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十六计》背后隐含的周易逻辑

2020-12-02阮春峰

孙子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己方计谋兵法

阮春峰

《三十六计》内容简洁,朗朗上口,便于诵记,使得很多人都热衷于讨论如何运用,不再关注其计谋背后所隐含的逻辑。其实该书从开篇到结尾都浸润了浓浓的周易哲学的思辨精神。为了更好地挖掘该书底蕴,光大一代兵书的深厚内涵,笔者抛砖引玉,将《三十六计》背后隐含的周易逻辑整理为三个方面:数与术之美;一与易之奇;变与辩之深。

先说数与术之美。周易的数术内容自然无需多言,而且“数”也是周易主要研究的象数理占四大内容之一,而“占”本身也是一种术。那么《三十六计》又有哪些数术之美呢?这些数术背后会和周易有关系吗?首先,不妨来看一下书名。为什么是36 计,而不是其他的什么72 计,不是81 计呢?其实这里就有一个作者的选题逻辑。古语云:计以密成,谋因泄败!因为兵法、计策、谋略等在历代都是属于需要保密的内容,因而只能少数人知道,不能公之于众,故而谋于阴而败于阳,古人做兵法多为敌我、寡众等二元对立,故而常以阴阳区分。而计谋、兵法等自然属于阴阳之分的阴类属性,取阴数为宜。该书为了体现是计谋之大成、兵策之极最,故而需要取阴数之最以示之。在周易里阴数最大是6(周易以9 为阳数之最,6 为阴数之最,从基本的别卦的爻序就可见一斑,阳爻皆为阳数之最大9 表示:初九,九二……而阴爻皆取阴数之最6 表示:初六、六二等),因为古人表示极限都习惯以最大数取双次来表示,故而九九多为阳性之极限,而六六多为阴数之极限。比如《西游记》为表示唐僧取经经历的磨难之极限,就取九九八十一难(因为磨难在开篇就说均为如来提前设计好的,必须都得经历才可以取得真经。由于提前告知,因而属于阳性,故而取阳数9)。所以,《三十六计》就是作者想表达其代表兵法、谋略等阴性之最大最全书之意。

书中36 计又正好分为6 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其实是对应一个别卦的6 个爻,既指明6 套计策一如6 爻各有其意,又代表6 套计策分别属于别卦中当自己处不同位置上的选择,一一对应,各有所长。这6 套计策,其中前3 套为胜兵所选(即己方处于优势时所用之计),后3 套为败兵计谋(即己方处于劣势时所用之计),既是独立成套又是循环不停,一如别卦中的上下两个经卦,既是对立又是相容。其真实含义,一来暗指阴阳随时互换,胜败瞬间可转。比如兵法云“备周而意怠”,本来准备周全是好事,但是准备周全又容易让人懈怠。36 计的第一计“瞒天过海”就是用的这一招,以假象来蒙蔽对方“备周”之心理,。含义之二又如其对应的复卦中的上下经卦,其一为自己,另一为他人,但其上下可以互相转换,胜败可以瞬间翻盘,己方的胜兵之计也是敌方的败兵之选。你选36 计中的攻之矛,别人同样可以找出36 计中的守之盾,故而胜无常胜,败无常败,唯有谦虚谨慎、小心行事者方可戒骄戒躁,步步为营。故而兵法云“骄兵必败”,突出一个“骄”字的必然下场,从而点出其揭示的周易64 卦中唯一的六爻皆吉之卦——谦卦,骄兵必败,谦兵必胜。

再说一与易之奇。周易当中一为太极,从而生出两仪四象以至于世间万物,故而讲究守一、从一;有一则有一切,一切也无非是一,故而万法归一,一归无极。“易”是周易的核心,也是易经的核心,夏商周三易均重在言“易”,易是简易,是不易,也是变易,故而一有不易的属性,是简易的象征,而一又有变易的必然。而《三十六计》一书更是处处暗合,柳暗花明。在一中找易,在易时求一。比如“金蝉蜕壳”一策,通常是在双方对垒中,保持原有外在形象,而实际中却将主力抽撤,完成华丽变身,就是典型的保持形式的“一”,而求取内容上的“易”,达到一易转换的目的;同样,比如“李代桃僵”则是36计中典型的以易求一的经典,以主动牺牲小的利益来保持全局的利益;“欲擒故纵”则是为了维护最终的“一”的目的,以“简易”的代价而提前做出“变易”的动作,维护“不易”的最终目的。

战争并不是单纯追求如何打败敌人,而是如何以最小的牺牲获得最大的利益。故而战争胜方通常都会保持己方的完整、全力、修整等,而尽可能地疲敌、耗敌、残敌等,这就是周易的“守一”观点,也是36 计中经常出现的各种折腾敌人的计策,一时寻易,易时寻一,始终掌握战争主动权,奇正结合,阴阳互换,虚虚实实,迷敌惑敌。

最后,再说变与辩之深。变是周易的主题,也是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和总结,它既是天道无法改变的被动规则,也是人类应对当前困境的主动选择。天有四时,地有水火,这些都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注定了人类必须习惯天道之变、顺应天道之变和学习天道之变,否则只能死于墨守,亡于陈规。然而,天道之变又非为无规则之变,所谓四时循环、水火相克等无不各有其道,冬去必然春来,四时也是水火。变中有辩,变也是辩!再看《三十六计》一书,全书几乎招招在变,无一计不改换,无一策不变化,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几乎全部对应周易之卦。如“假痴不癫”一计,就是周易的《屯》卦,屯就是难,《屯卦》的《彖》辞是“云雷,屯。”取其震下坎上,震为雷,坎为雨,卦象为雷雨并作,道路曲折,山阻石拦,行动困难。运用该计的背景非常类似《屯》所描绘的糟糕环境,给出了被动中寻求主动的办法,假痴不癫,择时而动,败絮其外,金玉其中,内秀而外愚,出奇以致胜。同样,36计里的“趁火打劫”,其实正是周易的《夬》卦,《夬》卦的《象》曰:蜘蛛脱网赛天军,粘住游蜂翅翎毛,幸有大风吹破网,脱离灾难又逍遥。说的就是这个“富贵险中求”的意思。此卦是下乾上兑,乾为天为健,兑为泽为悦。五阳一阴,纵有少许波折,也要抓住机会,乱中有定,终能如愿以偿。变中藏辩,极有深度!其余如“关门捉贼”对应周易的《剥》卦,“反间计”对应的周易《比》卦……

《三十六计》诚如作者所言,对历代兵法做了极为精简的总结,虽然只写了36 个计策,然而环环相扣,招招相通,36 计可以再次组合杂交,复生出更多计策,说是36 计,实则迷窟套叠,无穷尽已!该书既有实际操作上的便宜和简洁,又有其背后理论逻辑上的深奥和惊奇,的确可谓兵书集大成者,要想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当然还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己方计谋兵法
红黄蓝大作战
“‘孙子’兵法”等十三则
兵法大师
情绪式表达让爱很受伤
基于语料库的日语授受表现的研究
自认为善
爸爸的计谋
交换生的计谋
张良得《太公兵法》
趣谈汉字的另类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