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

2020-12-06曾呈乐

学生之友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曾呈乐

摘 要: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数字也能为学生完成繁重的学业打好基础,因为体育课不属于应试考试的范畴,很多学生对于体育课堂并不重视。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有针对性的引導学生培养体育兴趣爱好,激发出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完成体育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培养疏导;课堂教学

引言

当今的教育行业比起传统的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并且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于体育课程越来越重视,体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这个时候体育教师更应该重视体育课程,通过对体育课程的创新不断提高体育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对体育进行兴趣的培养与疏导。

一、营造出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

良好的环境对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水平很有帮助,教师应该更加重视教学氛围的营造,在课堂中增加更多师生互动,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中只是让学生进行被动学习。同时传统课程大多都是让学生做一些类似于跑步、跳绳这样机械化的单一体育活动,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厌倦这些运动,对于体育课也会觉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对于体育的学习也失去了兴趣。这就对体育课兴趣养成十分不利,教师应该对课堂进行创新,增加更多的师生互动机会,让学生掌握体育课堂的主动权。教师也可以增加更多的趣味游戏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给课堂营造出轻松活力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够更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中积极完成体育训练,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例如: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小摩擦,每个学生的体育基础以及体能都不一样,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每个学生能达到的效果也不同。如果班上有同学表现的不够好教师不要对学生进行批评而是应该鼓励学生,认为学生下一次一定可以表现的更好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对体育课程也更有好感。在进行跳远训练时,每个学生的成绩就会不同,有的学生因为平时就喜欢运动,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在进行跳远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而有的学生因为平时缺乏锻炼可能连跳远及格线都不能达到,这个时候她们的情绪可能就会崩溃开始对自我进行否定认为自己比不上别人自己很丢脸。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肯定学生的表现,同时让班上表现好的学生主动去帮助这些同学,告诉他们跳远技巧平时需要怎样去练习等等。在学生体会到班集体以及老师的友爱,给课堂营造出互帮互助,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这对于培养学生体育的兴趣很有帮助,也能够给学生的心理成长营造良好空间。

二、开展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完成一些较复杂的体育活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多举行一些体育比赛比如:拔河、篮球赛、乒乓球、羽毛球等活动,学生在竞争的环境下能更认真的进行体育活动,同时在这样的比赛中也能够激发学生出学生的胜负欲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播放一些体育比赛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更直观的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也可以向学生科普一些近几年来比较热门的运动来吸引学生的体育兴趣。很多时候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单纯的讲解,没有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到不同运动所带来的感受,学生对于很多体育活动都缺乏真实的体验,这个时候开展体育比赛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要求选择出举行比赛意愿最强的一项运动进行竞赛,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有更多主动性。

例如:教师可以和其他班级的老师进行合作开展班级友谊赛,让学生进行篮球比赛,在篮球比赛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和其他学生进行合作更能更好从学习其他学生的篮球技巧,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篮球能力。不会篮球的学生在观看了这样一场激情澎湃的篮球赛后也会被篮球比赛中的热情和紧张所喜迎,不自觉的就会被篮球所吸引开始主动了解篮球这项运动。通过对篮球的喜爱学生也能够逐渐去了解其他运动,通过对一项运动的兴趣发展为对很多体育活动都产生兴趣,在体育课堂上也能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从心底上喜欢上体育,这也是体育教师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疏导的教学目标。

三、准确把握学生心理主要特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生大多还处在心理发展阶段,比较好动且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点,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对课堂内容进行规划,通过增加课堂中的趣味游戏环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更好的集中于课堂体育活动。对于四年级的学生除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以外,教师还更应该规范他们的行为和意识,在体育活动中要尊重对手,尊重活动规则,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养成优良的体育精神和品质。教师通过对学生心理活动的准确把握也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体育疏导,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体育意识,更好的完成体育课堂内容。

结束语

体育课程目前已经成为小学教学重点,在进行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心理的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型人才。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营造和谐友爱的课堂氛围、举行体育比赛、让学生观看体育视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被体育运动所吸引,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教师也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相信通过教师的努力一定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郭敏姣.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4:78-78.

[2]孙永珠.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183-183.

[3]文创科.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136-137.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