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罗非班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12-03邸春钰苏一盼

人人健康 2020年13期
关键词:罗非班短暂性脑缺血

李 欣 邸春钰 苏一盼

(保定市第四中心医院 保定 072350)

前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是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小时,最长不超过24 小时,且无责任病灶的证据。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有效预防患者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缺损[1]。替罗非班与抗血小板药物的药理作用不同,本文主要研究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保定市第四中心医院2019 年收治的44 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MR 检查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在临床上表现为失语、偏瘫、单眼视力障碍等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患者每次症状发作时间持续数分钟,每日发作次数从2 次至10 次不等。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均为22 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5 例,女性患者7 例,平均(49.13±0.45)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3 例,女性患者9 例,平均(49.20±0.3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BMI 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有可研究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据根据症状特点实施降糖、降脂和降压等基础治疗,同时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选择阿司匹林肠溶片(山西兰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每次100mg 每日一次口服。

对照组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治疗。成人75mg1 日1 次口服给药,但根据年龄、体重、症状可50mg/次,每日给药1 次。

观察组联合替罗非班(远大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治疗,以静脉推注给药与泵注相结合的方式,静脉推注给药12ml,在3min 之内推注完毕。泵注用药每小时给药11ml,连续治疗8 个小时。两组患者均给予10d 的持续性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1)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病症发作持续时间。

(2)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①显效。患者3d 之内不适症状得到控制,并且治疗期间未有病症复发。

②有效。患者7d 之内不适症状得到控制,治疗期间病症发作持续时间与频率较比治疗前下降50%。

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标准。

(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

(4)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皮疹。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X2检验。P<0.05 即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病症发作持续时间对比分析

治疗之前,观察组患者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持续时间为(10.32±0.21)min,对照组为(10.66±0.35)min,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病症发病持续(2.09±0.14)min,对照组降低到(6.62±0.17)min,结果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观察组22 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人数为20 例,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总有效人数为13 例,总有效率为59.09%。由此可以看出,两组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凝血功能指标对比分析

治疗之前,观察组患者的APTT 为(33.11±3.22)、PT(12.44±1.66)、FIB(3.87±0.21),对照组患者的APTT 为(34.58±2.27)、PT(12.61±0.62)、FIB(3.96±0.88)。两组指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发生一定变化,观察组患者的APTT为(34.18±0.31)、PT(19.61±0.34)、FIB(3.12±0.27),对照组患者的APTT 为(30.82±0.66)、PT(12.42±2.61)、FIB(3.35±0.86)。两组指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观察组22 例患者有1 例出现恶心、1 例出现腹泻不良反应,总计2 例,总发生率为9.09%;对照组22 患者中,2 例恶心、1 例呕吐、2例腹泻、3 例皮疹,总计8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36%。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性因素较多,主要包括:第一,高血压疾病。根据我国2017 年高血压疾病指南中的研究内容得出,2017 年国民患高血压疾病的人数是2010 年的两倍,且伴随新标准出现,中国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上升至46%以上,控制率降低到3%。高血压疾病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危险性因素,控制血压是预防疾病的主要措施。长期处于高血压疾病状态下,患者的血小板或过度活化,激活中性粒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促进血栓形成,加速机体炎性反应,导致颅内血管玻璃样变,引起炎性反应。血小板聚集,血管顺应性下降,在此基础上,血压出现波动,会影响到颅内的供血,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如果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出现持续性过低的情况,同样会导致侧支循环减少,脑组织缺血会形成急性脑梗死。第二,高血糖。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超过一百万人被诊断为糖尿病,并且仍处于持续上升期,预计到2030 年,全球被诊断为糖尿病的人数将会超过3.6 亿,占全球总人口数量的4%左右。糖尿病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已经被许多文献所证明,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都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大血管并发症。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来说十分重要。第三,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疾病,静脉血栓通过未闭孔通道进入到人体循环,可能引起脑卒中。近几年,卵圆孔未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部分研究学者发现,卵圆孔未闭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危险性因素,可以据此预测判断中风复发或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第四,房颤。房颤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独立危险性因素之一,疾病发生的机制是房颤引起的栓子脱落,阻塞微血管,导致脑组织血供应不足、灌注压下降,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房颤发生体循环栓塞危险性较高,特别是半模型心脏并合并房颤,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栓塞。目前,关于房颤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中,大部分都是对其与脑栓塞的研究,有效控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房颤的发作,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急性梗死病灶的可能。第五,血脂异常。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发展的重要危险性因素,且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明显的相关性。当患者血脂上升之后,低密度脂蛋白会在动脉内膜上沉积,引起血管的内皮功能紊乱,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成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特异性生化指标,对早期预测脑梗死具有重要价值。ApoA1 是高密度脂蛋白主要蛋白成分,负责刺激胆固醇逆向运输并清除多余胆固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帮助清除有毒物质,实现抗炎灭菌作用。降低ApoA1 会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或恶化。血清ApoB 升高,是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还发现,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也有间接关系。但是,因为其危险程度不高,所以往往被人们忽视,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血流动力学障碍、微栓子、高凝状态部分学者认为,人体脑部动脉粥样硬化会产生坏死粥样斑块,进入到椎基底动脉系统、颈部动脉系统中,会引发血管阻塞,进而引起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症状。而且,斑块活动所产生的碎屑也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小动脉,聚集形成微栓塞,造成脑部缺血[2]。血小板聚集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因此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中抗血小板药物一直是我们的首选方案。

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药物种类较多,治疗方法与疗效也各有不同。例如,早期研究中,低分子肝素被广泛地应用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中,且治疗效果较好。研究报道得出,低分子肝素属于低分子肝素片段,半衰期较长,分子量较小,对于抗凝血因子Xa 有较好的作用,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发挥出抗血栓的作用。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药物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其中阿司匹林药物能通过抑制血小板内环氧化酶,可以促使血栓素A2 的形成降低,有效抑制血小板释放反应,进而改善患者体内的血液循环状况,降低血浆粘度,防止血栓形成[3]。

氯吡格雷是通过选择性地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它的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并选择性的抑制ADP 介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 复合物的活化。但是经我们研究发现阿司匹林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较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患者发作持续时间及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替罗非班应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工作中,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替罗非班药物作为血小板糖蛋白IIb 类受体拮抗剂,能改善PECAM-1 水平,能通过抑制血小板糖蛋白受体的方式,与纤维蛋白原特异性结合阻断的方式,防止血小板聚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抗血小板作用。同时,使用替罗非班治疗还能减少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加速血液微循环,改善血管痉挛状况,有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综上所述,使用替罗非班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患者疾病发作时间缩短,疾病临床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罗非班短暂性脑缺血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替罗非班桥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早期PWI-DWI不匹配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尤瑞克林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8例临床效果观察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血必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尤瑞克林联合法舒地尔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效果观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辨证施治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