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重大公共危机中的孙子智慧
——山东孙子研究会“孙子兵学与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研讨会观点综述

2020-11-30路秀儒

孙子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孙子兵法危机

路秀儒

2020年9月17日,山东孙子研究会在济南举行“孙子兵学与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研讨会。来自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和全国多地的专家学者,以及抗疫一线的领导,共100 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秘书长、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院长陈荣弟,山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刘致福到会指导并致辞;国防大学原副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李殿仁等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会议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抗击新冠疫情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实践,用孙子兵学的视角和智慧总结、反思、探讨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取得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必须注重“道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孙子兵法·计篇》曰:“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重大公共危机面前,各级领导只有“厚爱其民”,首先想到人民、时刻为了人民,人民才能与其同心同德,不惧危难,共克时艰。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也是这次成功控制新冠疫情的根本原因所在、显著标志所在,“中国之胜”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道胜”。

重大公共危机具有鲜明的侵袭性特征,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人的生命是最珍贵的,家园可以重建,物质损失可以弥补,而“死者不可以复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就是要把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应对重大危机的紧迫性和保护经济的重要性面前,义无反顾地选择前者,不惜暂时牺牲经济发展速度和少数人的经济利益,牺牲部分人的行动自由和生活便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人民的生命,无论是长幼、轻重病患,都要全力以赴施救医治,哪里出现一抹侵袭,哪里就要成精锐救援的集聚地、主战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就是要敢于“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孙子兵法·九地篇》),就像这次抗击新冠疫情史无前例的“大封城”“道路管制”,以及“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一切费用由国家承担”等诸多创举那样,各种措施都要体现出对生命的敬重与担当。

兵民是胜利之本。重大公共危机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生产、生活、生存的方方面面,处置应对危机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是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孙子兵法·谋攻篇》曰:“上下同欲者胜。”只有相信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上下齐心、左右联动,拧成一股绳,筑起一道道墙,才能汇聚起磅礴的力量,才能转化为制胜的优势,才能遏制和化解任何重大公共危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要坚持同频共振,既要让广大群众认清危机之“危”,又要让他们认清责任之重、制胜信心之足;既要深入学习那些功绩卓著的先进典型,又要积极宣传那些默默奉献、“无智名,无勇功”的无名英雄,努力形成群山四应、众志成城的生动局面。要坚持群策群力,充分相信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公作用,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处置应对危机的生力军。要坚持群防群治,积极发挥社区、村镇在危机防控中的一线堡垒作用,做好一户一人的工作,把好一行一动的关口,守好一街一巷的阵地,久久为功,积小成为大成,连小胜为大胜,为最终降服危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必须注重“算胜”,坚持科学高效的运筹决策

只有精心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之外。重大公共危机的产生与影响,往往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必须站在战略高度、运用战略思维,科学判断、总体谋划、统筹掌控。

《孙子兵法·计篇》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多算胜,少算不胜。”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算胜”的重中之重是迅速制定明确的战略策略。新冠疫情在武汉一爆发,党中央就敏锐地看到了性质的严重性,明确地把疫情的爆发与蔓延定性为全国性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定性为一种重大公共危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确施策”的战略指导和总体要求,作出了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为应对重大公共危机提供了战略思维和行动遵循。“算胜”的核心是坚持全国一盘棋,加强对危机应对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坚决防止和克服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现象,务求联控联动、联战联胜。“算胜”的关键是加强统筹部署,协调好政治、经济、人文、科技、环境、外交等诸多方面的力量运用,从空间上讲,要照顾各个方面以及相互关联,分清轻重缓急,合理使用资源和力量;从时间上讲,要照顾各个时间段以及相互衔接,分清先后顺序,科学安排行动方案,使整个应对工作有序、有速、有力、有效地展开和实施。

三、必须注重“心胜”,坚持“胜可为”的必胜信念

信心是一种战略定力,是一种战胜对手而不被对手所战胜的意志和韧劲,是一种精气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之源。《孙子兵法·军争篇》曰:“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当重大公共危机突然出现的时候,最需要的是沉着冷静的心态、敢打必胜的信心、措置裕如的招数。

脆弱性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弱点和漏洞,貌似强势的重大公共危机也不例外。《孙子兵法·虚实篇》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面对来势汹汹的重大公共危机,只要把我们的种种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就一定能够战而胜之。

要充分看到并积极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坚持听党指挥的根本原则,始终用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领航定向、凝聚力量,强化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的政治自觉。要充分看到并积极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集全国之力办大事,坚持“国家队”唱主角、打头阵。要充分看到并积极发挥我们的文化优势,弘扬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勤劳智慧的优秀本色,坚持用慎重的态度、辩证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审视和应对危机,把现代元素与传统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传统文化、传统专长的独特威力。要充分看到并积极发挥我们的实力优势,充分利用党和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新发展新成效,注重把强大的综合国力转化为应对危机的强大战斗力。

