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心理因素 探究数学计算思维

2020-12-01王二娟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乙丙逆向年龄

王二娟

小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能力的基础,更是提升他们数学学科能力的关键。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时,教师尤其要注重其心理因素的变化,引导学生采用对比反正、逆向推理和多向转化等方式走出思维定式,并且不断强化其自身认知思维和创新思维等。这样不仅学生心理和思维水平都能够健康发展,其数学运算能力也将得到全面升华。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详细阐述如何通过突破学生的心理因素来培养其计算思维。

一、假设验证,强化认知思维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其在进行计算时,更多的是会按照“根据原因得到结果”这样的心理进行计算,但对于有些种类的题目来说,这种运算心理会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解决相关问题。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用验证性的心理来看待这类题目,即先假设一个结论代入已知条件看是否成立,通过这个过程不断强化认知思维。

例如,在教学《分数》时,有一道“计算这个式子的结果”的计算題。在解这道题时,由于很多学生对于分数的相关概念认知不清,我就引导他们应用对比验证性的思维方式。先假设结果是对的,但是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很容易就发现其中的一个加数竟然比和还大,这显而易见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计算方式应当是先通分再计算,这样他们就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了,其对分数这一模块内容的认知程度也得到了提升。

由此可见,这种假设验证的方式对于克服学生的因果性心理是非常有效的,能够帮助他们将计算过程大大简化,提升计算准确性,缩短计算时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种对比验证的方式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必经之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将这种方法进行合理应用。

二、逆向推理,走出定式思维

一般来说,小学生普遍具有顺向思维心理,在这种心理因素的驱使下往往解题都是按照固定的解题顺序按部就班地进行。这样固然有一定好处,但是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陷入固定的思维定式,不利于其计算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逆向思维意识,使其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灵活地选择最恰当的方式,全面提升计算效率。

例如,在教学《加减法混合运算》时,有这样一道例题:“甲和乙的年龄之和是21岁,甲和丙的年龄之和是22岁,乙和丙的年龄之和是23岁,试问甲乙丙各自多少岁?”在计算这道题时,如果采取逆向思维计算会很方便,因为我们没办法直接计算出甲乙丙的年龄,所以从逆向考虑先计算甲乙丙年龄总和,再分别减去两两之和便可得到剩下那个的年龄。计算过程为:甲乙丙年龄之和:(21+22+23)/2=33,所以甲的年龄:33-23=10,乙的年龄:33-22=11,丙的年龄:33-21=12。经过这个逆向思维过程,整个问题便都迎刃而解了。

在采用这种逆向推理的方式进行计算时,学生一开始可能不太适应。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便能够得心应手地将这种方法应用于计算过程中,并且之前形成的固定思维定式也会被打破,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计算,计算水平和计算能力也会因此飞速提升。

三、多向转化,启迪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的计算类型题目中,对题目进行必要的转化是常见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也需要学生突破传统的计算心理,学会采用创新性的灵活的思维方式进行计算。这种转化过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双进步,为其进行更加复杂的数学计算创造条件,为提升他们的学科综合能力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有一道求解一个等腰梯形操场面积的习题。对于这道题目,很多学生选择使用梯形面积公式S=(a+b)h/2进行计算,这个思路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为了启迪其创新性思维能力品质,我让他们继续思考是否还有其他解决方案。这时有的学生灵光乍现,想出了可以把等腰梯形分解为一个长方形和两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求解的思路。通过这个转化过程,一个不太熟悉的问题就变成了两个熟悉的问题,再进行计算求解就方便多了。

由此可见,进行多向转化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简化思维过程,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水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强调转化的条件和步骤,使学生能够做到精准、正确地转化,否则便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得不偿失,不仅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更会直接影响其数学成绩的提升。

小学生正处在快速成长发展阶段,需要教师对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给予更多关注和引导,确保其能够用高效积极的思维来解决数学学科中的种种问题。这不仅是现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师的本职工作。

猜你喜欢

乙丙逆向年龄
逆向而行
机智的店主
算年龄
化合物对乙丙弹性体/IFR体系阻燃性能和热降解行为的影响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