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治通鉴》辨误三则

2020-12-02吴雪菡

华夏文化 2020年3期
关键词:旧唐书南平资治通鉴

□吴雪菡

一、昙晟与僧五千人拥斋众而反

《资治通鉴》卷一八六:“怀戎沙门高昙晟因县令设斋,士民大集,昙晟与僧五千人拥斋众而反,杀县令及镇将,自称大乘皇帝,立尼静宣为邪输皇后,改元法轮。”按:起义僧徒人数有误,“五千”当为“五十”之讹。

《通鉴》晚出,史料多有采自《旧唐书》者。《旧唐书》卷五十五《高开道传》这样记述这次叛乱:“先是,有怀戎沙门高昙晟者,因县令设斋,士女大集,昙晟与其僧徒五十人拥斋众而反,杀县令及镇将,自称大乘皇帝,立尼静宣为耶输皇后,建元为法轮。”所载僧徒人数为“五十”人,与《通鉴》所言“五千”不同。按:怀戎小县,县令设斋不至于延请僧徒五千。若真延请僧众五千,则纠合聚集,足以成事,何需拥众而反?僧众“五千”不合常理。检《通鉴》下文:“遣使招开道,立为齐王。开道帅众五千人归之,居数月,袭杀昙晟,悉并其众。”“僧徒五千”或因“开道帅众五千”之文抄录讹混。“五千”当是“五十”之讹。明严衍《资治通鉴补》、清黄恩彤《鉴评别录》并袭《通鉴》之文致误。

二、沈宝彻杀隋官

《资治通鉴》卷一八八:“广、新二州贼帅高法澄、沈宝彻杀隋官,据州,附于林士弘,汉阳太守冯盎击破之。”按,宝彻姓氏有误,当为“洗”姓。

《旧唐书》卷一〇九:“武德三年,广、新二州贼帅高法澄、洗宝彻等,并受林士弘节度杀害,隋官吏盎率兵击破之。”所载宝彻“洗”姓。《册府元龟》卷九九七:“唐冯盎,高州良德人,代为本郡太守领。武德初,广、新二州贼帅高法澄况宝彻等并受林士弘节度杀害随官盎率兵击破之。”又以宝彻“况”姓。罗士琳《旧唐书校勘记》卷四二:“《册府》洗作况,误。《新书》作洗。”已明《册府》“况姓”之讹。按:“洗”为岭南望族。王应麟《姓氏急就篇》“洗氏”条下列有“隋番禺贼洗宝彻”。《隋书》卷四《炀帝纪》载:“高凉通守洗珤彻举兵作乱。”珤,同“宝”。皆以宝彻“洗”姓。职是之故,宝彻当是“洗”姓,《通鉴》误作“沈”。

三、霸州山獠反

《资治通鉴》卷一九五:“霸州山獠反。烧杀刺史向邵陵及吏民百余家。”胡三省注云:“按天宝元年(742)招附生羌置静戎郡。乾元元年(758),方置霸州。又松州都督府所管党项羁縻州有霸州,然当以其酋豪为刺史。”按,胡氏注文所释“霸州”有误,辩证如下:

其一,乾元元年所置“霸州”,即为松州都督所辖“霸州”。胡注分说为二,不当。检《旧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志》:“天宝元年,因招附生羌置静戎郡。乾元元年,改为霸州也。”又云:“已上十二州,旧属陇右道。永徽已后,割属松州都督,入剑南道。”《太平寰宇记》卷八十:“霸州,静戎郡。今治安信郡。”可知天宝元年招置静戎郡,乾元元年改霸州。永徽已后,割属松州都督。此处所言霸州,治所为安信县,辖境相当于四川理县东北、汶川县西北地区。

其二,《通鉴》所言“霸州”,当是贞观八年(634)改称之“霸州”。非是胡氏所注,乾元元年所置之“霸州”。检《新唐书》卷四十二《地理志》:“贞观四年析巴县置南平州,并置南平、清谷、周泉、昆川、和山、白溪、瀛山七县。八年曰霸州。十三年州废。”《舆地纪胜》卷一八〇:“太宗分渝州、巴县南界置南平州,改为霸州。”则此处所言霸州治所为南平县,辖境相当于重庆、南川、綦江三市县地,盖因贞观十三年山獠叛乱,遂废。是以,《通鉴》所言“霸州”,当是贞观八年改自“南平州”,治所位于南平县之“霸州”。非是胡氏所注,乾元元年改自“静戎郡”,治所位于安信县之“霸州”。

猜你喜欢

旧唐书南平资治通鉴
南平检察院妇联共建合作机制保护妇女儿童权益
南平:妇联干部当好“五员”助力妇女脱贫增收
胡三省苦心作注
火了1000年,一套被毛泽东翻碎了的书
原来它不是小偷
睿智与稳健:解读两唐书中的狄仁杰
《旧唐书》与《新唐书》“突厥传”之比较
述往思来:《新唐书》的编纂思想和特点
《资治通鉴》带我玩穿越
《资治通鉴》差点被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