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游戏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2020-12-01史春晓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积木建构案例

史春晓

建构游戏在幼儿喜爱的众多游戏中,以其重复性、结构性和探索性吸引着广大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存在着大量的科学探究点,而这些作为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教育契机往往很容易被忽视。在建构游戏中,教师除了创造适宜探究的环境,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提供更多的探究机会之外,还应该更深入地对幼儿进行科学指导,以此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当幼兒的建构经验不断积累,他们对于建构游戏就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搭建一座房子或者一座桥,也不再对建构技巧感兴趣,而开始尝试主题式建构游戏。幼儿进入主题式建构阶段,代表着幼儿的科学探索范围变大,也意味着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幼儿及幼儿游戏,通过指导建构游戏逐步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本文以主题式建构案例《垂虹塔》为例,探讨在幼儿园建构游戏中如何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幼儿认识自然和从社会中获取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观察,可以获取与建构游戏相关的经验。幼儿在建构区的实践操作,应该从观察开始。

案例一:

游戏开始之前,教师提问:“垂虹塔是我们家乡的名胜古迹,你们看到的垂虹塔是什么样的?”祺力回答:“塔是一层一层的,塔顶尖尖的,上面小下面大。”妙妙说:“塔的每一层都有翘起来的尖角。”“是的,塔的下面大上面小,下面的叫塔基,要大一些才能支撑整座塔,最上面的叫塔顶,中间一层层的叫塔身。搭建一座塔我们需要用哪些材料?为什么要用这种材料?”幼儿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并进一步提问。

(一)观察环境

主题式建构游戏中的题材大多来自幼儿的生活环境,教师需要借助主题课程、班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家长资源等,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周围生活中的多种建筑和建构题材。案例场景发生在主题课程《我爱家乡》时,家乡的名胜古迹成为建构区游戏的素材首选,在参观过垂虹塔后,幼儿们被古塔的独特造型所吸引,也有了塔形建筑的直接经验。

(二)观察材料

幼儿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会存在无目的性操作,缺乏对材料的观察、判断,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将材料和主题进行联系,使之具备比较、判断的能力。案例中的垂虹塔,主体物突出,过多种类的材料反而不利于主题的建构。不同的材料硬度、受力面积及横切面平整度都不尽相同,幼儿需要多加观察后加以选择。

二、引导幼儿突破思维定式,提高创新能力

案例二:

垂虹塔很高,孩子们需要搬运很多的建构材料。A组幼儿的搭建区域离材料架很近,他们选择比萨盒以及牛奶罐作为建构材料。乐乐是今天的搬运工,他把小的材料装在篮子里,运到搭建区,把大一些的材料直接用抱的方式运送。B组的搭建区域离材料架相对较远,雯雯用篮子运了几次后说着:“好累啊,我拎了这么多次,我们选的木头太重了!”同组的开开听见了,又拎了一个篮子,装满木质积木后准备运回,颠了一下,又拿出几块。在运送过程中,有的木质积木太长,经常从篮子里掉出来。

案例中,负责搬运的幼儿都选择了用教师提供的篮子进行材料的运送,B组选择了木质积木,运程相对较远,问题比较突出。运送材料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点。搬东西不仅仅可以用手搬,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创新玩法,用材料去搬材料。比如:小面积的材料可以堆放在大面积材料上两个人抬着走。在搬运高处材料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借助幼儿生活中滑滑梯的经验,把长积木作为斜坡,将材料从上面滑下来。材料运送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应鼓励幼儿从实际情境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

三、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三:

建构区的两组幼儿之间发生了争吵,A组的凯凯一边拿着B组的材料一边对B组的添添说:“我们需要用长条积木,给我们一些。”添添说:“不行,我们要搭大一点的边,我们必须要用长的。”,凯凯:“先给我们用下,待会还你们。”“不行,我们先拿到的”……

幼儿心中有着自我衡量对错的标准,他们从来不会轻易妥协。教师并不需要忙着分辨对错,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幼儿积极思考:现在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当遇到积木数量不够的时候,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在没有长一点的积木的情况下可以用几块宽度一样的短积木进行拼接;在分类整理积木的时候,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体验图形之间的转换。除此之外,幼儿建构过程中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搭建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注意到“问题”,经常让幼儿处于问题的情境中……通过灵活多变的活动形式,引导幼儿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引导幼儿分享经验,激发猜想和验证的能力

案例四:

在搭建垂虹塔时,A组幼儿采用圆柱体做每层塔层之间的隔断,B组幼儿则用正方形的积木做隔断,两组都完成了垂虹塔的建构。建构活动结束后,教师抛出了问题:“每层塔之间的柱子你们用的是什么材料,用哪种材料建构能让垂虹塔更加坚固?”幼儿开始进行讨论。

在建构游戏结束的分享交流环节,教师可以提取一个点,让幼儿猜测、比较,最后进行验证。在鼓励幼儿分享交流经验时,不仅要肯定幼儿的建构作品和创新思维,还可以抛出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进行下一次建构活动。教师帮助幼儿及时分享及整理自己的探究经验,不仅有利于幼儿的建构游戏,更能激发幼儿猜想和验证的能力,为进一步的科学探究奠基。

杜威说过:“科学的方法与知识的积累相比,具有相当的甚至更大的意义。”幼儿的学习需要科学的方法,教师的引导同样需要讲究科学和有效。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积木建构案例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星钻积木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建构游戏玩不够
有趣的积木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