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教育思想让科学探索更精彩

2020-12-01杨程远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陶行知科学儿童

杨程远

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所谓创造教育,即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创造教育思想在教育、生活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陶行知先生对“创造教育”的重视也体现在了《创造宣言》《创造的儿童教育》等著作和言论中,其中的观点就是“小孩子有创造力”“人人有创造力”。

教师用科学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孩子将受益匪浅。众所周知教师都喜欢“示范”,示范能让孩子在相对统一的条件下进行科学探究实践,得出的结果大同小异。这种教学方式是缺乏探究精神的,在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应学习的是如何思考、感受不同探究方式带来的不同结果。相信孩子并给他们创造条件,他们有能力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要做的是改变自己的想法,将创造教育的思想融合在科学实践探究中,促进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一、解放儿童,推开创造的大门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总是层层递进、密切联系的,怎样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呢?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个解放”的思想。

(一) 解放儿童的头脑

让儿童能够去想、去思考,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冬天的早晨,孩子在晨间活动中比赛“哈气”,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教育契机:“白气”从哪里来。他们根据以往的经验发现:通过说话、哈气的方式嘴巴前方会出现“白气”,而春天、夏天、秋天三个气温比较高的季节就没有这种现象发生,进一步思考后孩子们想到倒水时、洗澡时都会产生“白气”,在经过几组情况的对比后孩子们感知当温度高的气体遇到低温时“白气”就会出现。

(二) 解放儿童的双手

让他们去做、去干。小朋友在午餐喝汤时发现汤上有一层亮晶晶的东西,他们用勺子搅拌的时候亮晶晶的东西散开变成了一个个小泡泡,但是汤沉静下来之后这层亮晶晶的东西又飘在了上面。大班科学探索活动《水和油》因此生成,经过倒水倒油、搅拌、记录、相融实验等操作后,他们直观地了解到油和水互不相融的现象,又感知可以利用第三种材料帮助他们互相融合。

(三) 解放儿童的眼睛

让他们去观察,去看事实。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事物的表面出发。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是幼儿发展目标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而陶行知先生则是用“解放儿童的眼睛”来阐述这一观点。如何解放儿童的眼睛呢?如在小班科学主题联动活动《春天来啦》中,去外面观察春天,发现春季与其他季节的不同,从大环境到小环境最后到个别事物,就像孩子们在观察中发现油菜花的花瓣有多少,茎叶又和其他植物有什么不同。这是孩子们自我学习的过程,摒弃了枯燥无味的教材和图片,走近实物孩子们更能用双眼发现事物的奥秘。

(四) 解放儿童的嘴巴

他们有足够的言论自由。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幼儿才是主体。我们可以做到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耐心倾听幼儿的想法,允许幼儿和教师的想法不一致。特别是在科学探索活动前期我们对将要探索的现象是未知的,引导幼儿猜测和表达可以发展他们的探究兴趣和探究欲望。

(五) 解放儿童的空间

就是给儿童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舞台。现在的教师们对空间也有了全新的理解,幼儿学习的地方不局限于小小的班级中,可以利用操场、空地探索“光和影”的秘密,利用种植养殖地探索自然。

(六) 解放儿童的时间

让儿童做支配时间的主人。幼儿可以随心选择探索、研究、发现等,解放时间是引导幼儿自主管理时间,在自己的时间里去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去观察发现。

二、三位一体,打开创造的空间

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合一”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这和我们科学活动的理念相吻合:首先教师教,然后幼儿从中学,而“做”是对教师所教内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的巩固和提升,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探究能力。儿童不是天生什么都会,他们需要家长、需要教师去教。但是他们又不是事事都需要教,教师教的是一种方法。例如,在小班科学活动《缤纷彩虹糖》中,我们利用水溶解糖衣,使水变得五颜六色,后来区域活动时我们班级有个幼儿收集到不同颜色的花朵和树叶,也将其浸泡在水中,意图提取花和叶子中的颜色,但是没有成功。孩子没有灰心,他又找来了粉笔、水彩笔等实验材料进行尝试,其中有成功有失败。有时候也会遇见先做再学习这种情况。为了探索更多颜色的秘密,我们利用紫甘蓝开展了关于“变色”的科学小游戏,当紫甘蓝的水溶液碰到醋时会变成红色,碰到肥皂水时变成蓝色,收集到的青菜、西红柿、苹果等都被制作成水溶液供幼儿操作实验。教学做相辅相成,不局限于流程,在教学中随机应变才能高效发挥三者的作用。

三、自由探索,促进能力的发展

幼儿以科学实验的过程为满足,在探索发现中找到乐趣。现代教学认为,教师干涉少,幼儿的探索兴趣会有很大的提高。师幼关系的形成是长时期的、因人而异的,再联系到幼儿的心理素质,教师带着自身的观点和经验引导幼儿完成科学探究或实验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教师应将重点落在丰富幼儿的经验准备和理解幼儿的行为上。多数时间,幼儿应得到开发、创造、利用实验材料和物品自由探索的快乐。科学探索活动中不同幼儿负责不同的职能,幼儿虽然都有参与活動的机会,但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有所差异。活动中独立型的幼儿面对问题时会有自信地解决,依靠个人的力量完成所在区域给予的职能。依赖型的幼儿会出现随做随问的现象。坐等型的幼儿内心羞涩,不会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创造教育工作者随着幼儿自身的需求帮助他们交换,交换组内的领导者、实施者、记录者,通过这种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探究实践中的不同职能技巧。经过循环往复,幼儿大都能独立且熟练地掌握。

我们要明白,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创造教育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除了与科学活动相结合,我们也应该注意创造教育在艺术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中的体现,让幼儿感知、体验创造的快乐,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使之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

猜你喜欢

陶行知科学儿童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留守儿童
科学拔牙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