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生问题行为及成因

2020-11-30吴超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形成原因农村小学生

吴超

摘要:在全民教育普及的背景下,国家逐步加大对农村教学的重视。也因此发现农村小学生的许多问题行为,这些不良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课堂的秩序以及他人学习,倘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正,就会进一步影响到农村小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可见,农村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探究和解决迫在眉睫。本文就这一热点问题,首先对农村小学生问题行为进行简单概括,从而进一步找出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更好的推动农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關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堂行为;形成原因

引言

在农村的日常教学中经常会看到学生的问题行为,这些行为造成了课堂秩序混乱的现象。这不仅需要教师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与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制止学生的小动作。除此之外,小学阶段是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时期,对很多事物充满着好奇,难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高效的学习。

一、农村小学生问题行为

(一)外向性的问题行为

外向性问题行为较其它类型的行为而言对课堂秩序以及他人学习的状态有着更大的影响。可以将这一类型的学生的表现分为三种:首先是无视教师授课,而随意喧哗,对课程进度造成影响的。其次是不仅自己有问题行为,而且与其他同学一起玩耍,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影响他人学习。最后,为了引起他人注意随意走出自己座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二)内向性的问题行为

如果说外向性问题行为是因与他人互动或是影响他人形成的,那么内在性内向性课堂问题行为只是局限于对自身的影响。可以简单地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别:第一种是表面上在认真听讲,实际上心不在课堂。第二种是根本没有在听课,直接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身上。第三种是因自己的懒惰行为没有完成作业而抄袭他人的成果。第四种直接无视教师,屏蔽自己在课堂中睡觉。虽然内在性问题行为对课堂的秩序影响小,但教师发现问题的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不时的提出引导性问题,不定时的进行提问。即使这些同学的行为没有拖慢对课程的进度,但是这些隐性问题的存在是更大问题发生的导火索。长此以往使得整个班级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也会大大降低。而作为正处于三观形成重要阶段的小学生,教师要通过积极的引导,避免学生不良习惯的养成。

二、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

(一)环境因素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在很大程度印证了环境对一个人行为举止的影响。而作为对事物充满好奇的小学生,正处于喜欢模仿他人的阶段,周围的事物以及环境都会对其行为造成影响。相关数据表明,环境因素在所有影响学生课堂行为的因素中仅次于家庭教育。这足以说明环境对学生行为影响的重要程度。

(二)家庭教学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就要加大对家庭教学的重视程度。但现阶段,我国许多家长认为,帮助学生学习是教师的天职,家长无需干涉,长此以往使孩子在家中养成懒散的性格。为了能够帮助孩子在建康的环境氛围中成长,家长必须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仅让他们在学校中学习到知识,在家中也要对他们给予关爱和保护,并传授正确的价值观。

(三)学生自身因素

小学生在同龄人面前很容易出现虚荣心作祟的问题,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以及赞美,这种现象无可厚非,但是确实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并且也会分散学生学习精力。而一旦教师不予理睬学生的心理也会造成创伤,这主要学生自身的问题,倘若家长和教师发现就要让他们改正并进行及时说教。

三、解决农村小学生问题行为的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虽然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引导会产生很明显的效果,但这最重要还是取决于学生自身的控制能力。学生倘若可以在课堂上控制自己的问题行为,那么就可以明显使课堂效率得到提升,并也会给教师减轻压力。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开设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专项课程等方式,使学生自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让学生自己明确目前的问题和现阶段所要做的事。

(二)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除了对小学生外在行为的了解,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否存在问题。不良的心理问题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很大错误引导作用,所以教师要加大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问题行为归根结底就是由于心理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例如有些学生不敢在课上回答问题也是心理压力大所导致的。对于这一点教师要对学生秉持着一颗尊重和理解的心,为学生积极疏导心理问题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敞开心扉直面困境。

(三)优化学习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学生认真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会给老师授课的状态带来影响。所以要根据教学的特点以及状况来对环境进行优化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除此之外,教师也要与家长即使进行沟通,让他们注重家庭学习氛围营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

结语

在全国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与学生所担任的角色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调整。但无论怎样教师都要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以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改正不良行为,并在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念。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应用先进创新的方式给学生传授知识。即使发现学生的困境,并用正确的方式解决,进而为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姚永梅.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学周刊,2020(22):159-160.

[2]马金枝,周存华.例谈农村小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0(15):72-74.

[3]舒立国,阿拉坦巴根.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J].校园心理,2020,18(02):113-116.

猜你喜欢

形成原因农村小学生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职学生学习现状调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