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电子商务“双高”专业群“1234”建设的研究

2020-12-01刘豪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商贸管理系

营销界 2020年43期
关键词:双高基地电子商务

刘豪(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商贸管理系)

研究背景1

2019 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 号),提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双高”专业群的建设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达到“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

以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的电子商务“双高”专业群为例,对接重庆经济发展战略,组群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对发展数字经济作出了重要部署。2019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重庆成为国家首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这意味着重庆将大力发展数字商务经济,引导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把电子商务培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电子商务专业群”面向电子商务业,对接数字经济下企业对人才的新要求,培养适应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专业群的建设,主要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课程体系的重构、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双师结构”团队的建设、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国际合作交流、专业群的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来建设,从而实现专业群的要素协同创新和整体内涵发展。精准对接电子商务产业链的岗位需求,建立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优化机制。校企合作开展产业链典型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调研,根据电子商务专业集群面向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和学生就业岗位(群)的变化,以专业集群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兼顾学生当前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需要,动态升级专业内涵,确保培养目标适应岗位要求、教学内容体现主流技术,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双高”专业群建设面临的问题

高职院校“双高”专业群到底怎么建?高水平专业群的“高”体现在哪些方面?这都是围绕许多高职院校感到困惑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在:

(一)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属于专业打包的专业群,没有在当地政府宏观战略制定、产业调整升级和企业行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根据产业发展趋势,立足学校特点和优势,做好科学布局。人才培养定位大方向模糊,对专业间的关联性和差异性没有很好的区分,导致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的不完善。

(二)专业群组群逻辑与外部产业链不匹配

专业群的专业之间组群逻辑应该与区域的产业供应链发展相匹配。专业群内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对接产业的人才需求。而现有很多专业群的布局不具备科学化和体系化,没有实现良好的专业群与产业对接、与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对接,因此未能在服务和满足社会需求中促进自身发展。

(三)专业群整体特色优势不突出

“双高”专业群的建设一定要体现出高水平,要体现出特色优势,在区域行业中有较好知名度,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人才。在实习实训方面应发挥科研和社会服务优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特色鲜明。而眼下不少高职院校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没有系统深入地调研当地相关产业的人力资源市场,而导致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老化,没有突出产学研一体化的优势。

高职电子商务“双高”专业群“1234”建设的路径

基于此,要解决电子商务专业群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如何实现产教融合、凸显专业特色等诸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应围绕“1-2-3-4”模式(见图1 所示)进行改革,也即“1 个中心”——以“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中心;“2 个基地”——“学校教学”基地+“企业实践”基地;”3个结合”——“产、学、研”结合发展;“4 个内涵”——“教学资源共享”“社会服务加强”“质量评价提升”“双师队伍建设”。具体方法如下:

(一)电子商务双高专业群建设要围绕”1 个中心”——以“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中心

专业群的课程体系是按照专业基础课程夯实基础,专业课程融通学习,素质拓展资源共享的原则搭建,比如电子商务需要营销策划,也需要物流来配送,然后O2O 线上线下还需要连锁经营,一带一路带来更多的国际贸易与商务活动,与之相对应构建成的电商物流专业群,实现了供应链上下游的融合,以企业价值链的实现,围绕资金流、信息流、商品流来组建专业群。围绕着“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这一中心,面向产业链上的行业企业,针对岗位群,将现代学徒制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以此为纲进行专业群建设。

(二)电子商务双高专业群建设要建立“2 个基地”——“学校教学”基地+“企业实践”基地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电商专业和物流专业双双立项“重庆市双基地建设”,将与京东客服、京东物流、苏宁易购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电子商务类专业群,共建共享实训实践基地,共同组织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共谋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三)电子商务双高专业群建设要打造“3 个结合”——”产、学、研”结合发展

依托专业群内“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这一平台,校企深度合作,共享资源。在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双目标,共同开发教材、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共同育人,对接“1+X”技能职业资格证书试点项目,完善工学结合教学体系,共享生产、教学、科研资源。

(四)电子商务双高专业群建设要延伸“4 个内涵”——“教学资源共享”“社会服务加强”“质量评价提升”“双师队伍建设”

教学资源共享主要体现在一是根据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形成电子商务专业群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相关性动态调整专业群课程设置。从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出发,依照职业能力提升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按照初级岗位能力-目标岗位能力-迁移岗位能力的三层能力递进关系、通过”专业基本技能培养、职业技能能力培养、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分阶段设置课程,实现学生能力递进,分段培养。二是建成共享型电子商务专业群双基地提升社会服务功能。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专业双基地建设依托行业企业政所等企业机关,建成的实习基地投入大,那么应用范围应该得到拓展,因此计划建设共享型电商物流专业群双基地,供企业、社会人员、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使用,提升其社会服务功能。三是建成共享型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研究专业资源库建设构架,以电商物流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建成市级教学资源库,并逐渐拓展到其他专业。

基于高职电子商务“双高”专业群“1234”建设路径,依托数字经济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面向电子商务产业链上的社交电商、数字商务、智慧零售、智慧物流等高端业态,坚持“德技双修、商信并重、专创融合”人才培养理念,按照数字化经济的“商品数字化”和“数字商品化”核心路径,在课程体系打造、数字教学资源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各个培养环节紧紧围绕“互联网”和“智慧智能”的关键技术,培养学生掌握商品数字化改造、现代企业数字化运营以及智能交付的各项技术技能,成为数字经济中的“云端商务人才”,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提供强力的人力支持和智力保障。

猜你喜欢

双高基地电子商务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我的基地我的连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