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收官“十三五” 谋篇“十四五”

2020-12-02

求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十三五依法治国现代化

“十三五”:向着治理现代化不断迈进

人民日报评论员发表文章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勇毅笃行,全面依法治国迈出重大步伐,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稳步提升,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现代化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5年砥砺奋进,“中国之治”之所以能够开辟新境界,最根本的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推动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十三五”时期要实现“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到党的十九大作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明确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目标,再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不断深化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把握,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5年改革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

(来源:2020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

“十四五”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认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会有一些不变的方面,例如坚持“稳中求进”这一治国理政方法论不会变,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不会变,促进高质量发展总的要求不会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会变,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方针也不会变。但是机遇和挑战都会有新变化。一是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演变期。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世界经济将延续分化发展态势。二是我国发展仍将面临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新机遇,面临诸多新变化和新挑战:产业结构将继续调整优化;供给体系质量不断提升;需求结构显著变化;要素质量提升任务更加紧迫;城乡结构加速演变;区域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生态环境治理面临较大挑战;社会治理深刻变化,一些领域矛盾风险相互交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面临新挑战。“十四五”即将开启,下一步要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人民福祉、防范化解风险等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政策;要围绕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激发市场活力,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改革開放举措,尤其要按照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的要求,要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取得更大进展;要围绕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研究推出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要更加注重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要增强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来源:2020年10月12日半月谈网)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展望“十四五”,我国未来5年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我们必须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优化投入结构,支持和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闯创新“无人区”,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着力解决高质量发展需要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展望“十四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们将加强前瞻部署,大力发展以智能技术和量子技术为特征的新一代高新技术,进一步壮大发展新动能。我们将继续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回顾“十三五”,科技体制改革任务落实还不平衡、不到位,一些深层次制度障碍还没有得到根本破除。展望“十四五”,我们将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以建设系统、完备、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攻坚克难,把改革向纵深推进,为跻身创新国家前列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完备的体制机制保障。

(来源:2020年10月23日《经济日报》)

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内涵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董振华认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并指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这表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正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既立足于当前中国发展的实际,也适应未来中国发展的新趋势,完整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全面依法治国确保我们的改革发展,使我们的改革和发展在有法可依的法治轨道内有序进行,它与全面深化改革是“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全面从严治党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四个全面”新表述之间具有内在有机联系,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必须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来源:2020年11月2日《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张 莙

猜你喜欢

十三五依法治国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公司成长的“法治之钥”
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我的女巫朋友
两会布局 依法治国
镜头·中国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