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切入的时机

2020-12-03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第十实验小学骆铁蓉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5期
关键词:时机阶段课文

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第十实验小学 骆铁蓉

众所周知,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以最佳的时机切入问题,既能够让学生从小形成较强的质疑意识,又能够趁机训练学生思维的敏锐性,能使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并对文本内容有深层次的解读,更好地感知文本表达的情感。为此,作为现代化的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加强对教学问题切入时机的研究,精设问题并捕捉最佳提问时机,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及质量。下面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切入时机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

一、导入阶段,设计悬念性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虽小,但好奇心却是极强的,这就需要老师灵活运用学生此特点,在导入阶段以悬念性的问题来切入,既能够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思想意识,又能够让学生心生疑惑,想要快速进入课文之中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所以,此导入阶段的悬念性问题必须要精心设计。

比如在学习《狐假虎威》寓言故事之时,此篇课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深刻理解寓言故事背后蕴含的深层次内涵。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如果仅靠老师的语言讲解,学生可能也会理解其内涵,但此理解层次较浅。这就需要老师灵活设计导入问题:学生想象一下,如果你面前有一只老虎和一只狐狸,那么到底有什么样的原因会导致老虎被狐狸牵着鼻子走呢?当问题抛出之后,学生快速进入到了讨论活动中,片刻之后,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这只老虎可能就是一只纸老虎,并不具有攻击能力;有的学生认为这只老虎肯定有把柄落在了狐狸手中……老师要对学生的奇思妙想进行肯定,并告诉学生:我们今天所学的这篇课文就是以老虎与狐狸为主角的,如果想要知道怎么回事,可以自己去寻找答案。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会主动参与到课文的阅读、思考与解惑中,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重难点教学阶段,设计启发性的问题

每篇课文都有其重难点,这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突破口,此阶段如果老师能够设计启发性的问题,那么便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能为学生预留充分的自主感悟机会,实现由知识向能力提升的过渡,相信这是每位老师都期望达成的理想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司马光》相关内容之时,此篇课文理解的重难点就在于司马光砸缸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反映出的司马光沉着冷静和机智勇敢的品质。所以老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一下,在当时急于救人的情景下,是否还有其他救人的方法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有效讨论,通过学生思维的不断碰撞,各小组想出较多救人的方法。在成果展示的过程中,学生给出了拿长凳子拉上来、小朋友一起往外舀水等方法,之后师生要共同去验证方法是否可行。这样的启发性提问,既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又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度,能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奠基。

三、合作探究环节,设计细节性问题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问题,老师常会给学生最标准的答案,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些答案,以此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此种教学过程并未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自然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这就需要老师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学生合作探究之时,向学生提出细节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创造表现机会,更好地感知课文情感,不断感受成功学习带来的乐趣。比如在学习《落花生》课文之时,此篇课文就是要让学生懂得一个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而想要达成此目的,老师就可以让学生针对“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这句话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从此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之后各小组给出了“无私、不攀比”等答案。此种细节性提问能使学生深入去对比花生与其他鲜艳的果实,不仅在合作中得到了有效的答案,并且也感知到了作者对花生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由于经验及能力等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无法深入理解课文情感的情况,所以细节性提问就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感悟效果,并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共同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获得共同的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切入时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准确把握提问时机,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思维及创造兴趣,让学生获得有效的发展。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加强对此问题的持续深入分析与研究,更理想地把握问题切入时机,为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持续提升奠基。

猜你喜欢

时机阶段课文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背课文的小偷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师生互动4时机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作战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