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遗产》2020年总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2020-12-02

文化遗产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建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动态”专题

主持人:王霄冰(一.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记录到消费中的伦理问题

[美]张举文(一. 1)

韩国无形文化财制度的重大改革

高 静(一. 9)

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之间——关于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2018年修订的评析

周 超 (一. 16)

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中染织工艺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设过程与经验启示

钟朝芳(一. 24)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保护的实践、问题和对策

罗宗奎 (二. 1)

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政资助机制建构

冯泽华(二. 11)

乡村振兴与传统工艺类非遗保护和发展路径研究

马知遥 刘垚瑶(二. 19)

韩国无形文化财的传承人体系研究——以江陵端午祭为例

钟芳芳 [韩]沈智宇(二. 30)

活态博物馆的艺术精神与文化传承——以青海年都乎寺清代壁画和唐卡的保护为例

邓启耀 邓圆也(二. 38)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校非遗课程开发研究——以《莆仙说唱曲艺梆鼓咚》为例

黄 璟(二. 46)

我国非遗名录制度实施规范的改进研究

钱永平(三. 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相互尊重原则及其适用探析

黄 瑶 王 薇(三. 10)

政策视角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仇兵奎 许子婵(三. 19)

非遗何以共享:基于藏品票实践的思考

宋俊华(三. 27)

非遗“活态保护”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孙发成(三. 35)

福建“作场戏”戏出结构与演剧型态探析

蔡欣欣(四. 1)

海外粤剧文物考述——以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博物馆所藏为例

姚春敏 孟梓良(四. 11)

“非遗”视野下傀儡戏的发展障碍和艺术属性回归

殷无为(四. 23)

文化空间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论析——以当代桐城歌为例

汤夺先 王增武(四. 30)

广东本土武术拳种缘起新说

李朝旭(四. 40)

非遗保护国际合作中的联合申遗研究

马千里 顾 媛(四. 49)

非遗研培计划中传承人主体地位的保障问题研究

王明月 周晓飞(四. 57)

日本酒酿造技艺传承场域建构

姜 娜(四. 63)

传承与分享:非遗价值评估研究

高小康(五. 1)

机遇、困局与出路:2003年《公约》框架下的非遗传承

唐璐璐(五. 9)

“抖擞传统”之“抖”:非遗的短视频传播

刘 依(五.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理标志保护研究

杨 永(五. 24)

非遗群体传承人冲突:类型、根源与规避

李 瑛 左官春(五. 3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标准研究”专题

主持人:王霄冰(六.1)

论传统戏剧类非遗保护的“标准”问题——以澳门粤剧为例

金 姚 林发钦(六. 2)

试论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标准——以刀郎舞为例

哈尼克孜·阿布都外里(六. 12)

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标准探微

张兆林(六. 20)

在规范与认同之间:关于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标准的探讨

王 琨(六. 29)

传统医药类非遗保护标准研究

张寒月(六. 37)

戏曲研究

中国民间传统葬礼中的戏剧演出

孔美艳(一. 32)

隋唐至宋金鼓吹制度沿革考

黎国韬 陈佳宁(一. 40)

版本与语言——中国古典戏曲翻译之思

[美]奚如谷(Stephen H. West)著 杜磊 译(一. 47)

昆曲与京剧的折子戏差异新探

龙赛州(一. 59)

新见民国时期学人杂剧七种考论

姚大怀(一. 66)

明清宫廷演剧研究专题

主持人:黄仕忠(二.54)

明代外交视域下的万寿庆典承应戏《祝圣寿万国来朝》研究

王春晓(二. 55)

驱祟、赐福与嫁妹:论清宫钟馗戏的演出传统与变迁

胡光明(二. 65)

论清代内廷演剧的舞台空间

冯文龙(二. 74)

清代宫廷仪典承应戏结构研究

熊 静(二. 83)

清宫皮黄戏发展考略

徐 瑞(二. 90)

古戏台研究专题

主持人:康保成(三.42)

北宋神庙“舞亭”新证

王潞伟(三. 42)

古代露台形制与功能探析

颜 伟(三. 51)

沁阳常河村朝阳寺舞楼及其碑刻考述

程 峰(三. 61)

粤北两座古戏台及其演出习俗考述

张 哲 康保成(三. 67)

徐批“画意本”(四种)及“田本”《西厢记》的刊刻年代考论

张正学(四. 70)

新见《南曲全谱》吴尚质修订本考略

谭 笑(四. 78)

上海图书馆藏稀见《金丸记》钞本考述

赵鹏程(四. 85)

论《桃花扇》对明清易代历史书写的策略

刘 畅(四. 94)

论吴梅词曲课程建设及其育人观念

邹 青(四. 103)

梅兰芳研究三题

陈世雄(五. 44)

王国维《曲录》稿本、钞本校读札记

梁 帅(五. 53)

元明杂剧中那吒形象与密教关系研究

汤德伟 高人雄(五. 62)

论金代“院本”非杂剧别名

刘叙武(五. 72)

“戴胡公头以逐疫”新考

刘怀堂(五. 80)