四、必须注重“力胜”,坚持“其所措必胜”的对策方略

战争关系到生死存亡,是输不起的“国之大事”;重大公共危机容易演变成为无法挽回的灾难,是输不起的严重挑战,二者应对起来都容不得任何闪失,都需要慎之又慎、重之又重。《孙子兵法·形篇》关于“其所措必胜”的思想,要求应对战争的方案措施必须建立在周密可靠,有必胜实力、必胜把握的基础之上。这既是谋划战争的遵循,也是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的法宝。

应对重大公共危机,在定性上必须要有足够的认知度。要善于站在政治的高度,用全局的眼光、前瞻的视野去审视危机,千万不能将其性质看轻了,把其危害看小了。对把握不准的潜在危机,宁可信其有不能信其无,宁可信其重不能信其轻,宁可信其危不能信其安,决不容许有任何侥幸心理。在领导上必须要有足够的权威度。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历来是国家安全的关键,而在重点地区、重点领域授权实施权威高效的一线领导指挥,既能够凝聚共识、稳定民心,也能够调度需要调度的力量,又能够临机决断,抓住稍纵即逝的“窗口期”。在力量投入、手段运用上必须要有足够的保险度。“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要以坚决果断的决心,以超乎寻常的措施,以绝对取胜的把握,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一举把危机控制住、化解掉,把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即使付出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即便“杀鸡用牛刀”也不为过。

五、必须注重“知胜”,坚持“知彼知己”的科学法则

重大公共危机爆发初期,情况纷繁复杂,它“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往往扑朔迷离,表现出很强的隐蔽性,充满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真假信息交织在一起,应对起来非常容易出现判断失准、决策失误、行动失据、贻误战机的严重问题,从而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

《孙子兵法·谋攻篇》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无论哪种类型的重大公共危机,只有全面地了解它、深刻地认识它、准确地把握它,才能最终战胜它。应对重大公共危机,必须“知”字当头,在早知、真知、深知、全知、动态知上做足功课,为“践墨随敌”、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

要建立灵敏的信息收集网络,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和特别动向,并善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见微知著,透过现象洞察本质;要建立快捷的信息报送渠道,确保在第一时间把重要信息及其分析判断和意见建议报送上级有关部门,并建立避免瞒报、迟报、漏报的严格制度;要建立高效的信息响应机制,跟进组织攻关研判,拨清迷雾、厘清脉络,把握发展走向,科学定性,精准施策,果断展开应对行动;要建立权威的信息发布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多平台介绍相关情况,传播有关知识,及时澄清虚假信息,引导公众了解真相,理性对待面临的重大公共危机,积极支持配合党和政府的应对行动。

六、必须注重“将胜”,坚持“将能而君不御”的用人之道

《孙子兵法·谋攻篇》关于“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的思想,强调的是将帅能力强而国君不横加干预,其实质是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各种重大公共危机既有相同的生成与危害机理,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复杂背景和表现特征,应对起来都是挑战性极强的新课题,既需要高度权威的集中统一领导,又必须放手让能者唱主角,让专家挑大梁。

在运筹决策的过程中,要倍加尊重、充分听取、积极采纳相关专家的意见建议,切实把领导的决心意志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之上。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和一线工作者的主力军作用,营造“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孙子兵法·地形篇》)的生动局面。在调兵遣将的过程中,既要坚持“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孙子兵法·计篇》),敢于临阵换将,坚决把那些不得力不称职的人换下来,让那些能力强、敢担当、最适合此任的“能将”顶上去,又要坚持用人不疑,“将能而君不御”,让“将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要在更大的范围内遴选调集骨干人才,集中用于重点地区、关键部位。要重视在“火线”上锻炼人才、考察人才、破格使用人才,并对失职渎职者严肃问责,立起用人的鲜明导向,激励各级干部、各类人才努力担当尽责。

七、必须注重“权胜”,坚持“杂于利害”的辩证指导

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在社会实践中,“利”与“害”是一个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矛盾统一体,二者往往如影随形、相伴而行。“利”与“害”是贯穿应对重大公共危机始终的两大制约因素,并且二者的矛盾性表现得比任何情况下都要突出,全程都需要对“利”与“害”进行慎重的权衡和取舍。正如《孙子兵法·九变篇》所言:“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孙子兵法·作战篇》曰:“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孙子兵法·军争篇》曰:“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应对重大公共危机时,任何决策与行动,都必须把其中的“利”与“害”找出来、分析透、估计足,既要防止只见利不见害而盲目乐观、贸然行事,又要防止见利不足、见害有余而悲观失望、缩手缩脚。

