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思政课教学中培育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

2020-11-30韩德燕

法制博览 2020年15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内容思政

韩德燕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德宏 678400

高校毕业的大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培育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课程,在思政课教学中开展职业素养培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优秀人才,以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

把高校思政课和学生的职业素养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意识,养成良好的择业观,为将来走出社会和走上工作岗位及其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准备。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开展职业素养培育能把职业素养培养和职业发展预期有机结合起来,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供方向,为国家、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有良好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的人才提供保障。把职业素养和思政课教学联系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他们在敬业、岗位和竞争等方面树立职业素养意识,提高职业素养。

(二)引导学生从“纯学生”到“社会人”“职业者”的角色转换

从职业素养的构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除职业技能外,其他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等无一不涵盖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之中。从中可以看出,高校思政课教学在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的教育是责无旁贷的。

(三)满足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终身发展需要

目前许多的高校对学生进行的职业素养教育,提高和增强了学生们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尤其是对那些初次就业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但是他们在岗位调换过程中的适应能力还是比较弱,持续就业的能力还不够高。能很好地弥补他们这一短板的方式就是学习思政课及其教学,它能更好地把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统一起来,锻造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品质和道德素养的合格人才,使之能胜任各种各样的岗位工作,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要求,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发展和升级。

二、思政课在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机整体,但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却还存在许多缺点。

(一)思政课教师对社会需求的职业学生素养要求认识不清

许多思政课教师有很多外出培训、学习、参观的机会,但往往受到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导致了很多思政课教师放弃了学习、调研和进修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与社会和企业相脱节,不知道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才能符合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认识定位不够清晰,对此缺乏相应的了解,这样就使得一些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在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方面泛泛而谈,内容生硬空洞,没有感染力和可信度,这样下去,是不可能满足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的。

(二)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教师教学内容相脱节

虽然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内容,但是也不能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在内容上大多都是“宏大叙事”和构建理论知识,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满足于完成教材编排的内容或者是根据自己的个人认知来进行教学,重在介绍一些抽象的、宏观的和普遍的理论知识,而对于那些具体的、微观的和特殊性的或者是那些在生活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老师在教学中要么是选择放弃,要么是二者选其一,或者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认知来进行讲解,而不是做科学分析,这就造成了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培养相脱节的局面,也使得思政课教学与学生职业素养不能很好地统一起来。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乏味单一

在实际教学中,虽然有部分思政课教师正着力创新教学模式,研究高校学生的“职业性”特点,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但是大部分思政课教师还是不懂得创新,依旧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和高科技的发展,很多教师开始尝试采用翻转课堂、慕课或者是微课来进行教学。这一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认可和良好评价。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本来作为能弥补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不足的多媒体技术,现在反而压抑了部分教师上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只是一味地播放幻灯片或者是照着幻灯片从头读到尾,完全忽视了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作用,课堂氛围很压抑,加上部分高校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大班教学或者是合班上课,这造成了一些学生不喜欢学习思政课,产生了厌倦感,制约了思政课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作用,大大降低了思政课实效性的发挥。

(四)教学缺乏统筹

多数高校的思政课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上缺乏统筹性,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缺乏交流和沟通,只满足于完成自己的课时和教学内容,不管是从教学的时间、内容、目标还是组织方面都没有很好地做到衔接和融洽,导致了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相重复,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

三、思政课培育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

思政课要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必须要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思政课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大力解决思政课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完成培育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任务。

(一)重视思政课教育,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

思政课教师要争取一切能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多参加一些学习培训,深入企业发展的领域,熟悉企业发展的要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标准,树立一个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修养。与此同时,要通过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了解社会,了解在校生和毕业生在职业素养中存在的差距。在深入了解社会行业和企业之后,针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的方法,使思政课教学与社会、生活和职业相统一起来,改变重理论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

(二)从教学内容上突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

思政课教学内容很多,在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理念下,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调整,重视学生在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方面的教育,树立善创新、勇创新的意识和理念,提高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锻造自己勤俭自强、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塑造自己的创新品质,使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个性化,从而使得思政课教学内容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

(三)在高校的教育实习中融入职业素养

一直以来,教育实习不仅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教育实习还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最好途径。在教育实习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应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习老师要把职业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和工作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提高自己的工作热情。在实习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除此之外,实习老师还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为学生学好基本技能奠定基础的同时,注重自身的学习,增进自己与其他就业指导专家或老师的情感,从而增加学生和他们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渐渐做到得心应手。

(四)优化考核方式,建立过程性评价方式

评价效果的好坏不仅要看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必须看到学生在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方面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标准,然而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具有长期性,要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才能显现出来。因此,要优化考核方式,改变以往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考核方式。首先,在试题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适当挑选一些有关职业素养方面的内容组成试题,当然,由于专业不同,这点建议从实际出发;其次,减少结果性评价,增加过程性评价的比重,把每一学期的考核分为多个阶段,以能力素质为标准,即构建以能力素质为目标的过程考核体系;最后,改变过去课程考核以期中、期末考试为主的成绩考核方式,课程总成绩由各个阶段的目标考核成绩按设定的比例加重,减少期末成绩中在总成绩中的分值。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内容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