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教学工作的创新

2020-12-07聂文贵

赢未来 2020年5期
关键词:德育班级能力

聂文贵

广东省廉江市横山镇第一初级中学,广东廉江524443

传统的文化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发展所需要的创新能力。反而是在扼杀这些希望的种子。而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可塑能力最强,那么德育教育的效果就应该是最容易体现出来的。德育教育培养的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等都是现代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德育教育不仅对学生有一定思想上的要求,教师也有做好带头的责任,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1 要拥有先进的德育观念

我国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体系在快速发展。但是教育上的问题似乎久久都还没有解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任何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1]。传统的教学观念,千篇一律的方式。这是广泛的学生所不接受的,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的反抗行为是最为突出的。因其所处的特殊的年龄阶段,使得其有了较为独立的思想以及更为活跃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作为一个引路者,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是影响德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方法而没有实施者是无法改变当前德育教学的空缺的。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下,教师是严厉古板的,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虽然是遵规守纪,但是必定是缺少活跃的思维能力甚至还存在有一定的依赖性,缺少了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性。若教师想要对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那么必须先改变教学观念。例如:改变“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这一种想法,这句话放在以前无可厚非。但是在社会发达的今天显然已不再适用。但是另一句话却能够能加贴切的描述,那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个学生都是未来的黑马!

比如体育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并不算出众,但是他们可以凭借对体育的热爱,在老师的帮助下。未来依旧可以赢得自己的荣誉,甚至还可以为国争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 使用互动性的德育方法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绝不只是知识的灌输。在初中学生的眼里,老师是严厉的,有惧怕心理。这也不失为一个极好的切入点。教师不应该以统一的标准去约束不同性格的学生,从而限制了学生应该有的思维活力和创新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方法也应该随着改变。把德育过程改成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因材施教,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学生原有的思维活性。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自我规划目标,教师再加以引导和鼓励。这样,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对于老师不好的印象,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睦。

改变原有的师生上下级的关系,打破隔阂。这样的教学活动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营造一个平等、友善、相互关心的氛围。也使得教师更容易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做出表率和引导。从而使学生树立自信和对于未来美好事物的期待。

比如班主任可以组织班上学生定期到社区进行公益服务,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和敬老院献爱心,通过这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切身的体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2]。

3 培养创造性的德育能力

方法提出后,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也需要具备相应的德育能力:

活跃的思维能力:现代教师的知识教育方法,不应该与传统教学完全相似,直接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效率不高而且还不被学生所接受。所以不妨在教学中利用有趣的语言和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在语文教学之中,遇到有对话类课文,教师可以请学生来进行角色扮演,毕竟没有什么比亲身体验更能够感受体会的方式了。或者比如在数学课堂上,求容器的容积和体积的关系,教师可以给学生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不仅可以加深学习印象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作为教师,自然要负担其学生的教育。不仅是知识方面的教育,还要有其他方面的帮助。如:当学生出现负面的情绪时,教师要及时发现还要帮助解决问题。作为引导者,要顾及学生的思想方向和人际关系培养。要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让学生更加自信和坚定。

以及良好的心理沟通能力:这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相互容纳,相互理解尊重、相互信任。若是教师能够顺利架起交流的沟通桥梁,那么这就将成为解决许多事情的基本依靠。能够由此来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富有生机的班集体。

4 实行制度化的管理

当学生提高了对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实行制度式的管理。但是创建制度的时候不能直接由教师一个人直接编写,应该让全体学生一同参与进来。让学生体验到制度的创建是一群人共同商议之后的结果[3]。让学生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为他人着想的心思。并且教师也归属于制度一同管理,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教师和学生是处于相同的等级,没有上下级的等级制度。创造一个和谐的团体氛围,也塑造了一个平等、民主的教师形象。

在这样一个平等、相互尊重的氛围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十分的融洽。以至于教师所想、所做、所行之事都会得到学生不假思索的赞同和信任。也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改变对于老师学生之间这种上下级关系的想法。也能够直接的让学生接受老师,逐渐向老师袒露心事。教师即可以由此更深一步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更好地鼓励开导学生。进一步的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塑造一个更加友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5 打造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所有人都需要共同建设的地方,也是能够体现整个班的班级灵魂和凝聚力的地方。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意志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4]。班级文化的建设可以培养学生的团体荣誉感,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将社会主义精神文化贯穿于班级文化的建设之中,给学生的精神建设做出正确的引导。

初中阶段的学生是人生三观树立的重要时期,因此思想素质提升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实现德育的传递,以一种正确的方式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也要着重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树立良好的劳动意识。

6 结语

本文主要讲述了德育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切入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已经不能够局限于知识上的传授,德育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按照传统方式教出来的学生虽然能够做到获得好成绩的能力,但是思维上的创新能力是必然不够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甚至会让学生出现过于依赖教师的情况,减弱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教师不想看到的情况,也是不能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思维创新是十分重要的能力。而独立思考又是这一能力的基础,所以德育教育在现代教育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猜你喜欢

德育班级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四小怪”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不称心的新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