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绣工艺在礼服设计上的应用研究

2020-11-29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24

流行色 2020年5期
关键词:苏绣礼服刺绣

朱 敏(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4)

苏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2006年被收录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拥有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其风格意蕴在隋唐年代就已奠定基础,迨至宋元时期逐渐形成了独特技法和工艺特征。据明朝张应文《清秘藏》叙述:“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嚵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①由此可见苏绣艺术在宋代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清代确立了中国四大名绣——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对现代刺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绣制品精巧而细腻,将其工艺技法应用到嫁衣、戏剧服装和高级礼服中,使时尚与古典元素巧妙融合,赋予它们物华天灵、典雅脱俗的气息,充分发挥其实用工艺美术的价值。

一、苏绣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苏绣在衍生之初是人类出于对美的追求在自身进行装饰而形成的一种工艺美术,从本质上决定了它具有实践性和文化性两大艺术特征。最初苏绣出现的形式为画身,然后演变成纹身,再变化为画服,最后发展成为刺绣服装。苏绣艺术在明朝受“顾绣”影响颇深,到了清代烜赫一时,清末的苏绣艺术家沈寿②在继承苏绣传统艺术针法的基础上,以强调明暗透视原理的西方绘画为研究对象,首创了仿真绣。创新是苏绣代代相传的内在动力,每一次创新都把苏绣推向了更高的艺术水平,通过历代苏绣艺人的不断改进和姑苏文人墨客的影响下,苏绣最终形成了“精巧、细致、高雅、整洁”的艺术特点,并且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各地刺绣艺术中,苏绣的影响力位居之首。

传统手工艺在我国物质文明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建国以后通过培养发展、复苏期,使苏州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刺绣发展基地。然而,随着工业化的来临,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一些传统民俗观念日益淡化,传统刺绣服饰经历变革,逐渐淡出日常生活。机绣和电脑绣的广泛使用,手工绣制品需求量日益减少。观此现状,继承传统手工艺是当下需要认真做的事情。

二、苏绣的工艺特征

苏绣的地理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刺绣材料资源,深受工笔画风格的影响,色彩优雅美丽,绣品精美,表面整洁,技法灵活多变,清新素雅。其艺术表现力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

1.苏绣的技法特征

作为传统的手工刺绣技术,苏绣的针法极为丰富。其中乱针绣作为苏绣的独有技法,集中展现了苏绣独树一帜的魅力。

乱针绣有别于传统刺绣细密工整的绣法。它的珍贵之处就在于“乱”字,貌似乱针,乱而不糙,乱得有理,形乱神守。看似针法杂乱,实则针迹纹理密察,所谓“无法而法,乃为主法。”一针一线错综交叠,自由灵动,凭针作画,以线达意,令物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给观者带来极致的视觉享受和心灵震撼。乱针绣注重光与影、主与次、虚与实,避免了平板呆滞、画面生硬的状况。它既能表现出小家碧玉的细致柔美,又能体现出油画作品中粗线条的挥洒自如。其针法、肌理、材料质感更是有多重审美价值。平针绣总体的线条是极其严谨有规律的,在绣制植物花卉类图案时比较常见,空间立体感略逊于乱针绣。就如齐白石先生说过的“妙在似于不似之间”③一样,虽然没有乱针绣那样肆意奔放的张扬力,却有着温雅含蓄的静态美。

2.苏绣的材料特征

苏绣的图案特点及选材配色都是独一无二的。在绣品制作过程中,常采用表面光洁明亮的丝织品“缎”,中型厚度的丝织品“罗”,其纹望之如冰凌的斜纹织物“凌“,还有素绢和提花绢,方目纱和绞纱,绸和锦等传统材料。刺绣用的花线也是丝线,可染上百种颜色。在用色上,苏绣一向讲究华而不彰,简而不俗,一种颜色可细分出多种色阶。丰富的原材料为苏绣的花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是苏绣之所以能独树一帜、精美绝伦的主要物质条件。

3.苏绣的题材特征

苏绣的题材广泛。在图案选择上,花鸟鱼虫以及书法静物等都可以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逐渐变得多元化,西方艺术逐渐引入中国,苏绣的种类和主题也越来越多样化。苏绣开始吸收西方艺术特色,如油画和素描、西方名人肖像等,极大丰富了苏绣的题材领域。传统苏绣融合了世界多元文化,体现了其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创新精神。

三、苏绣工艺在礼服设计上的应用

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可以穿着精美刺绣服装的大多数人都是经济条件优越的官宦群体。《国语》《左传》等春秋时期论著中对此均有记述,“食必粱肉,衣必文绣”“柱梁衣绣,士无不褐”等词句。因此,传统的刺绣艺术在衍生之初就具有非常高的象征意义。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刺绣已逐渐成为服装设计中最重要的工艺技术之一。在国内外各类高级定制服装的设计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工艺文化与礼服设计的融合不仅产生了新的视觉效果,丰富了服装的装饰元素。将这种具有文化背景的传统手工艺运用到服装设计中,更能体现其无穷的经济价值和艺术文化价值。

