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季,保护好孩子的呼吸道

2020-12-04李瑛

父母必读 2020年11期
关键词:病原体户外活动生病

李瑛

一到冬季,患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就多起来了。做好防护很关键,但更核心的预防应该是提高孩子自身的抗病能力。

“孩子一到冬天就感冒,一个冬天要感冒好几次,都不知道怎么得上的,太让人崩溃了!”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如何让孩子健康过冬成了家长在冬季里关注的重点。为什么孩子那么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会传染吗?孩子是怎么被传染的?给孩子多穿衣服做好保暖工作就能预防患病了吗?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让家长头疼的话题。

孩子更容易患呼吸道疾病

孩子呼吸道的关口把不牢

呼吸道是我们人体抵御外界各种刺激的首要关口,可阻挡、吸附和清除各种病原体。

孩子呼吸道的功能还不健全,呼吸道的关口把不牢,常常容易“失守”,造成病原体的入侵和繁殖,所以孩子更容易出现呼吸道局部以及全身性的严重疾病。同时,由于冬季天气寒冷,孩子的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下降,更容易生病,其中感染性疾病是主要问题。

根据受感染的部位不同,可将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孩子在病毒感染后更容易合并细菌感染

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涉及病毒、细菌和支原体,90%以上的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的是鼻病毒,其次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等。由于婴幼儿自身的特点,在病毒感染后非常容易合并细菌感染,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是较常见的孩子易感染的细菌,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在儿童中也不少见。

不同年龄和自身免疫功能的差异,以及感染的病原体不同,孩子呼吸道感染后的表现及轻重程度也有很大不同。全身反应包括不同程度的发热、精神萎靡、食欲差,有的会出现高热惊厥;呼吸道的表现轻症为鼻塞、喷嚏、流涕、干咳、咽痛等,重症可出现喘憋、呼吸困难等,很多孩子还会伴随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治疗呼吸道疾病,分为一般治疗、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呼吸道疾病是怎么找上孩子的?

冬季的气候特点易使呼吸道病原体能够在外界长时间存活,并在人群中扩散传播,儿童是易感人群,加上自我防护能力不足,所以病原体更容易在孩子之间造成交叉感染。

病原体的传播方式有3种,即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

是指病原体从患病孩子处排出后,附着在较大的飞沫或粉尘颗粒上,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导致其他人被感染。

飞沫传播

是指病原体经飞沫直接入侵孩子。

接觸传播

又分为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也就是说,病原体可以通过近距离的密切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无论是哪种传播方式,都会病原体在孩子们聚集时互相传播。

切断病原体传播链,预防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在孩子们之间传播引起感染,需要具备三大要素:生病的孩子、传播途径、易感儿童。要想有效预防疾病,必须从隔离并积极治疗患

病的孩子、切断病原体传播链和保护易感儿童3个方面入手。下面我们重点讲一讲如何切断传播链,保护易感儿童。这里说的保护,并不是过度呵护,而是通过为孩子营造一个正常的生活起居环境,合理安排衣食住行,进行规律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手段,提高孩子自身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给孩子正常的生活环境

冬季天气寒冷,所以很多家庭习惯于门窗紧闭,造成室内空气不流通。建议家长从秋季开始就适当延长居室开窗通风的时间,以达到缩小室内外温差和保持空气流通的目的,开窗时间可安排在孩子日常活动的时候,避开进餐和睡眠的时间。

居室内地面和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如果家庭成员中没有患病的人,用清水清洁即可,不需要过度消毒。枕头被褥应定期清洗晾晒。

每个家庭成员都应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家庭内进餐也要实行分餐制。看护人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症状,应及时与孩子隔离或分开居住,避免密切接触。

合理安排衣食住行

虽说有冬季进补的说法,但家长不要给孩子补充过多的高热量食物,可以适当增加瘦肉、奶制品、海产品的摄入,主食要有一定量的粗粮和豆类,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应稍多于鱼肉蛋类动物蛋白的量。应尽量选择应季新鲜的蔬果,水果的含糖量不宜过高,烹饪过程中蔬菜不要切得过于细碎,也不要过度加热。

天气刚刚转凉,很多家长就早早地给孩子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戴上保暖的帽子,其实这样做非常不利于孩子自身对冷空气适应能力的提高,反倒会让孩子容易生病。孩子是秋冬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其主要原因就是机体对温度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低下,导致无法及时调整而生病,可见,过度保暖不仅不能预防孩子患病,反而会使孩子缺乏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过于厚重的衣服会导致孩子稍一活动就出汗,更容易着凉生病。

规律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进行冬季的户外活动,对于锻炼孩子自身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来说,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同时这项活动也可以增加孩子接受紫外线照射的机会,但是,由于孩子自身调节能力差,因此,在冬季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合理保护,做到“五要”“五不要”。

一要:要根据户外温度安排活动时间。建议冬季户外活动安排在全天温度最高的时间段,一般为上午10点后至下午2点前。

二要: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孩子的年龄安排活动时长。比如在风雪寒冷天活动的时长就要比在晴天时减半;孩子年龄越小,在户外停留的时间要越短。首次进行户外活动的小宝宝,建议从每次10分钟开始,逐渐延长时间。

三要:要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安排活动内容。1岁以内的孩子以婴儿推车为最佳,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原则上不限制活动形式,但应采取活动强度轻重交替的形式,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建议安排一定量的集体活动,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和其他孩子交往的机会。

四要:外出前要先适应过渡。外出前应先打开居室窗户,缩小室内外温差,并随温度的逐渐降低给孩子增添衣物,以孩子的手脚始终保持温暖为标准,10~15分钟后再带孩子外出。

五要:外出前要少量进食含一定热量的食物。冬季户外气温低,人体的能量消耗也较大,建议外出前,给孩子吃一些含一定热量的食物,如奶或奶制品、面包、坚果等,建议安排在外出前半小时,且不宜过多。

一不要: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不要外出,特别是存在气道敏感或既往有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儿童。

二不要:生病时不要外出,特别是在疾病的急性期,不建议外出。

三不要:不要空腹时或进食过饱后外出。

四不要:活动出汗后不要立即脱衣摘帽,以免着凉。

五不要:外出活动返回后不要马上进食,可以喝少量温水,半小时后再进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必须在婴幼儿时期养成,这样才能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链。

●让孩子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不仅要学会七步洗手法,还要教会孩子洗手的几个关键时间:吃饭前和排便后,用手遮挡打喷嚏和咳嗽后,揉眼睛揉鼻子之前,玩共用的玩具或阅读共用书籍以后等,都要去洗手。

●不用脏手挖鼻子和揉眼睛,不啃指甲,打喷嚏和咳嗽时用肘部遮挡,用纸巾或手绢擤鼻涕。

●吃饭细嚼慢咽,不挑食,主动喝水,多喝白开水。

●生病时自觉隔离。家长要注意,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孩子一旦生病,应自觉让他居家休息、隔离。

温馨提醒

疫苗接种很重要!

一定要重视疫苗接种对预防秋冬季儿童常见病的作用。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手足口病(EV71)疫苗、流感疫苗等,可以有效预防传染性疾病,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预防接种的计划安排,及时接种疫苗,以达到全面保护的目的。

猜你喜欢

病原体户外活动生病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研究
浅谈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生病”的一天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实践探究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脂肪有时可助免疫
户外活动开始啦
春转夏,你的肌肤生病了吗
别怨天气热,身上爱出汗,可能是你生病啦!
玻璃艺术中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