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社会培训现状与质量提升路径

2020-11-30赵言翟纯国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问题对策

赵言 翟纯国

摘要:职业教育社会培训是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增强社会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不仅对于职业院校自身而言是十分有利的,而且对于院校人才和社会也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不过当前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在开展社会培训工作的时候都存在诸多问题,社会培训的效果并不明显。基于此,本文就针对于职业教育社会培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社会培训;问题;对策

1、职业教育社会培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前越来越多职业院校开始认识到社会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制定了全面的社会培训工作体系,但是整体来看,其社会培训工作开展的依然不是十分顺利,在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1.1缺乏健全的社会培训工作机制

职业教育社会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而制度是这一工作开展的基础,不过当前我国很多职业院校都没有制定健全的社会培训制度,很多院校对这一工作的重视度较低,仅仅是将其视为一种创收方式,不注重培训机制的构建,导致该项工作的开展缺乏规范标准和依据。

1.2社会培训形式较为单一

职业教育社会培训的效果如何很多时候与培训形式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就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很多职业院校在开展社会培训的时候都是将校内资源作为唯一依据,培训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对市场的调研,导致培训项目不合理,无法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还有很多职业院校不注重与企业合作,无法对企业的优势资源进行利用,也导致社会培训存在较大的限制性因素,效果不明显。

1.3社会培训的支持力度不足

职业教育社会培训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该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资金支持,但是当前很多职业院校对这方面的支持力度并不足,为该项工作分配的资金较少,影响了该项工作的有力开展。由于资金较少,所以在开展该项工作的时候缺乏硬软件设备,培训资源缺失,培训效果堪忧。

2、职业院校社会培训的质量提升策略分析

2.1成立独立的管理部门

职业院校要明白,社会培训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已经工作的企业员工,还包括即将踏入社会的院校学生。开展社会培训教育可以促进书本知识与行业实际需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行业实践能力。为此,让学生能够通过社会培训更好地学以致用,同时也让社会学员达到自身的求学目的,这就需要学校成立独立的社会培训管理机构,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统筹安排学生和社会学员进行符合各自学习发展的教学任务。

2.2构建完善的教学制度

要确保社会培训教学合理有序地推进,就需要有一套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来保障。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教学服务体系:一是对教学师资队伍从数量到质量都要保证能够应对教学任务;二是教学配套设施比如教学设备、教学场地、教材等要提前准备好。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培训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因为这些培训人员已经在社会工作岗位或即将踏入社会之中,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能夠直接带动职业能力,专业技能提升的教学指导,因此社会培训工作不是简单的课本知识的照本宣科,它需要教师针对培训人员的学习需求,用最有效的方法来让其得到最好的领悟。为此,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势在必行。

2.3开展多样化的就业指导课程

调查数据显示,热门专业的毕业生超过30%不会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冷门专业达到一半。由此可见,接受继续教育的学员中,希望转行的人数占比非常大。因此职业院校进行继续教育时,应该注意开展多样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使学员利用宝贵学习时间,尽量了解所学课程的就业形势,及早规划。例如绘画专业在大众心中的认知就是成为画家,实则不然,在当今VR技术、电子游戏风靡的时代,平面设计师、3D软件工程师极为短缺,绘画专业能够与UI平面设计、3D建模等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学习严谨的制作流程,和为期半年的系统性培训,毫无绘画基础的人也能够成为高水平的设计师。传统的认知中,单一职业技能只适合于特定的工作种类。此种看法已经过时,网络直播平台的兴起,使各行各业均能自由入驻,通过平台分享一切事物。厨师可以分享家常菜的心得、教师可以分享疑难问题的解题流程、乐器演奏者可以将弹奏指法清晰呈现在观众眼前,吸引粉丝、增加流量,可以说,任何职业都可以围绕互联网。因此,职业院校应该充分收集市场信息,针对学员需求开展多种样式的就业指导课程,拓展学生的就业思维,使学生能够踏踏实实的学习知识、技术,实现工作转型、提高收入。

2.4整合教学资源,建立共建共享的开放式培训模式

在“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下,推进“三教”改革的力度。职业院校提高培训能力的根本还在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本着“因材施教、类型培养、灵活多样、产教融合”的培训理念,从培训方案的制定到培训教材的整合,从培训内容的因材施教到培训方式的灵活机动,从培训师资的产业化到培训管理的新模式,都是新时代背景下职业培训面临的新课题。要求我们职业院校应积极整合教学资源,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资源手段,与时俱进,开展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探索“学分银行”的管理模式,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

2.5挖掘培训潜力,构建特色项目,打造培训品牌

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工作还应立足学院,挖掘潜力,面向市场,开拓创新。首先,利用学院办学的优势专业,打造品牌培训项目,起引领和示范作用;其次,开展技能证书培训,以技能鉴定和推荐就业为主,落实“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再次,开展服务社会的公益类培训,如精准扶贫培训、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同社区家政合作,提升服务现代服务质量的培训等等,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力,提升社会服务效益。

结束语

职业教育社会培训是提升人才综合能力,推动其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职业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职业院校应当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虽然当前很多职业院校这方面工作的开展还不是十分顺利,但是相信随着院校的快速发展,其社会培训工作将会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1]邱兆海,王立新.技工院校发挥教学资源优势开展社会培训工作研究[J].职业,2017(21):18-19.

[2]王震宇.技工院校开展社会培训工作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1):164.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