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门螺杆菌致病性研究进展

2020-12-04

大医生 2020年9期
关键词:系统疾病萎缩性螺杆菌

杨 姣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合肥 230011)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定植在胃黏膜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调查显示Hp 在全球人群范围内感染率已超50%[1],而我国人群得Hp 感染率为56.22%[2]。Hp 的长期感染可以导致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有研究表明,Hp 可能通过其他胃肠作用对人体产生更广泛的影响,根除Hp 很大程度上能改变胃肠道等疾病的预后。因此,本研究针对Hp 感染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及抗Hp 治疗现状和进展做一综述。现报道如下。

1 Hp 感染相关性的胃肠道疾病

1.1 消化性溃疡

Hp 主要通过自身毒素及产生有毒作用的酶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进而释放多种炎症介质抑制免疫细胞活性导致胃黏膜发生病变,如肠上皮化生、胃黏膜萎缩等。郭云霞[3]等的研究认为,Hp 可以通过激活胃内核因子激活的B 细胞的κ-轻链增强(NF-kB)和免疫调节信号通路(TLRs)通路触及先天性免疫应答。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

目前认为,胃肠型胃癌的发生可能是胃黏膜阶梯式的炎症病变结果,即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性增生→胃癌的过程。Hp 可能在萎缩性胃炎向上皮内瘤变进而癌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Hp 感染引起的萎缩性胃炎,特别是该亚群处于Hp 感染的阴性状态,仍有发生癌变的风险。

1.3 胃癌

HP 感染后可引起氧化应激反应、诱导过度的宿主细胞增殖,有研究发现[4]在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组织中,Hp 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癌前病变组织。通过对相关文献[5]的检索发现,与对照进行相比,根除Hp 在降低胃癌风险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1.4 肠道系统的病变

大肠癌:大肠肿瘤与Hp 感染是否有关目前仍存在争议。部分研究者[6]认为,Hp 主要通过影响胃泌素的水平改善胃肠道黏膜循环,从而影响大肠肿瘤的发生及发展。通过对19 337 例结肠镜检查的健康体检患者的Hp 感染与大肠癌的关系研究中发现,Hp 的感染可单独增加老年患者发生大肠癌的风险。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菌群失调引起的胃肠道免疫功能紊乱,胃肠道感染中以Hp 感染最为常见,因此,Hp 感染被认为是可能影响菌群失调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证实[7],慢性便秘的Hp 阳性患者经过抗Hp 感染治疗后,可以改善便秘症状。

2 与Hp 感染可能有关的胃肠外疾病

2.1 肝胆系统疾病

肝脏病变:Hp 在肝脏病变中可能与其自身分泌的毒素作用及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有研究者[8]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在肝癌患者的肝脏组织中检测到幽门螺杆菌阴性(Hp16Sr RNA)基因,同时Jing Sun[9]等的调查研究发现,Hp感染可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风险,独立于炎症和代谢因素,其发病机制可能通过脂质代谢而发挥作用。

胆道系统疾病:目前虽然在胆石症患者的胆囊黏膜及胆囊结石中有Hp 的存在,但迄今为止未能确立Hp 与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的发病机制有关。通过文献检索发现,Hp 感染可增加胆囊炎、胆石症的患病风险,考虑是通过导致胆囊黏膜慢性炎症影响胆囊收缩,减少钙盐溶解,增加胆汁淤积而发病。

2.2 心脑血管疾病

Hp 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大多归结于Hp 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认为Hp 感染后与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炎症反应有关,长期暴露于这些免疫因子中可能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同时,Hp 感染后可降低维生素B12的吸收,导致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有学者[10]通过研究发现,在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可检测出Hp 的基因表达,推测Hp 的感染可能与脑卒中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还有研究发现[11],Hp 感染能够增加冠心病早期的发生风险,这种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逐渐降低态势,并对冠心病的预后无影响。

2.3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异常、周围自主神经病变及胃肠平滑肌细胞变性等原因,可出现胃轻瘫的症状,而Hp 是一种引起消化系统炎症的重要因素。因此,糖尿病与Hp 之间关系的研究仍处于不断争议中。一项针对2 085 人展开的前瞻性研究[12]中,通过10 年的随访评估Hp 感染与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最后认为Hp 感染与较低的糖尿病风险相关。

2.4 口腔疾病

自从在牙菌斑中分离并培养出了Hp 后,推测口腔可能是Hp 的另一个定植地,Hp 可能与牙周疾病存在一定关联,考虑与Hp 感染后引起炎症反应或者诱导胃上皮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及刺激局部特异性淋巴细胞所产生的免疫反应相关,主要考虑为幽门螺杆菌CagA(cytotoxin-associated antigen A)抗原显著增加了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牙菌斑数量与口腔内检测到的Hp 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2.5 血液系统疾病

随着对Hp 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进展,研究者[13]发现,不少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Hp 感染普遍高于正常人,推测Hp感染可能与血液系统疾病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考虑与Hp 感染后引起的炎症反应损害了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功能及Hp 持续感染所诱发的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根除Hp 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Ono Yosuke[14]等通过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孕妇采用根除Hp 治疗后发现,在孕妇妊娠12 周后开始进行根除Hp 治疗,能够有效地预防围产期的并发症,并有可能防止随后妊娠期发生的血小板减少。

3 抗 Hp 感染的治疗

2015 年《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报告》提出了Hp 胃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除非有抗衡的需要,否则Hp 胃炎都应予以抗感染治疗。有研究者[15]将589 名受试者分为Hp 阴性组、未根除Hp 治疗组及根除Hp 治疗组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随访10 年结果发现,萎缩性胃炎及肠化生是可逆的,根除Hp 治疗可能是肠型胃癌的一种有效手段。根除Hp 对健康人群也是有益的,但是这种收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的,特别是对于年龄段在60 ~70 岁的患者而言。

4 展望

虽然目前关于Hp 与消化系统及其他系统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切根除Hp 治疗能够改善众多疾病的发展及预后,但是如何根除Hp 及怎样实现根除Hp 的有效性,以使患者的健康获得最大的收益,仍然还处于探索阶段。

猜你喜欢

系统疾病萎缩性螺杆菌
良好睡眠,健康同行
更 正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TNM胃癌分期相关性的研究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836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一人得病染全家,幽门螺杆菌会致癌吗?必须根治吗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四逆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儿童冬天呼吸道疾病预防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