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乡村旅游与村级档案的互动发展前景

2020-12-06宋君孔范德王晓青

山东档案 2020年4期
关键词:村级乡土旅游

文·宋君 孔范德 王晓青

(作者单位:莒县档案馆 / 莒县城阳街道)

近年来乡村旅游蓬勃发展,逐渐成了一种新的文化旅游形式。村级档案在乡村旅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乡村旅游也为村级档案工作发展提供了契机。为实现两者的双赢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村级档案在乡村旅游中的基础性作用,进而提升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一、村级档案在乡村旅游中的重要作用

(一)村级档案是开发乡村旅游的基础资源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点,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随着城市居民回归自然、感受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乡村生活的意愿增强,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随之也给农村经济带来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农村都具备开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和能力。一定的文化旅游资源是农村开展乡村旅游的基本准入条件。文化旅游资源指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具有巨大的文化性和历史性。档案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历史文化的传承载体,其本身就是颇具观赏价值的原生态的旅游资源。村级档案包含民主选举、农村党建、经营承包、村务公开、教育卫生、村风民俗等内容,是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重要历史记录,记载了农村的特有历史,具有明显的典型性和历史文化性。缺乏系统完整村级档案的村庄,乡村旅游就不能全面展示村庄形象。所以,开展好乡村旅游就必须深挖村级档案资源,提炼出最能代表村庄特色、最能反映村庄历史、最能调动满足参观者好奇心的档案资料,进行资源的深度加工整合,向游客展现村庄历史面貌和发展历程。比如,日照市莒县莒北地区特有的民间游艺转秋千。秋千之戏的记载最早见于《事物记原》,曰“齐桓公北伐山戎,将秋千之戏,传之于齐。”根据考证,碁山镇杨家社区为春秋时期莒国军事重邑且于城的所在地,此地处齐长城之阳,居穆陵关之门户,或许是秋千传入的最早地域。而碁山镇杨家社区前杨家官庄村的明朝进士杨光溥也有诗云“东风吹醒梨花梦,月在秋千别院西”。由此可见明清时代,莒北地区就有清明节荡秋千的习惯。通过对历史资料的考证、口述档案的挖掘,该村适时申报了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以此为契机利用每年清明节当地人“转悠千”习俗,举办“秋千节”活动,助推乡村游,该节已成为莒县乡村游一张响当当的名片,亦是村民引以为傲的文化特色。

(二)村级档案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媒介

游客到乡村旅游主要是感受乡土的文化内涵,因而乡土文化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村级档案作为乡土文化的记录载体,是乡土文化存储的主要形式,许多乡土文化是蕴含在村级档案之中的,因此历史悠久的农村档案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支撑。例如,有的乡村利用乡土文化档案建起了富有特色的民俗馆、乡村记忆馆、地方特色馆;有的乡村旅游点根据档案记载还原了玩泥巴、摊煎饼等极具当地民俗特色的互动项目;位于莒县浮来山街道的田甸园利用村里老人的“口述档案”,结合原有旧村风貌,恢复了体现当地民俗的织染坊、油坊、豆腐坊、铁匠铺、木匠铺等各类行当的民俗文化生态旅游项目。乡村档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将乡村文化推介给了游客,帮助乡村旅游者了解了乡村的历史和特色,增加了对农村的代入感和认同感,从而推动潜在客户群的形成,也给乡村发展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乡村旅游促村级档案管理再上新台阶

(一)对村级档案的认识不断提高

所谓有为才有位,村级档案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档案价值的潜在性和滞后性弱化了人们的档案意识,致使档案工作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然而以乡档案资料为基础的乡土文化旅游为村级档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档案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档案工作的地位不断提升。此外乡村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推动了社会各界对档案作用的重新审视,增强了镇村两级领导对村级档案的重视程度。

(二)档案开始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在乡村旅游中,很多具有社会价值并且可以被公开的村级档案被公布,对乡土文化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让档案成为了可增加村民收入的创收要素之一。另外,借助乡村旅游平台,档案可以通过展览形式向游客开放,成了乡村旅游的一个新盈利点。档案通过乡村旅游实现了由间接产生经济效益到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转型。

三、乡村旅游背景下村级档案的发展探索

(一)建设村史馆,展示档案资源

英国档案学者迈克尔·库克说:“整个社会应该把档案馆看做是一个文化机构,即使给档案馆贴上娱乐,甚至消遣的标签也是无可厚非的”。乡村旅游的特色各有侧重,最常见的是兴建村史馆,将乡村旅游和村级档案结合在一起,有效展示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家风家训、历史典故、乡贤名人等主题内容。这种展示不是对档案进行简单地堆叠,而是要深入挖掘档案资源,增加互动体验,通过丰富档案的娱乐性来增强其对游客的吸引力。

(二)利用档案编研开发成果,助推乡村旅游

丰富多彩、载体各异的宣传资料贯穿于乡村旅游的全过程,将乡土档案元素融入乡村旅游的宣传材料,可以增加其历史文化底蕴,起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如家谱档案中记载的先贤事迹对后人会有很强地激励作用,可以组织力量编写家谱、村志、民俗等资料,或与县级综合档案馆合作开发,增强档案编研成果的影响力。例如,龙尾村参与莒县档案局制作的“我村我家 记住乡愁”VR全景乡村档案工程,利用微信平台等网络媒体向社会推介,打造出乡村旅游品牌,增强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向网络借力,推广乡土档案网络宣传媒体

积极利用网络媒体推动档案文化的发展,深化乡土档案资源的开发力度。乡村可以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档案网站、公众号及微博等网媒,将乡村旅游信息和档案信息结合起来,通过网络推介乡村的旅游特色。此外,可以利用VR技术建设网上展厅,公开部分乡村档案、老物件或传统工艺,吸引更多的游客实地参观。比如,立足乡土档案与电视传媒合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秃尾巴老李”传说起源地寨里河镇龙尾村打造了电视专题纪录片。

乡村旅游为村级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发挥村级档案的价值,实现乡村旅游与村级档案的双赢发展,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加强创新,借乡村旅游之平台,展村级档案之风采,为乡村振兴贡献档案智慧和档案力量。

猜你喜欢

村级乡土旅游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