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开发与利用策略探究

2020-12-06黄欣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开发利用新媒体

黄欣

摘要:“十三五”规划期间,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随着我国网络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新媒体的出现,研究如何运用新媒体来开发与利用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就显得越发必要。

关键词:新媒体;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27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2-0119-02

文化是国家与民族的灵魂!国家运势和民族强盛与文化的兴盛是息息相关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与繁荣的文化生活。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十三五”期间,政府启动了推进少数民族历史档案资源库建设工程、民族语言文字古籍抢救保护工程、云南少数民族活态档案馆或博物馆建设工程、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抢救征集保护工程、民族文化生态区建设工程、民间文化档案征集工作者和人才培养工程的“金兰”工程[2]。在此背景之下,云南省政府尤为重视文化遗产和记忆遗产地保护,加强了对档案文献资料的保护与利用,对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汇总、整理与展示,为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各民族历史传统文化打好了基础。

1 研究现状

国内近十年间,众多学者对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少数民族档案的保护研究之上,例如华林、张若娴、杜昕在《基于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变迁的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政策保护研究》中指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使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发展面临困境,主张从政策的制定、法规体系的建立方面予以保护;谭文君、陈文娟、董甜甜在《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云南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抢救问题研究》中指出,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并指出口述历史档案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保护与抢救的策略与措施;陈子丹在《云南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抢救保护研究》中指出,从创建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文化品牌的方向出发,积极探索抢救云南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策略方法与建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体系的具体路径等。

对于档案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的文章较少,有李雯的《略论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活态研究》,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保存现状,提出数字化建设的保护措施,在此基础上更好的构建、保护与传承民族的社会记忆;陈子丹、谯丹、廖可佳《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中指出对于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应该予以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充分地发掘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弘扬独具特色的民族档案文化,将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打造为颇具影响力的特色品牌等。本文对新媒体运用于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开发与利用进行策略探究,以便于更好地推动云南少数民族歷史档案宣传工作。

2 保护与开发的背景

2.1 政策背景

“十三五”期间,启动了建议规划并重点建设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抢救保护的“金兰”工程。近年来,抢救和保护各民族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潮兴起,云南省委做出“重视文化遗产和记忆遗产保护,加强档案文献保护和利用,传承云南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始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指示,开展了珍稀、濒危档案文献遗产发掘利用工作。

2.2 资源背景

云南省档案馆存有众多少数民族文书,例如清代、民国时期的“云南临安府崇道、安正二里彝族普安邦、普文理争袭案卷”等众多文书。而对于云南这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则更是不胜枚举。例如迪庆州藏学研究院藏有保存完好的1400余件诏书、谕旨等;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藏有彝文古籍1200余册;楚雄州彝族文化研究院、档案馆、民族研究所、宗教部门等藏有1500余册彝文古籍档案;丽江市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古籍办等则藏有大量的东巴历史档案;云南省档案馆、西双版纳州档案馆、州图书馆、省古籍办等收藏有总多的傣族贝叶经历史档案[3]。这些丰富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为新媒体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

3 开发利用存在的不足

(1)专题档案网站质量差。在现有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专题网站中网站数据不够丰富、展现的形式单一,媒体呈现形式单一,仅仅处在“文本+图片”的初级阶段,且文字说明错漏较多、图像照片模糊不清、音频视频无法播放、内容信息量偏少等,伤害了访问者了解少数民族汉文历史档案的积极性;现有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专题网站,展示内容少、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够,对当下流行的自媒体平台的运用也不多[4]。

(2)档案编研形式单一。许多档案的编研成果仍然是以纸质印刷品作为载体的形式予以呈现,传播方式也仍然按照借阅、出版等传统方式,而对于所谓的数字化,一些档案从业人员也仅仅地将纸质文档扫描成电子文档,档案编研成果缺乏特色、影响范围小、吸引力不够。

(3)档案文化产品表现形式单一,受众面小。许多档案的开发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思路,对一些重大的民族事件、民族活动、民族关系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展示,所产生的文化产品学术性较强,没有形成人民群众所普遍认可的文化产品。至于针对用户信息推送服务的个性化、特色化、创新性更是无从体现。

4 新媒体的特点及其运用于保护、开发的策略

4.1 新媒体的特点

(1)信息储存量大、储存时间长。新媒体诸如各类论坛、网站、微博、视频网站以及QQ、微信、视频APP等,能承载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不同形式的文化产物,针对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多样性,新媒体可以用不同的储存形式进行保存并能加以传播。

(2)信息感官体验全面、传播形式多样。新媒体融合文本创作、视频拍摄制作、音频播放与实时交流为一体,可以同时进行多项功能的使用。例如抖音等视频APP,可以将历史档案迅速拍摄成视频文件,人民群众在观看时不仅能听到背景音乐,还能听到语音讲解,在视觉、听觉感官的作用下能够激发兴趣并且记忆深刻。

(3)发布与反馈即时性、进入门槛低。新媒体通过网络传播,各种信息能够最快的交互与反馈。其相对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又具有进入门槛低的特点。传统媒体一般都需要一定的制作时间,并且制作成本较高,对于专业性也有一定的要求,而新媒体之中例如微博、小视频软件、微信公众号等,人民群众可以即时的发布最新动态并且能加以评论反馈,这是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

4.2 开发与利用的具体策略

(1)创建官方微博平台,及时地与人民群众进行互动交流。针对微博平台的交互即时性,各档案馆官微可以将所在档案馆的可公开性的历史档案制作成图集并配以相关文字,在热点时期“蹭热点”的将相关信息发布,吸引人民群众关注,并且及时地与群众交流,对于各种相关通知公告也可以以微博形式及时发布,利用“及时反馈性”纠正人民群众对于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的误解,提升自信力。

(2)创建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微信公众号”是腾讯推出的基于微信的应用服务,可以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多方位沟通与互动[5]。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馆可以结合地域特色,充分利用馆藏档案中所积淀的民族历史文化,融合地域性、趣味性、独特性,打造本地区的文化“名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面对任何的受众来传播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文化,提升跨文化传播力。

(3)创建各主流视频APP的官方发布平台,发布特色视频。“抖音”等特色短视频应用,从近年来持续火热,其主要原因就是具备新媒体的即时交互性,并且還是以视频这种最能调动人民群众感官的形式。对于各民族历史档案馆可以采用短视频的方式宣传馆藏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此种方式成本低并且人民群众很容易接受,并且此种软件的用户大都以青年、中年为主,制作良好的短视频可以激发其探索兴趣,对历史档案在年轻一代影响又进一步加深,对如今青少年较少关注历史文化的现状有一定的改善。

5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开发与利用,目前虽然有良好的政策环境、丰富的资源但是却因为利用不充分、粗制滥造等因素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了解的积极性,所以研究新媒体对云南少数民族汉文历史档案的开发与利用就显得很有必要性,新媒体强大的自发性与参与性将会降低群众参与的门槛,极大地提高群众的热情,从而使保护与开发少数民族汉文历史档案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其发展,让开发与保护由政府、事业机构的被动行为变成广大人民群众自发的主动行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李雯.略论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活态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8(6):64-69.

[3]曾静平,钟琦,王艳丽.我国科技新媒体传播的发展状况与整合创新[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4(3):51-57.

[4]华林.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管理学[M].昆明:民族出版社,2001.

[5]继卫.档案微信公众号[J].档案天地,2019(8):1.

(责编:陈静姝)

猜你喜欢

开发利用新媒体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浅析农地后备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