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黎氏管负压冲洗在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2020-12-04何等旗车银富于涛杜洪亮陶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颌面部创口负压

何等旗 车银富 于涛 杜洪亮 陶峰

730000,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黎氏管是黎介寿院士发明并成功应用于普通外科中肠瘘的治疗,救治了成千上万的肠瘘患者[1],其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中亦有很好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5 年6 月~2019 年5 月,收治34 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32 例为牙源性间隙感染(包括咬肌间隙合并翼下颌间隙感染11 例,翼下颌间隙合并颞及颞下间隙13 例,口底蜂窝织炎10 例);2 例为腺源性口底蜂窝织炎(表 1)。

表 1 临床资料

1.2 黎氏管冲洗负压引流装置及应用

黎氏引流管为三腔管(图 1),外管可以选用各种规格的医用橡胶管,直径一般为0.4~1.2 cm,长度20~40 cm,根据脓肿脓腔的大小均匀剪出直径0.2~0.3 cm的侧孔。内管为外套管内穿入的一根小管(输液器管),接生理盐水持续灌洗。外套管在创口外侧接吸痰管,中心负压吸引。

图 1 黎氏引流管

术中小切口常规切开引流冲洗后内置黎氏引流管(图 2)。系膜法封闭创口,确保腔隙形成真空(图 3)。

术后局部负压冲洗引流,冲洗液体为生理盐水和双氧水,冲洗速度以40~60 滴/min为宜,负压为50~100 kPa。记录24 h冲洗量,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评价方法

图 2 切口内置黎氏管 图 3 生物膜封闭创口

2 结 果

统计结果中平均瘢痕长度为(2.92±0.52)cm,平均瘢痕宽度为(0.41±0.09)cm。患者术后6~14 d治愈出院,平均创口愈合时间为(9.18±1.99)d(表 2)。治疗前、中、后的VAS评分分别为(8.88±1.26)、(3.34±0.52)、(0.46±0.18)(表 3)。

表 2 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皮肤瘢痕形成情况

表 3 患者治疗前、中、后疼痛情况

3 讨 论

黎氏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采用小切口切开引流,创口瘢痕小,本研究得出的术后愈合瘢痕长度及宽度与文献报道[2]的瘢痕长度11.5 cm、瘢痕宽度1.3 cm相比,该方法具有明显优越性。本研究得出患者治疗前、中、后VAS值分别为8.88、3.34、0.46,与常规切开引流治疗前、中、后VAS值7.14、5.97和1.04[3]相比,患者痛苦少。持续全面的负压通畅引流,避免了局部渗液滞留和积聚,改善了局部的微循环,促进组织水肿消退[4]。文献报道[5]广泛切开引流后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2.7 d,而本研究平均愈合时间为9.18 d,创口愈合时间缩短。此外,此方法无需每天创口冲洗换药,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综上所述,黎氏管持续负压冲洗引流在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治疗中效果良好,辅以全身抗感染等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颌面部创口负压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对颌面部手术患者HR、MAP、MMSE评分的影响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心灵创口贴
改良型创口贴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
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