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12-07刘宏晨

魅力中国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双师双师型轨道交通

刘宏晨

(济南技师学院轨道交通分院,山东 济南 250031)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对高职教育的重要性

(一)职业院校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有效途径

职业院校教师多数负责理论教学,实践能力不足,无法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有效指导。轨道交通企业可以为教师提供较好的学习场所,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学习操作技能,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理论在生产活动中实现学以致用,切实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有效提高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二)职业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方式

当前,职业院校轨道交通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明显低于本科院校学生。在产业结构转型背景下,社会对高素质、具有创新意识的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而多数职业院校轨道交通专业毕业生往往创新能力较差。同时,部分职业院校毕业生难以适应轨道交通产业结构调整对岗位技能的新要求,出现结构性失业问题。教师是学生能力培养的主导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了解企业、行业的用人需求。职业院校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二、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师资结构有待调整

由于职业院校人事制度等多方面原因,多数技能型人才因学历不高而不能进入高校,只能以兼职教师的身份进入职业院校任教,而招聘的教师多数为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同时,职业院校轨道交通专业重技能轻素质的现象依然存在。职业院校既具有双师资格又掌握行业技能的教师人员匮乏,教学效果欠佳。因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严峻挑战,教师教学能力亟待提高。

(二)骨干教师缺乏,人才流失严重

骨干教师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揠苗助长。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都是各个职业院校新开专业,虽有一部分老教师从其他系部转岗加入,青年教师占大多数,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非常缺乏。同时刚进校的新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有比较大的工作压力,也不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因此,引导青年教师成长,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和青年学科带头人成为各院校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由于全国各地城轨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无法吸引高学历、高技能的城轨专业人才。另外,在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起核心作用的骨干教师,会出现跳槽到轨道交通公司等企业去的现象,造成了人才流失,不利于现有师资队伍的稳定。

(三)“双师型”教师的考评、激励制度有待改进

目前,职业院校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考核评价,大多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传统评价模式。传统考核评价体系指标设置偏重教学、科研,专业实践技能、顶岗实习方面的参数指标欠缺,无法真正的引领高职院校的教师向“双师型”教师队伍标准靠拢,不能有效地激发一线教师的教学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多数职业院校并未在职称晋升和年度考核中予以政策性倾斜和激励,导致整体教师不愿利用假期时间赴轨道交通企业实践,教师的教学多与专业实践相脱离,无法实现轨道交通专业技能的有效提升。因而,对于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来讲,“双师型”教师考评体系缺乏健全的保障制度,激励机制也有待完善。

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一)加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在组建团队时,要注意如下原则:一是,选聘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产业导师,开展专业教学法、课程开发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等培训课程;二是,以实现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为始发点,提高整体能力与挖掘特长;三是,强调团队协作能力与集体主义精神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中的核心作用与动能;四是,提高轨道交通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国际化程度及掌握国际前沿一手资料的能力,如引进国外专家参与团队或进行指导。同时,建设协作共同体,进一步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等关键内容。在创新团队建设过程中,做到教师职责明确,每位教师都要深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开发与结构再造、教学流程与学习管理等过程当中,实现模块化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切实提升轨道交通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最终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平衡教师专业认知与实践教学

专业认知与实践教学是“双师型”教师的两大基本能力,对“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双师型”内涵既包括专业中的“专”,又涵盖实践中的“行”,重新审视“双师型”教师专业程度与实践要求,加大轨道交通专业教师专业化、主动性,谋划个人企业实践经历,是紧跟时代发展与服务产业需求的表现。将“双师型”教师培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相结合,构建涵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及政校行企师“五位一体”培养体系。2016年《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出台,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师质量,规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促使各职业院校加强了对企业实践的重视。为使教师专业认知与实践教学之间趋于平衡,一是,强调轨道交通企业实践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改变以往无法对接、难以落实的具体规定,深化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采用国际主流的实践做法,确保轨道交通企业实践过程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二是,形成制度化与系统性的实践体制。为确保轨道交通企业实践行之有效,需要完善一系列保障制度与实践督导考核制度,确保教师实践安全的同时又保障企业利益。三是,加强专业针对性。教师在轨道交通企业实践过程中,企业有义务针对学校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给予教师各类指导与建议,符合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确保教师教学能力与企业实践契合度不断提升,从而达到专业认知与实践教学的均衡发展。

(三)严格教师任职标准

职业院校在招聘新教师的过程中,应对学历、教育教学能力、实践工作经历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以确保新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各国对高职院校新进教师有严格的任职标准,如学历方面,德国要求博士学位,日本要求硕士学位,澳大利亚、加拿大要求学士学位;轨道交通企业实际工作经历方面,德国、加拿大、丹麦要求五年以上,澳大利亚要求三到五年,美国强调最新经验,只需一年。从我国国情出发,职业院校招聘教师时,设定五年以上轨道交通企业实际工作经历为必备条件,放宽学历要求,学士学位即可,同时考察应聘者的教育教学能力,如职业教育教学的理念,现代教育手段、方法等。

(四)强化教师在职培养

“双师型”教师培养是职业院校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举措。因此,职业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在轨道交通职教师进行培养培训,充分优化现有的教师资源。其在职培养途径主要包括:1.建立“教师工作室”甄别校内在职教师,选取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建立以其姓名命名的“教师工作室”,让其负责某个实验室或实训室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既增加了教师的责任意识,又尽可能地发挥其“传、帮、带”作用,从而实现整个教学团队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2.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双师型”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轨道交通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职业院校应积极加强校企合作,为在职教师的专业技术培训、教育教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等提供平台。

(五)优势共享,努力促进合作效益最大化

企业可以全方位地参与职业院校各个方面的建设,共同招生、共商专业规划和设置、共议课程开发和教学创新、共建专兼职师资队伍、共建实训基地、共定培养目标,形成“人才共有、过程共关、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模式,实现企业和职业院校轨道交通专业双方多赢的目标。企业可以和职业院校以开设轨道交通专业订单班、冠名班等方式扩大招生规模,根据企业岗位需求,与院校修订双师型教学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轨道交通专业学生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能力。轨道交通企业还可以通过参股、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职业院校的建设,共建职工培训基地、生产场所等,实现产教融合。企业还可以和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共同开发科研项目,共同开展技术攻关。职业院校教师还能参与企业内部培训,和轨道交通企业工程师一起协同授课,提升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

四、结语

职业院校要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成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双师双师型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无线传输应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农村小规模学校“双师教学”美术教育模式探究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