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内高班学生写作教学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2020-12-0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李建华

青年心理 2020年20期
关键词:汉语建构新疆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 李建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明确指出: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础,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新疆内高班则是民族教育的重要举措。写作是汉语应用的基本方式,是掌握语文和应用语文的基本教育环节。新疆内高班学生在高中教育前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母语思维,学生运用“第二语言”汉语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写作需要对语言的基本表现和思维有较为透彻的理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新疆学生受自身母语思维的影响,在写作教学中经常表现出诸多的问题,如语言表意不明等,对新疆内高班学生语文写作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新疆内高班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新疆内高班学生写作教学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进行研究有着很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我以此作为选题背景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新疆内高班学生的语文写作教学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新疆内高班学生的写作教学中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意义

(一)提升新疆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素质是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技能的实践中形成能力的综合体现,而写作则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内高班学生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实践研究能够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汉语语义、熟悉必要的语法知识,最终写出文字通顺、用语规范的文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

(二)促进新疆学生对汉族文化感情的升华

从新疆内高班的教学目标上看,新疆内高班学生的教学要在贯彻国家教育教学政策的背景下,为新疆地区培养出具有良好素养的高中毕业生。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汉语言文字的认知和运用与人的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写作教学中的语言建构与应用的实践,可以让新疆内高班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汉族的语言和文字,逐渐了解文字背后的精神和文化,从而激发新疆学生对汉族文化的兴趣,促进新疆学生对汉族文化感情的升华。

(三)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思维能力是个体的内在能力,思维能力形成和提升的过程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个体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认知,逐渐形成理性的思考,最终将思考的结果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思维逻辑。通过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则能够促进学生汉语思维能力的提升。首先,语言建构的过程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本身富含层次性和结构性,包含了语言组合的规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随着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完善而逐渐完善。其次,语言建构还能够完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语言建构的过程中,新疆学生逐渐积累汉语词汇量,并且根据词汇组成符合汉语语法要求的句子,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升。

二、新疆内高班学生写作教学中语言建构与应用的障碍

(一)语言思维问题导致写作表意不明

写作是描摹事物、抒发感情和发表见解的过程,语言的表达应该是形象生动、清晰准确的。但是新疆内高班学生从小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在写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表意不明的现象。例如:某次写作教学中,学生想表达“我希望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影响”这一意思,但是却写出:“我最大的影响在程度上降低了”。这种写作过程中语意不明的现象引发了作文整体的表达不明确。

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新疆内高班学生传统的语言思维和语言习惯。大多数新疆学生的母语都是维吾尔语,维吾尔语与汉语对比,无论是句式结构还是语法逻辑都有着较大的不同。第二语言的运用和思维的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基础,而新疆内高班学生接触汉语和学习汉语的时间较短,没有形成系统的汉语语言思维,最终导致写作过程中经常出现表意不明的问题。

(二)语言积累问题导致写作内容空洞

词汇组成语句,语句形成段落,段落构成完整的文章,因此,足够的语言积累是完成作文的基础。我在教学工作中发现,新疆内高班的很多学生的写作内容空洞。例如:“教师是高尚的职业,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学生在学习了古诗词后记住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句诗,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语言积累过少,词汇匮乏,所以在形容教师这个职业的时候出现了引用不当,表述错误的问题。再例如:“母亲是伟岸的”。在汉语的形容语义中,“伟岸”一词通常用来形容父亲,但是由于学生的词汇掌握不准确,所以词汇应用不符合逻辑,内容比较空洞。

在语言学习运用中,理解并运用语言作文,必须要有足够的语言积累。但是新疆内高班学生的汉语阅读量较少,词汇掌握量不足,因此就导致了学生写作语言运用不当,从而出现错误。

(三)语言规范问题导致写作混乱

任何语言都有着规范的运用标准,汉语作为我国五千多年文化传承的精髓,汉语的运用规范相比其他语言更加的精准。但是新疆内高班学生受文化、教育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在作文中语言缺乏规范性,引发写作混乱。例如:有的学生书写潦草,错别字频率较高;有的学生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整篇作文的标点符号应用都是逗号。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还发现,超过70%的学生在看到作文题目后不列提纲,直接动笔,完成的作文结构不合理,内容混乱。新课标中提道: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但是超过半数的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的作文教学工作开展较为困难。

(四)教学方式问题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在新疆内高班的写作教学中,教学方式也影响了学生的语言建构。

首先,教师缺乏正确的写作教学观念。在语文的教学中,写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尤其是新疆内高班的写作教学更是“难上加难”。学生的汉语知识掌握、汉语应用能力和汉语思维逻辑都参差不齐,这就加大了写作教学的难度。虽然我们认识到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教了”也没用的想法,面对写作教学存在着怀疑和不自信的心理,主观上对写作教学就持否定的态度,从而导致了教师缺乏正确的写作教学观念。