《孙子兵法·计篇》曰:“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应对重大公共危机,必须慎重权衡利害,既要毫不含糊地“求利”,又要智慧大度地“容害”,找到“利”与“害”的平衡点,尽力把决策建立在“利”的最大化、“害”的最小化之上;在决策的实施过程中,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最大程度地控制和削弱“害”的影响特别是政治影响和生命影响,不断积聚正能量,坚决防止出现“费留”现象。

《孙子兵法·军争篇》曰:“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危难之中往往蕴含着有利的因素,危机之中往往蕴藏着新的契机。应对重大公共危机,要登高望远,善于危中见机、化危为机、创造新机,于困局中开新局,在化解危机、战胜危机中实现“胜敌而益强”。

八、必须注重“速胜”,坚持“贵胜不贵久”的防控方针

重大公共危机不仅具有很大的破坏性,而且具有不可预测的衍生性,有效应对的窗口期很短,机遇稍纵即逝。《孙子兵法·作战篇》曰:“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故兵贵胜,不贵久。”用兵如此,应对重大公共危机亦然,只有果断出手、速战速决,才能抢占先机,争取主动地位,控制事态升级,才能把影响和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麻木不仁或患得患失、犹豫不定、久拖不决,都是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的大忌。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务必当机立断,把握好临机决策与常规决策的关系,在最短的时间内冷静而果敢地作出决策,形成明确而统一的行动指南,为危机的有效应对赢得宝贵时间。应对重大危机是一场遭遇战,要针对危机之下高度不透明、不确定的环境条件,动态评估决策的优劣与得失,坚持边应对边完善决策,并根据危机真相的渐渐展露和危机情势的演进发展,对出现偏差的决策内容及时进行修正弥补,确保决策的时效和质量。

兵贵神速,以快才能制快。一旦作出应对危机的决策,实施行动就必须“后如脱兔”,满弓劲发,与时间赛跑,与危情拼速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出一系列破解危机的组合拳。要优化指挥关系,简化组织流程,创新领导方式,发挥资源优势,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监督“问速”。像这次抗击新冠疫情那样拼出“中国速度”,展现“中国效率”和“中国力量”。

九、必须注重“先胜”,坚持“恃吾有以待”的忧患思维

危机的爆发,是事物运行失衡的结果,有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多数危机是有端倪可察、有回旋余地可用的,并且有机会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关键是要相信人类的认知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预”字上下足功夫。

《孙子兵法·谋攻篇》曰:“以虞待不虞者胜。”《孙子兵法·九变篇》曰:“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这就启示我们,一定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平时建立可靠的应急处置机制。对可能突发的重大公共危机,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收集信息,评估形势,科学判断,及时预警,制定应对预案,明确领导关系、力量编成、保障措施和行动“路线图”,将“突发之危”变成“预知之变”,从而在危机降临时能够从容应对、精准施策。

要建立健全预测预警研究智库,探索重大公共危机孕育发生和演变的规律,为相关部门提供预防处置的决策参考。要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建立危机预警专门机构和平台,构建信息化预警防控体系。要加强预置建设,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像国家建立粮食、油料储备基地一样,建立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的物资储备基地,并融入国民经济的发展之中。要加强针对性演练,通过图上、网上推演和实际演习,检验方案措施,锻炼提高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的能力。

十、必须注重“全胜”,坚持“同舟而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演进,人类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彼此之间的利益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已变成了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地球村。许多重大公共危机,如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公共卫生危机、气候危机、环境危机,等等,都展现出全球性的特征,对整个世界都是十分严峻的考验。在这些重大公共危机面前,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无法独善其身,凭单打独斗和一己之力都很难彻底地战而胜之。

《孙子兵法·九地篇》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中国倡导的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孙子“同舟而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圣人与伟人跨越千年时空的思想共鸣。这是中国的传统智慧和时代理念,也是世界战胜重大公共危机的出路所在。人类祸福相依、休戚与共,在重大公共危机这个共同敌人面前,各国应摒弃前嫌,走出偏见,超越小我,同舟共济,“携手若使一人”,共同战胜面临的各种重大公共危机,以“世界好”来确保“自我好”,在互利共赢中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孙子兵法危机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孙子兵法友谊辩论赛在滨州学院举办
《孙子兵法》组歌
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2021年学术年会在济南举行
“孙子兵法·创新·发展”孙子文化论坛在山东省广饶县举行
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军事科学院召开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