革。如果在这部分教育过程中引入基于AIOT技术进行的数据测试,通过对学生受众反馈效果的科学判断,找出一些真正能触动孩子内心、激发孩子美好情感共鸣、辅助建立正向价值观的影视作品,就能在避免让影视教育过程变成主流意识形态单向度、低效能行为的同时,真正发挥出影像艺术对加强青少年文化素养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作用。

4.建构影视分类数据库、实现特定人群心理健康疗愈。影视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样式,兼具商业、文化和意识形态工具等多重属性,也是凝聚人类精神和情感的宝库,但人们目前对影像的使用还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即看完之后开心放松、做出主观评价,还未将其潜在的功能发挥出来,包括在心理健康教育、疗愈和青少年价值观塑造等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很科学、很系统的发掘,对于观众的反馈也未能有科学精确的数据演算,来帮助创作者拍摄出更好的作品。

国外包括耶鲁大学在内的一些研究机构已经开始细分,不同的视频到底能激发人怎样的情绪、感受,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把对应关系、要素找出来,再把这些作为研究的第一个点来开启更多的应用研究。当这些问题的研究有了结论之后,就会发现,在影像可能给观众带来的所有感受当中,放松只是很表面、很小的一个环节,同时也会帮助研究者进一步探寻,影像最终要给人带来什么样的东西,电影里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要素,才是更有挖掘潜力的文本。

大量科学实验表明,对影视作品视听元素的数据分类与合理使用,可以有效完成对压力知觉、睡眠问题、焦虑/抑郁、注意/记忆等心理健康问题的辅助性疗愈,这也是基于AIOT技术对影视作品潜在价值和作用的最大化,是实现影视艺术在交叉学科领域新功能的重要尝试。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如果对现有的、已经获取版权的影视内容做一个数据库,以题材和类型为基准,分列出哪些是可以帮助做心理治疗的,哪些是可以帮助做青少年影视教育的,同时启动影视观众感知心理评测机制,就能有针对性地为特定人群心理健康问题提供辅助性治疗。

三、建构多重维度相结合的心理感知测评模式

虽然AIOT实验模式有着前所未有的、特殊的心理感测功能,但这一功能也不能被无限制夸大。事实上,在对受众进行综合评测的过程中,往往是将三个处于不同维度的研究方法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其中,观影前后的调查问卷与深度访谈等传统手段是第一个维度,这部分采访者对被试对象的实时观察和记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视频捕捉被试对象的动作、面部表情进行的动态视频分析模式是第二个维度,包括采用传统测评心理学里面的眼动测评、脑电波测评(EEG)来分析被试的注意参数、注意力放松度、心率测评(HR)和心率变异性(HRV),受众的面部表情、视频输入、表情输出是实时对应的;第三个维度是AIOT实验模式:通过让被试佩戴可穿戴设备、传感器设备,获取他实时反应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参数,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这些认知数据信息进行分析。

最终完善的数据,将是来自于根据上述三种研究模式展开的被试实验而得到的,即秉承影视学和心理学研究原则,完成一定量准确可靠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动态数据捕捉和AIOT实验之后,初步建构起对影视观众感知心理的评测机制,并对它在相关行业的应用价值做出评估。

四、结语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技术,最终都是为人的存在、人获得更好的生存体验服务的,技术的进化,正是在与人的精神、人的情感相结合之后,才会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伴随着科学与艺术之间更广阔、更深远的相互渗透,影像本身所蕴含的力量和潜能,也必将在更多的场景应用当中得到有效的释放。

作者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2016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重点课题“新媒体语境下北京影视文化产业的创新力与传播力研究”(项目编号:15ZHB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喻国明,欧亚,李彪.瞬间效果:传播效果研究的新课题——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范式创新[J].现代传播,2011(03).

[2]诸葛达维,郑宇.影视剧科学评价新路径:认知神经科学方法[J].传媒评论,2015(05).

[3]苏珊·泰勒·伊斯特曼.电子媒介节目设计与运营:战略与实践(第六版)[M].谢新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