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组织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2020-11-30于丽丽

法制博览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专业化队伍制度

于丽丽

天津农学院,天津 300384

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指出,我们进入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四个伟大”紧密联系,融会贯通,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想真正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关键在于选齐配强基层党建工作力量。高校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党的政策的坚强战斗堡垒,加强组织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对提高高校党建管理效能,实现个人成长和党组织建设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组织员制度沿革及其发展

高校组织员是党委领导下负责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相关党建工作的党务干部,在高校基层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其制度沿革、发展对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组织员是符合时代特点的历史产物

组织员制度诞生于革命战争时期,刘少奇同志最早在党的七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提出组织员这一概念:“要将发展党员的工作,委托给一些完全可靠的、在党的建设上有经验的、思想与作风都是纯正的工作人员去主持……这就是我们的组织员。”既明确提出了组织员的定义,也把其职责和定位做出了说明。组织员制度根据历史条件的改变经历了由无到有、再由有“被”无,最终在1983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员教育工作的通知》中得以恢复。组织员是党在特殊年代为集中力量发展国家而把部分发展党员权利予以下放的现实写照;是各级党组织通过长期持续不断的摸索,专门从事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协调上下级党组织关系,为下级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专业指导的党务工作者;是我们党重视党组织发展,旨在夯实党员队伍、提高党员素质的历史产物。组织员制度作为我党在成功总结党的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独特制度,保障了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也为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培养了可靠的政治先锋。

(二)组织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政治群体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为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成为我党提高自身建设、保持健康肌体的重要内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归根到底还要把好党员发展的入口关。组织员不仅承担着为党储备后续力量的重要职责,还是学校和院(系)的联络员,组织员接受校党委组织部和院(系)双重管理,既受上级部门工作指导,又要协助学院做好党建相关工作,建立健全党内各项制度,目前,各高校普遍形成了校党委—校党委组织部—院党委—院党办的垂直管理模式,组织员作为其中的基础单元,扮演着上情下达的重要角色。面对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新要求,对于组织员的专业能力、选拔任用提出了更高要求,组织员队伍也实现了从兼职为主到专兼结合、专职为主,从而确保了新时代党的建设各项成果的巩固和完善。

二、高校组织员制度的现实启示

基于历史角度深入分析组织员制度的演进,努力探索出组织员队伍建设的规律,对于这支队伍更好发挥作用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加强组织员队伍的文化建设

党史党建的深厚积淀加之高等教育的发展,造就了组织员队伍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高校组织员队伍既要显现出以文化人的内涵,又要体现高校党建育人的功能。一方面,结合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营造一个优良的党建育人的环境尤为重要,在此环境中润物无声熏陶出的组织员队伍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又可以反哺组织形象和文化环境,再根据各自的学科优势打造独特的组织文化,对于身处其中的大学生更是受益良多。另一方面,高校组织员工作具有实践型和研究型的特点,在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同时,还要结合新形势新特点加强对党员、发展对象、积极分子等进行教育和管理,具有较强的党建研究能力,因而,要培育党建研究型思维、促进业务科学化发展,在立足实际中深入思考,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作为专职的党务干部,组织员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具有专门的研究领域,因而打造组织员专业化队伍还需强化政治文化、组织观念等文化建设。

(二)建立科学系统的培训体系

党的理论常学常新,对于专门从事党务工作的组织员更需要时时更新学习,确保始终和党中央的要求保持一致。因此要根据组织员的工作需要、工作特点,制定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不断提升组织员的工作能力。“教之道,贵以专”,培训工作也应该突出“专”字,便于打造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专业化组织员队伍。一方面,培训形式要体系化。根据上级组织要求及具体工作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分步骤、有计划地加以实施。要提升组织员的政治意识、政治站位、政治高度;通过培训加强从事业务的专业能力;及时总结经验、凝练提升;加强整个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培训的形式和载体。例如,市委组织部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利用市委党校的优质资源为全市高校组织员开展系统的培训;邀请校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召开座谈会,校际之间、不同学院之间分享工作经验,取长补短;以先进典型报告的形式分享学习先进经验,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通过线上线下、视频、面授等多种渠道全面提升组织员专业能力。

(三)建立合理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毋庸置疑,合理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是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吸引人才的有力手段,更是保证队伍稳定而逐渐专业化的基础。考核是按劳分配的依据,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通过公平合理的考核促使组织员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奖优罚劣的顺畅机制。考核工作要既注重日常事务,也可一定程度附加学院党建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同时,各高校应根据本校工作实际,突出顶层设计,科学制定组织员队伍激励制度。通过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成长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促进组织员的持续性发展。其中可依照组织员队伍的不同年龄梯度、工作年限制定侧重不同的激励方案,参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根据所处的阶段会有有所改变,通常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生存压力较大,物质激励效果相对显著,但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精神激励开始显现出功效,而保障高校工作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更多的是成长激励。高校根据具体实际及时调整政策落实,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高校组织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加强党的组织力的重要抓手,要顺应时代发展,全面提升组织员的综合素质,促进组织员为党和国家培养时代接棒人,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猜你喜欢

专业化队伍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