1.苏绣图案在礼服设计中的应用

苏绣图案的选择有很多,有关于幸福的愿景、关于爱情的表达、有关于长寿的祝福、关于家族的延续,种种题材纷繁多样,但是都同样表达了吉祥美好的含义。不同图案的巧妙搭配使服装上的刺绣丰富多彩。例如颖儿结婚时的喜服,设计灵感来自于清乾隆年间宫廷吉服上的装饰图案以及清代著名画家钱维城的《牡丹图》④。以线作画、以针达意,勾画出龙凤牡丹呈祥的图案,寓意“幸福圆满,平安喜乐”,这也是苏绣艺术一直在秉持的人文精神内涵。

高明的时装设计师们往往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苏绣图案经过一系列整理提炼,巧妙地装饰运用在礼服上。除了从传统的江南文化中汲取灵感,也可以和其他艺术文化相互融合,带来新的视觉感受。设计师兰玉在2016年的巴黎高定秀中将中国传统技艺剪纸和苏绣带到全球时尚中心。无论是剪纸的寓意还是苏绣的工艺,镂刻在方寸之间的精致将数千年东方文化艺术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柔软的丝绸被手工雕刻成轻盈的白色羽毛和飞舞的蝴蝶,蕾丝和苏绣相互融合,在光滑飘逸的真丝缎面上绣制出高级感十足的纹路。设计师将剪纸、苏绣、蕾丝花边和毛呢面料结合成一个视觉系统,增加服装的质感。在传统与现代间寻求平衡,既有东方气质的隽永优雅又有西方文化的自由不羁。

2.苏绣工艺在礼服上的表现形式

刺绣工艺的运用为现代服装增添了层次感和立体感。通过面料的混合搭配,颜色组合以及刺绣针迹的变化,不同的部件使用不同的刺绣工艺,不同的样式使用不同类型的花样形式来形成新的装饰效果。使刺绣部位更具立体感,增加衣服层次和造型美感。例如,苏绣中的乱针绣与常规刺绣针法不同。近观针迹凌乱,但远观时,视觉效果非常精致巧妙。因此,在礼服设计中,可以采用乱针绣、珠绣等针法,在二维的面料空间中,塑造出三维立体空间的视觉效果,为礼服设计增添不同的魅力。

精湛的苏绣作品对手工艺的要求非常高,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一套以“青花瓷”为主题的颁奖礼服一出场就惊艳四座。其设计结合了独特的中国传统风格和国际流行元素。礼服的核心图案“青花瓷”是就是采用苏绣的独特绣法乱针绣来完成的。为了达到图案在群裾自然流畅婉转蹁跹的效果,经验丰富的绣娘需要将丝线用指尖分出更细的几股。用短针在重磅真丝面料上缓慢地来回穿刺,这种刺绣技法使图案颜色变化细腻且层次丰富,形象逼真的再现了青花瓷的典雅素净和东方元素的神韵。

3.苏绣艺术在礼服中的应用价值

对苏绣艺术文化内涵的提取,是将其所蕴含的工艺价值运用于礼服设计当中。这不仅需要对装饰元素提取和创造,还需要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学习和研究。在众多热衷东方元素的设计师作品中,时常能看到刺绣、旗袍、青花瓷等极具东方代表性的元素。礼服设计需要这种以民族文化底蕴为支撑的传统手工艺,提升服饰的品质和价值。2017秋冬巴黎高定时装周上,兰玉以《红楼梦》为灵感,将红楼女子的闺秀之美作为主题,不仅全世界展示了精致华丽、气韵灵动的苏绣技艺,更是将中国这一举世闻名的文学作品展现给世人,苏绣作品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积淀着数千年的东方美学价值,是在物质文明的时代,对精神文明的传承和创新。

四、总结与展望

苏绣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人们在生活中辛勤劳作和智慧累积创造的宝贵文化产物。传统苏绣工艺可以在服装装饰领域长期占据重要地位,这不仅是因为苏绣具有浓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独树一帜的工艺技法和不断创新发展的精神。豪泽尔曾指出:“墨守成规和即兴而作被说成是艺术两个最危险的敌人”。⑤任何艺术如若墨守成规、不思革新,就难以继续传承发展,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其真正的艺术价值也难以体现。将苏绣工艺到现代礼服中,在追求生活品质,助力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背景下,使苏绣本身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融入生活,发挥其巨大的文化价值,从而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注释:

① 张应文.清秘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1.

② 沈寿,清末民初著名绣女。

③ 中国美术馆编.齐白石绘画精品选[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④ 钱维城,清朝著名画家,其代表作《牡丹图》于2010年冬在广州华艺拍卖。

⑤ 豪泽尔.艺术社会学[M].居延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19.

猜你喜欢

苏绣礼服刺绣
苏绣咖啡:可以“喝”的苏绣,可以“赏”的咖啡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动物身穿白礼服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苏绣,“秀”出奇迹
皇帝的礼服
蝴蝶礼服
清新唯美的刺绣
MY DREAM WEDDING高定礼服旗舰店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