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好教育”始于热爱生命 源于热爱劳动
——基于“德馨牧场农场”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020-12-06冯思思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牧场农场劳动

◎冯思思

一、研究缘起

(一)现状观察反思

劳动,即教育。常识来源于生活,理论来源于实践,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素质教育,学生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光荣、劳动崇高、劳动伟大、劳动美丽的道理。但目前劳动教育还存在着弱化、淡化、虚化等问题;存在着学生不愿干、不会干、不让干的现象;学生劳动意识较为缺乏,劳动机会不多。即便是生活在农村里的孩子,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对农作物、动物等也是接触甚少。甚至很多学生因为缺失劳动体验机会,逐渐变得不爱劳动,家务被包办已是习以为常,更别说去农田、牧场里劳作体验了。

(二)指导思想引领

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我国中小学要用三至五年时间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而且“劳动教育”已经被纳入我区高质量建设“美好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因校制宜、因材施教,着力构建各美其美的劳动教育样本。要求在劳动教育的推动中,学校要努力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协同实施的机制,并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素养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实现劳动教育的结果化。

(三)开辟牧场农场

我校学区内有着广袤的农村,丰富的教育资源,各类校外的种植养殖 专业人士可以提供有效的帮助。在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力量方面,基础丰厚。因此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自身的空间资源、拓展周围的社会资源,加强课程设计,有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内劳动。

二、课程开发

(一)广泛发掘课程资源

1.土地资源。在农村学校内找一块适合耕种的土地也并非难事,只需稍做开垦,利用改建花坛,开辟出了校园一角的“德馨牧场”“德馨农场”。

2.教师资源。学校还特意聘请种植 “高手”沈老师和养殖“高手”张老师分别为农场和牧场的指导老师,他们对于蔬菜的种植、兔羊的养殖时间、气候、生长规律等都了然于胸,可以是孩子们最可信赖的导师。

3.社会资源。学校所在的村上,有一家绿色生态农业园区,而且四周均是大棚蔬菜、水果、鲜花的种植基地。每年老师都会带领孩子们参观蔬菜基地,了解蔬菜的新品种,种植的新技术。条件允许的话,还会请基地里的专家来校做讲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技术能力。

(二)课程活动开发与管理

1.组织征名活动。学校2019年开辟了蔬菜种植基地、又引进了两只羊宝贝,几只兔宝宝。过去的一年,两只羊宝贝带给了我们惊喜,先后生下了两只羊宝宝,兔宝宝也长大了。我们的小农场、小牧场人丁兴旺,很是热闹。为了让大家更加容易记住它们、了解它们、亲近它们,学校决定开展一次征名活动,给农场、牧场、羊宝宝、兔宝宝取个可爱的名字。征名活动截稿后,学校对应征作品进行初评,产生入围作品,并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等途径进行展示,供全社会评选投票,无记名,广泛征求意见。收到了来自同学、老师、家长、校友和其他社会人士的积极投票。校长为获奖同学颁发了获奖证书。奖励是:获得命名权,并在养殖场介绍中予以说明纪念。获得优先喂养权。可以获得优先喂养的体验。

2.组织管理机构。为保证活动的有序开展,真正实现德育活动自我管理的原则,由学校大队部向全体学生竞选农场管理人员,并成立“农场、牧场管理组”。其中包括牧场、农场主各1名,农技员4名,形象设计师2名,气象员2名。

3.实行活动签到制。“德馨农场、牧场”活动开展,受到了广大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吸引了一大批的学生来进行实践活动。进入农场、牧场的任何一位小队学生或社团成员必须先签到。既能更全面了解各小队、社团同学活动情况,又能对学生起到自我监管的作用,每次活动时,除了研究、管理自己小队的农作物、动物,更不能伤害其他小队的农作物、动物。

三、课程实施

(一)课程活动菜单化

“菜单化”选择种植内容。由农技员组织科学社团的成员,在农技辅导老师的帮助下,为孩子们提供不同种类的种植内容以及相应种植时间的菜单,孩子们根据喜好选择不同的种植内容,进行组合制定出符合自己小队特有种植规划。菜单的内容多样,品种齐全,给孩子们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

(二)课程拓展特色化

学校依托“德馨牧场、农场”德育课程,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锻炼和成长的舞台。结合我校的剪纸艺术特色,同学们在创新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特长,经历活动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些创新活动的开展,使劳动教育与剪纸艺术相结合,成了同学们创作的源泉,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了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实践意识。

(三)课程评价多元化

好奇,喜欢新鲜事物这是孩子们的特性。学生对于种植的兴趣热情也会因为刚开始的新鲜而逐渐冷却。为此,我们必须设置一定的奖项,刺激学生持续参加活动。我校设立了适合各年段,各特长生参与发展的特色章。如低年段:种植章、浇水章、采收章、绘画章等;中年段:种植章、观察记录章、气象章、管理章、推销章等;高年段:种植章、管理章、科研章、栽培试验章、育苗章等。各类特色章的设立,促进我校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的开展,丰富活动的内容。让孩子们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少先队活动组织的先进性,特殊性。评价活动重点关注学生的参与,指导学生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品质,制定科学、合理、多元的评价模式。

(四)成果宣传现代化

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络等新媒体,播报“德馨农场、牧场”活动的最近新闻,表扬在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学生,并讲解农作物种植、小动物养殖管理的小技巧。让全校师生都能在耳濡目染之中知道并了解学校德育特色活动,促进品牌活动的形成。

四、研究成果

(一)劳动活动课程有助于完善品德教育

通过德育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孩子们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劳动之中,既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又能在劳动中培养优良品质。要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于农作物的精心照料是必需的,这种必需付出的就是辛勤的劳作。

这些亲力亲为的活动,使得孩子们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懂得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同时,在劳动中也能发扬艰苦朴素、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劳动活动课程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提倡不同课程之间的整合、协同,利用校园“德馨农场、牧场”德育课程资源,可以产生更为多元和更具价值的教学内容,这也是这个德育课程的关注点之一。如在科学课中,有关植物这一章节的内容,学生可以结合课内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农场有关作物的栽种、培育,检验其可行性。同时,可以将自己在农场实践中获得的体验与心得,放回到科学课堂上与师生交流,检验理论的真实性。语文课上,有了农场实践活动,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写观察日记等。

(三)劳动活动课程有助于提升教师素养

语文、科学、美术、剪纸等学科的老师,也积极参与到编写课程、组织活动、撰写课题,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课题组成员围绕“德馨农场、牧场”开展各种美术艺术欣赏课,不仅培养和发展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形象能力,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猜你喜欢

牧场农场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农场假期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海上牧场
农场
热爱劳动
一号农场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叮当牧场
丰收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