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文化自信”意蕴下的小学音乐教育改革

2020-12-06杨稀雯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民族传统

◎杨稀雯

一、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文化自信指明教育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传承传统文化是成就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教育在文化传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首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民族素质的竞争。“强国必强教”,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二)文化自信引领小学教育

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国家建设的后备军,小学阶段接受的教育对学龄儿童的心理与生理发展至关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立法的形式说明小学教育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培养“文化自信”的高校本科小学教育人才,是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重要保障。

我市各大师范院校均有小学教育专业(后统称“小教”),发展至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完善,通过对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等小教毕业生的追踪调研,发现小教毕业生进入小学担任小学教师的人员不在少数,但一些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也日渐显露。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方式,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情,音乐教育是能够作为传统文化的有效实施途径。

二、高校承担文化自信传承义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高校应肩负的历史责任。“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要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经系统研究我市小教专业的音乐教育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时代新环境下小教专业未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提出对小教专业音乐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的思路及对策,探索一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感的有效途径。

(一)细化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实践、传承”并重的人才培养,确保培养切实可行。以社会需求和教学研究为基础,对“文化自信”小教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分解,系统学习传统音乐的理论知识结构,深入容易上手的一至两种传统乐器的实践技能学习,能够学以致用达到传承推广的最终目的,从以上三方面设计人才培养的课程内容,明确人才培养的具体方针和检验标准。

(二)改革课程结构

“一轴两翼”并进,建设互动复合的课程内容紧抓培养传统音乐文化教学改革这一主轴,以培育文化自信意识和文化传承精神两翼为导向。培养传统音乐文化为轴心,以翻转课堂教学,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负责引导,把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落在实处。给学生留下课外实践探学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做到自主研学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板块设置传统音乐文化价值探讨、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等课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到督导作用,通过灵活多部分构成的考核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三)更新教学内容

在课程中强化传承意识和文化自信强调“教学、实践、传承”,着力培养学生的传统音乐文化观念、涵养和精神强化传承意识和文化自信,通过学习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作为引入点,多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学习,由点及面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精髓,从中精选推出“红岩精神”“民族精神”“爱国精神”等极具传统文化精神和现实价值的命题,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同时在课程中引入各类实践项目,促使学生深入调研、主动参与、理性思考,在现实条件下领悟学习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文化自信观念、涵养和精神得到极大提升。

三、传统音乐促进文化自信培养

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把本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就会像飘莲断梗一样地在世界文化中漂泊,或不可挽救地消失在国际的文化中。”

(一)传统音乐教学整体层次化

在小教的音乐教育教学中,通常集体授课,教师以讲解示范为主,学生实践操作为辅,课程包含音乐理论、视唱练耳、钢琴弹奏、声乐演唱、合唱指挥等音乐基础课程。每个部分分别学习,局部强化,缺乏整体层次的传统音乐文化底蕴学习,学生不能很好地感悟与传达音乐作品的传统文化内涵。现将把传统音乐文化引入音乐教育教学的各个部分,不只是单独讲授某一个点的理论知识,而形成整体化有层次的合力,加强教学研究,引导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信仰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就音乐理论部分,除了学习西方音乐理论基本乐理之外,更要重点学习并理解我国传统音乐理论,熟悉掌握民族五声音阶、六声音阶、七声音阶,通过对民族调式的学习,区分民族调式与大小调式的不同。在学习不同拍子强弱结构的同时,与传统戏曲中的板眼结合,理解传统戏曲的强弱构成。就音乐实践部分,用前期所学的传统音乐理论基础,选择经典民歌分析其曲调特点并举一反三。如二拍子的江苏民歌《茉莉花》是典型五声音阶,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旋律流畅,匀称结构,句尾运用切分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的感觉;三拍子的山西民歌《想亲亲》是六声音阶,运用“开花调”的曲调,前后两句旋律相同,歌词不同,有时反复下句,形成三句的结构,虽然没有强烈的节奏感,但具有一定的规律;四拍子的蒙古民歌《嘎达梅林》运用的五声羽调式作曲,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的短调民歌,音调宽广豪迈、庄重肃穆,集中抒发对英雄的怀念与崇敬。

(二)传统音乐教学关联互补化

当前在小教的课程中,多少都有涉及到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等教育,但各个课程相互割裂静止。普遍教学中,学生对实用性强的技能操作课学习兴趣盎然,对理论性强的文化基础课则兴趣索然。加强传统文化学习传承,“严以律己,文以修身”,才能培养出有民族自豪感的小教学生。

通过实践探学小教学生熟练掌握将课程设计做到关联互补,把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社会课程涉及 到解放前“红岩精神”的章节结合音乐课程,一曲《红梅赞》演绎出红岩精神的本质,课程设计中突出传承红岩精神是用崇高信仰铸就时代忠诚。品德课程出现到近代“民族精神”的内容结合音乐课程,解读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时代背景,体现歌颂与鼓励民族的信心与凝聚力。语文课程推进到“爱国精神”的部分结合音乐课程,将屈原的《离骚》运用通俗方式演唱,用另一种方式演绎《离骚》。

(三)传统音乐教学开放发展化

目前小教的音乐理论学习相对守旧滞后,主要是五线谱的乐理知识为主,学习他国先进经验固然有用,但由于中西方音乐的差异,最突出表现在中国传统音乐以线条为主,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和声。例如传统民歌多为口传心授现以简谱记录,古琴乐曲多以减字谱记录,琵琶则是在工尺谱以外加注手法谱。以学习传统乐器乐谱的解读为入口,了解该乐器音乐经典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作者生平、音乐思想及其历史意义等。把就音乐谈音乐的守旧滞后课程内容,优化为以音乐的引入广视角的对传统文化内涵,多角度深入学习理解。其目的不仅是要让年轻一辈在生动的音乐语言中鲜活、形象地理解自身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加民族自豪感,更好地达到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教育目的;对于熏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力,培养有民族“根”性的下一代,有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和深远意义。

四、结语

以学生为本,选择适合小教学生的传统音乐教学方式。在校期间,学生对传统文化耳濡目染的体验参与式感受学习,对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有自己的感受认识,使其树立正确教育观。把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育,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熏陶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生活,打开学生的视野。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在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有着非比寻常的责任与义务。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民族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