其次,教师个人能力所限。从新疆内高班的教师角度来看,新疆内高班的学生在管理上困难,繁重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已经对教师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阅读量较小,阅读范围较窄,我们教师也没有接触过专门写作教学的书籍和写作教学方法的培训,写作教学的开展仅仅是凭借原有的教学经验。因此新疆内高班教师依托于传统教学经验的教学方式难以真正地对新疆内高班的写作教学起到帮助和作用,教学工作缺乏针对性与科学性。

三、新疆内高班学生写作教学中语言建构与应用的策略

(一)以更正语言思维奠定语言建构和应用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素,思维是行为的决定基础。教育领域中有一句俗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新疆内高班学生写作教学要想实现语言建构与应用,那么首先需要更正语言思维,从而为语言的建构和应用奠定基础。

针对当前新疆内高班语言思维的问题,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汉语语言思维。具体的做法为:

首先,紧抓易错思维。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新疆内高班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易错语言思维,例如宾语使用不当,句式组合不正确等,根据这些易错思维加强对学生针对性的训练。教师可以设计出关于易错语言思维的相关文章,如“维语和汉语的宾语差异”等,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改正问题。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写作教学的内容进行更加科学的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教学和练习的重点。例如:以“汉语的句式、句型及语言结构汇总”“宾语结构练习”等设计出专题性的教学内容:进而对学生的易错思维进行改善。

其次,改变教学模式。不同的新疆内高班学生对汉语的接受能力有着较大的不同,因此就导致了新疆内高班学生汉语能力和汉语思维差异化的问题。所以,写作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差异性教学、分组教学等形式来着重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语言思维问题来进行教学,例如:针对某学生汉语思维较差,可以重点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针对某学生汉语运用能力较差,则可以重点进行运用能力的培养等,从而实现新疆内高班学生汉语语言思维整体的更正。

(二)以丰富语言积累完善语言建构和应用过程

语言积累是掌握一门语言的基础,针对当前新疆内高班学生语言积累不足所引发的写作内容空洞问题,新疆内高班的写作教学需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完善学生语言建构和应用的过程。在具体的方法为:

第一,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丰富词汇的重要方法,目前,很多新疆内高班学生由于词汇量不足,阅读吃力,对阅读的积极性不高,而这种积极性不高又进一步限制了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教师需要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产生对阅读的兴趣。如充满传统思想观的《先秦诸子散文选读》、讽刺小说《警察与赞美诗》等,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进而丰富学生的语言输入。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法、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形式来提升学生对写作教学和阅读参与的积极性,例如通过多媒体播放影片来勾起学生的阅读欲望等。

第二,举办成语、熟语、名言名句比赛。教师可以结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激励、竞赛等形式来举办成语、熟语、名言名句比赛,提升学生对成语、熟语、名言名句掌握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地学习语言、丰富语言。

(三)以精细语言规范升华语言建构和应用结果

汉语语言运用方法多样、灵活,针对当前新疆内高班学生语言不规范的问题,所以需要以精细的语言规范来实现语言结构和应用结果的升华。

教师采取多种评价的形式来对新疆内高班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例如自评和互评结合:学生自评作文后,再与同桌进行互评,最终的结果纳入学生的考核评价中。还可以以“周”为单位,选出一周内作文评价最高的学生给予表扬及奖励,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同时,还可以采取“写作规范我最佳”等活动,要求学生参与到其中,在锻炼、评比中提高学生写作的规范性,提升学生规范语言使用的积极性,最终解决新疆内高班学生语言使用不规范、书写混乱等问题,实现语言建构和应用的升华。

(四)以专业教学能力保障语言建构和应用教育

针对当前新疆内高班教师观念和技能的问题,需要通过提升教师的写作专业教学能力,保障对新疆内高班学生语言建构和应用的教育。

首先,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写作教学观念,结合新课程对写作教学的要求,理性、正确地看待对新疆内高班学生的写作教学。提升自身面对困难、挑战困难的能力,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育融合为本,从新疆内高班学生的整体入手,从而更新自身写作教学的理念。

其次,新疆内高班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1)拓宽自身的学习范围。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的学习范围,结合现代写作教学的理念来提升自身的写作教学能力。例如阅读相关的书籍、自学或通过培训的形式来更新自身的写作教学技能等。教师要掌握系统的写作教学理论及实践技能,选择先进的、正确的教学方式来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指导。第二,教师要结合新疆内高班不同学生的不同差异性来实现针对性的教学,对不同汉语掌握能力的新疆内高班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提升策略,从而实现新疆内高班学生语言建构和应用的教育。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首先归纳新疆内高班学生写作教学中语言建构和应用的意义;其次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分析了新疆内高班学生写作教学中语言建构和应用的不足之处;最后针对具体的不足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教学工作,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我们需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结合新疆内高班学生的特征来实现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建构和应用,从而确保新疆内高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汉语建构新疆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学汉语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建构游戏玩不够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