幸田露伴对中国戏曲的译介与接受

侯丽丽 李莉薇(五. 89)

广东杖头木偶戏的流变、传承与发展研究

倪彩霞(六. 45)

粤剧在美国的传播与接受:1852-1929

陈茂庆(六. 55)

川剧“讨口戏”叙事模式及其文化含义

孟 榕(六. 66)

《同光十三绝》史实再考辨

任 荣(六. 75)

京剧选本《戏考》的成书及其影响

李东东(六 . 84)

清顺治帝关注戏曲的社会文化背景及戏曲史意义

潘 天 刘水云(六. 138)

民俗与民间文学研究

中国上古婚俗考

[法]葛兰言 著 卢梦雅 蒯佳 译(一. 74)

蛇与巫:楚美术中的戏蛇图像研究

余静贵(一. 85)

巫师群体在中国养蚕丝织技术起源中的作用探讨

敬 德 邹芙都(一. 94)

从民间信仰与通俗文学的互动看五通神形象的演变

罗 兵 苗怀明(一. 103)

小故事与大社会:口述历史中的粤语讲古及其传人

储冬爱(一. 111)

晚近说唱“金山歌”的文本书写与书籍环流

郑 莹(一. 122)

从失忆到重建:《夸父逐日》神话的族源记忆与文化修复

段友文(二. 97)

昆仑神话视域下泾河流域民间信仰的“边界-空间”模式研究

杨 田(二. 108)

珠江三角洲地区“自梳女”的信仰生活

程肖力(二. 115)

韦大列《北京的歌谣》与中国现代歌谣运动

崔若男(二. 123)

“讲好中国故事”语境下哪吒神话动漫化传承发展

徐金龙 白玉帅(二. 133)

《周礼》工匠文化研究

石 琳(二. 141)

槟榔文化研究专题

主持人:周大鸣(三.72)

湘潭槟榔的传说与际遇

周大鸣(三. 73)

成瘾性食品的社会生命史研究:以湘潭槟榔为中心的考察

张恩迅(三. 82)

湘潭槟榔行业的文化建构与资本转换

申玲玲(三. 91)

面向“人”及其日常生活的学问——现代日本民俗学的新动向

[日]中村贵(三. 99)

白衣观音图像形成渊源考——兼论吴道子与白衣观音图像的关系

邓新航(三. 107)

西班牙传教士文献所见明代潮汕妇女服饰

黄 媛(三. 118)

冼夫人信仰的空间美学蕴涵

蔡达丽(三. 128)

以礼导俗:清代鲁中地区仕宦家族墓祭的礼仪化

张 春(三. 136)

胡妃故事与珠玑移民叙事的建构

仲红卫(三. 143)

锡伯族文化的当代建构专题

主持人:詹娜(四.114)

锡伯族的西迁节与家国情怀传承

梁 爽(四. 114)

锡伯族海尔堪大神的文化记忆建构

隋 丽(四. 121)

论何钧佑的锡伯族长篇口头叙事程式

詹 娜(四. 130)

文化价值与整合策略:苗族史诗《亚鲁王》的文化调适

刘 洋 肖远平(四. 135)

从“认奘不认坟”到“认奘又认坟”:德昂族丧葬文化变迁研究

熊 威(四. 144)

《山海经》研究思路的拓展

主持人:陈连山(五.97)

《山经》“无草木”“沙”及其相关词汇的统计分析

吴晓东(五. 98)

论《山海经》的声音体系及其与中国早期音乐形态的关系

李 牧(五. 106)

成为小说:明清之际《山海经》的接受与消费

刘 捷(五. 117)

中秋节的多重叙事与合流

袁咏心 向柏松(五. 126)

河南钧窑古村落保护路径研究——以神垕镇为例

郭君健(五. 134)

礼俗研究的新动态与学术反思

李海云(五. 142)

我国民间文学对国外理论的借鉴与创新(1979-2000)

黄永林 邹 蓓 袁 渊(六. 91)

“山都木客”新论

谢重光(六. 102)

“社”与海外“客家”认同的建构——以海珠屿大伯公庙为中心的讨论

冷剑波 [马]王琛发(六. 108)

相声“春典”语汇的构建与传承

赵奇恩(六. 116)

从“平教运动”到“新秧歌运动”:传统秧歌的舞台化

张娅妮(六. 123)

唐代城隍信仰及其文化内涵

孟子勋(六. 129)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访谈录

花鼓灯生涯六十春——安徽省凤台花鼓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士根访谈录

王新亮(一. 130)

梅州客家山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汤明哲访谈录

吴 娟 何 平(二. 151)

陕北民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向荣访谈录

杨程茜 贺智利(三. 151)

湘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雷子文访谈录

李 迪(四. 151)

黄土高坡的震天吼——绥米唢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汪世发访谈录

梁 琳(五. 149)

凤翔泥塑国家级传承人胡新明访谈录

裴梦斐 聂玉涵(六. 146)

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战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的新挑战和新对策

薛 可 龙靖宜(一. 140)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项目的传承与创新

张 毅(一. 147)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建构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Tough Nut to Crack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建构游戏玩不够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