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创新谋发展 开创档案新局面

2020-12-07李军战

山东档案 2020年1期
关键词:荣成荣成市档案馆

文·李军战

荣成市档案馆是荣成市委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由市委办公室代管),内设办公室、接收保管科、文档信息公开服务中心、编辑研究科、信息技术科5个科室,核定事业编制23人,实有工作人员15人,2011年晋升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近年来,荣成档案馆始终站在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把“档案工作姓党”贯穿档案工作全过程,从创新档案体制机制入手,抓班子,带队伍,谋发展,开创荣成档案新局面,更好地承担起了“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荣成市档案馆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 “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先进单位” “威海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聚焦重点工作,深入开展调研,破解制约档案发展的关键问题

开展档案工作调研,是荣成市档案馆长期以来推动档案工作创新突破式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荣成档案馆结合“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通过调研及时研究档案工作改革和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档案工作机制体制,不断提升档案工作创新能力。

2017年,以档案中心建设为契机,组织开展荣成市全市档案工作调研,历时近1个月,共调研133个单位。调研工作结束后,及时将调研结果向荣成市委、市政府进行反馈,提交了《全市基层档案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和《县级档案馆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推动问题解决。围绕人员结构不合理问题,结合机构改革,抓好人员力量配备,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档案队伍,编制由17人增至23人。围绕提升档案管理智能化,结合精致城市建设,推进档案中心、数字档案馆、档案一体化平台建设,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围绕提升档案科学化管理,每年举办档案工作培训班,对规范内容和考评细则进行解读,推动档案管理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增强各级抓档案工作的积极性。2015年,荣成市公安局率先通过山东省档案工作科学化管理示范单位测评。截止目前,市公安局、市法院等6家单位达到山东省档案工作科学化管理示范级单位标准,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等13家单位达到山东省档案工作科学化管理先进级单位标准,数量居威海各区市之首。

二、聚焦群众路线,主动创新举措,提升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的能力

荣成市档案馆围绕“服务为先,突出民生,彰显特色”的档案工作新思路,从强化服务大局和民生的能力入手,积极创新服务手段,推出了一系列为民服务新举措,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创新档案前置服务新机制,建立和推行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大活动、重要民生工程档案工作提前介入机制,实现档案工作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通过加强档案资源前端控制,丰富和优化档案资源,发挥档案“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二是结合集成式改革,推出婚姻档案网上利用新模式。针对婚姻档案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18年9月建设开通了婚姻档案网络查询平台,实现婚姻档案查档、办证“一站式”服务,实现了“一次办好”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目前,已通过网络查询平台提供婚姻档案利用628件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反响。三是创新宣传机制。荣成市档案馆高度重视档案宣传工作,以“6·9国际档案日”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档案进机关、进企业、进村居、进社区、进学校、进媒体等宣传活动,引导市民了解档案,认识档案,知道如何收集利用档案,社会档案意识有了全面提升。2015年,在荣成博物馆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图片展。展览期间,吸引社会各界群众4000多人次参观展览。近年来,共在威海市级以上各类媒体发表信息100余篇,在《山东档案》等省级以上专业期刊上发表档案理论文章和史料研究文章24篇。

三、聚焦精致城市,提高规划档次,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的快速实施

2016年,山东省国家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整改落实工作暨县级档案馆建设推进会议召开后,荣成市积极落实山东省和威海市关于推进档案馆新馆建设的相关要求,积极对上沟通,将该项目列入荣成市城区文体教育重点项目。为保证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荣成市档案馆积极当好新馆建设“店小二”,建立工程建设管理台账,细化时间节点,挂图作战、推动落实,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多次组织业务骨干和技术人员赴江苏、上海、浙江、青岛等省内外档案工作先进地区观摩,借鉴档案馆建设方面的成熟经验和做法,确保建成后的档案中心布局合理,实用性强。项目于2017年9月27日正式立项,规划总建筑面积13122平方米,其中地上5层建筑面积12086平方米,地下1层建筑面积1036平方米,建筑主体高度23.65米,计划投资9945万元,2019年12月竣工。在工程建设期间,2018年7月山东省国家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整改落实推进会在荣成组织了建设现场观摩,省档案局馆领导、各市分管档案工作负责人、档案局馆长60多人参加观摩,并对荣成市档案馆新馆建设推进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四、聚焦信用荣成,建立标准规范,打造社会“信用档案”新品牌

近年来,荣成市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8年荣获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和全国守信激励创新试点市。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荣成市档案馆主动介入,协助信用管理部门建立和规范各类信用信息采集标准,规范信用档案管理,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荣成建设服好务。2017年,荣成市档案馆牵头制定档案管理人员个人信用评价标准,将档案管理人员信用评价纳入全市信用体系建设平台。目前,荣成市已建立了覆盖党政机关、社会法人、自然人、村居组织的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共收集1900多万条基础信息、200多万条守信和失信信息,信用对象覆盖全市60万本地居民、19万外来人口、3.5万个体工商户、1.6万家企业、140个部门单位、1420个村居和社会组织,使每个社会组织及其成员,都有了自己的“信用档案”和“诚信名片”。

五、聚焦全域历史,挖掘档案资源,推出富有特色的档案文化精品

荣成市档案馆本着主动开发,服务为先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主动开发馆藏档案信息资源,推出一批档案文化精品,通过这些编研成果让档案更好地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让档案编研成果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的需要。组织编写了历年《荣成市大事记》《档案利用典型实例汇编》等编研资料,完成《山东档案年鉴》《荣成年鉴》和《荣成市志》中有关荣成档案部分的编写工作。与市史志办联合对馆藏《荣成县续志》(民国志)开展抢救和挖掘,翻印出版。编写《齐鲁记忆·山东档案珍品丛书》第三辑《董樵册页》,是威海市唯一入选的重点书目。组织专门力量编印出版《朝舞春秋·荣成档案精品》一书,作为建市三十周年献礼图书,收录了馆藏精品档案43件,所涉及的档案文献资料远迄清初,近至新中国成立和荣成撤县建市,为人们了解荣成历史,寻究荣成精神提供了很好的历史佐证。2019年,编辑出版《兰台见证:砥砺奋进70年》一书,以大事叙述方式展示荣成70年来的发展成就和“自由呼吸·自在荣成”新形象。

六、聚焦美丽乡村,服务乡村振兴,持续开展乡村记忆工程见成效

为延续乡村历史文脉,不断丰富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成效,充分发挥档案部门优势,推动乡村记忆工程深入开展。2014年,山东省首个“乡村记忆馆”在荣成市斥山街道西火塘寨社区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随后,赤山民俗博物馆、东褚岛乡村记忆馆、北山杨家村乡愁记忆馆、东墩谷牧旧居、大庄许家许氏祠堂、留村程氏祠堂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记忆馆也先后建成开放。目前,荣成市已建成乡村记忆馆10处,展馆总面积3.9万平方米,各类展品6000多件。通过乡村记忆工程,记录和展示了荣成的民风乡俗,特别是为年轻一代了解荣成渔家文化和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载体,让他们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荣成荣成市档案馆
太原市档案馆牵手百年胡氏荣茶共寻文化脉络
《兰台见证:荣成70年大事记》出版发行
荣成“天鹅湖”
荣成市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及其配套技术总结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我的安全 我做主
陪伴成长,一路花开
——记荣成雪梅读书写作团队创立人杨雪梅
荣成市启动“美德少年”评选活动
荣成市海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