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模式的实用性探析

2020-12-06王艳红

山东档案 2020年4期
关键词:医疗机构卫生管理工作

文·王艳红

(作者单位:巨野县卫生健康局)

随着我国公共卫生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对医疗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为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发布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对医疗机构管理监督进行全面规范,实施医疗质量保证方案,确保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卫生监督档案主要是对各类不同的病例研究数据以及对于本单位有查考和凭证作用的各种形态的历史记录,对于医疗机构提高业务活动的规范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疗机构需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充分认识建立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实用性,加强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机构自身综合能力,促进医疗机构持续健康规范发展。

一、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模式的内涵

(一)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模式的概念

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中记录着临床患者病例资料,有利于为国家科研人员进行相关医疗研究提供准确数据支持;记录着医疗机构相关部门的卫生安全状况,能够有效反映卫生监督部门工作开展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医疗机构传统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中,多采用纸质文档记录存档,容易出现数据错误、文件缺失等问题,会直接影响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运行。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模式是以档案实体及其相关信息为管理对象,采用文件、档案、信息一体化集成管理的方法,对档案实体达到有效保护的一种管理方式。通过管理模式创新,整合优化档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程序,实现业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实现对档案实体的保护,实现资源共享。

(二)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内容

根据医疗机构工作内容,可将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医疗机构基本发展情况,包括医疗机构名称、相关批准机关、法人代表、详细地址、经营类别等内容,同时还需要整理医师个人信息、执业证书等内容;二是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包括病房消毒管理工作、手术室消毒管理工作,以及临床治疗器械消毒管理工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感染情况;三是医疗机构废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主要是针对医疗机构中出现的一次性医疗器械的处理工作,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四是医疗机构传染疾病防治管理工作,针对传染性强、传播率高的疾病,需做好防治管理工作,降低医院传染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二、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模式的实用性分析

(一)统一档案管理方式

在传统纸质档案系统管理中,档案资料非常繁杂,一些医疗机构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 规范化水平不高,信息化水平不够,档案管理缺乏有效的应用。依据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建立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模式,通过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医疗机构发展特点,改变以往无序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建立统一的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模式后,加强卫生监督档案收集整理,加快卫生监督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采用大数据对医疗机构的基本发展情况、消毒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废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医疗机构卫生监督管理数据库,不仅能够减少监督管理人员档案信息录入工作量,而且还便于医疗机构管理,提高档案数据质量,为医疗机构发展提供确切数据支持,促进医疗机构数据资源共享,促进医疗机构发展。

(二)有效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模式开展工作,实现基础业务的系统化,应用管理的信息化,运行模式的体系化,能够提高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安全性,降低医疗机构卫生感染事件的发生情况。对于临床医务人员来说,卫生监督管理档案模式增强了医务人员的临床工作专业性,改变了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的不规范行为,促进了医疗机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提高了医疗机构的综合能力。比如,针对肺结核、乙肝、丙肝等传染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医护人员可参照卫生监督档案,做好病毒隔离工作,待患者确诊病情后,及时为患者提供健康告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能够提高自身护理意识,治疗期间做好病房消毒护理工作,预防医院内的交叉传染,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三)强化医疗以人为本理念

建立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模式能够最大化保障患者的就医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在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模式建立实施后,使医疗行为走向公开,接受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实现医疗机构管理透明化,对患者就医治疗具有重要积极意义。在传统医疗机构管理中,患者就医会多方面比较、筛选,容易出现讳疾忌医、治疗依从性较低情况,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在建立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模式后,患者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了解医院发展情况、医疗服务水平,减少患者的就医顾虑,可快速选择适合的医疗机构就诊,同时也能够使医疗机构与卫生监督良性发展。

(四)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模式的建立,可以为科学、及时有效地开展卫生执法监督工作提供基础的信息资料,为医疗机构自身的管理、规划、建设提供详细的科学依据。医疗机构把所有档案内容以电子版形式保存,电子文件档案一体化,全面、统一实行前端控制,建立远程电子文件归档系统,有利于持续积累、动态更新、共建共享,便于查找和发现问题、及时统计汇总,找出繁杂数据资料中有科学价值的实用数据,实现资源快速共享,可以为政府及时做出相应决策提供依据,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医疗机构卫生管理工作
湖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评审与分析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在医改大背景下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人员如何适应发展需求
智取红领巾
浙江1200多家医疗机构入驻省药品采购新平台
卫生歌
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