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气象谣言分析及舆论引导策略

2020-11-29汪应琼高迅芝

科技传播 2020年18期
关键词:言论谣言气象

董 青,汪应琼,高迅芝

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德国社会学家贝克预言的“风险社会”,日渐成为人类社会的“新常态”。从自然灾害的角度,气候变暖造成高温干旱、寒潮暴雪等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迅速普及,改变着人们的发表言论以及接受言论的习惯。在突发自然灾害引发的危机传播中,数字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远远超过普通人的认知能力,这就使得介于真相与谎言之间对事实的“模糊性表述”大行其道[1]。在信息化、网络化程度日益增高的社会中,权威的消解,观点的多元化,情感宣泄式表达等网络公民的言论特征,给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挑战。《现代汉语词典》对谣言的定义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为廓清正确言论与谣言之间的界限,有学者将言论分为确定言论、不确定言论、推测言论、不实言论、虚假言论等五种[2],从确定性言论到谣言,有不同层次、区别和影响。因此,虽然我们将没有事实根据的信息统称为“谣言”,但根据不同言论的类别,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

1 戳中公众内心“痛点”的气象谣言

1.1 气象谣言传播动因分析

谣言接受者的心理动因一般有:安全需求,社会焦虑、心理期待、猎奇心态、从众现象[3]。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也就是人对水、空气、食物等基本生命保障的需求;安全需求,也就是人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等方面的需求。涉及这两层次的需求属于人类生存的基础,因此最为牵动人心,公众对此类谣言更容易抱有“宁可信其有”的态度。气象谣言接受者涵盖这五种心态。气象谣言往往涉及生存的基础需求,因此容易戳中“痛点”。气象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门槛不为公众所熟悉,也容易因引发不安和焦虑。天气事件常覆盖较大范围的公众,易出现气象谣言传播从众现象。

分析传播谣言者的心理动因:一是自我满足和炫耀心态;二是人际交流的谈资;三是为了求证和确认事实;三是娱乐心理;五是敌意、偏见等心态。天气预报并不是百分之百准确无误,而如预测难度较大的台风,或厄尔尼诺等气候事件,在较长时间前预测结论发布时,会传达出一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给气象类自媒体留了空白,从文章内容来看,这些自媒体会引用国内外气象预报权威机构的结论,但在标题制作及内容进一步阐释方面,则颇有知识炫耀、吸引公众猎奇心理的意味,不过这些内容不是“谣言”,只是“不确定言论”。

1.2 气象谣言特点及辨别

网络谣言有以下特征:用精细化数字证明可靠性,用有冲击力图片证明真实性,用简单具体的描述扩大传播,假借权威、科学之名进行扩散,谣言与事实混杂真假难辨。

谣言往往冠以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喻国明教授发现,谣言文最常使用的标题可被归类为新闻、数字与祈使式[4]。其余还有疑问、故事、恐吓、炫耀、聊天、建议、真理、利益、号召、悬念、反问式等11 种。新闻式标题制作得内涵丰富又形式正式,取信于读者。数字式标题开门见山,用貌似客观真实的数据吸引注意力。祈使式标题的常用伎俩是强调危机感和紧迫性,“恳请转发”“国人注意”,通过煽情唤起读者的共情。

观察气象网络谣言传播的时间,往往容易出现在洪涝、台风等突发自然灾害、季节转换等转折性天气、高温极寒等极端天气、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发生的时候。此外,周期性发生的气象谣言,如“特大暴雨”“百年一遇”“极寒天气”等常发生在一次较为严重的天气现象前,公众常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在不了解预报情况时不加思辨而随手转发。

分析气象网络谣言的内容。黑龙江气象局曾应对一条微信朋友圈和网络上流传的“特大警报”,称哈尔滨附近“降雨强度已经大到雷达回波无法测量的上限”。河北省气象局曾应对一条“人工增雪用的炮弹是碘化银有害健康”,呼吁大家注意防范的“善意提醒式”谣言。这些信息里看似用了“雷达回波”“碘化银”这些公众不熟悉的科学术语,实际上毫无科学性可言。2018 年台风“山竹”临近登陆我国时,微博上有谣言以“张冠李戴”的方式,把捏造的图或以前发生的台风图片配发,或用繁体字、“美国太空总署表示”等方式显示其信息源来自于海外,公众一时难以认证。

气象媒体可以引导公众辨别谣言的方法步骤:首先,注意消息的来源是否可靠,即是否来源于具有权威性机构的公开发布;其次,关注消息的发送时间,有些气象网络谣言会隔一段时间、换一个区域或主题以类似形式再度兴起,由于内容和形式模式相似,各地气象部门也会辟谣,在网上搜索核查便能明白;进一步观察内容,气象科学类的信息文章用语较为严谨严肃,而那披着科学外衣的网络谣言通常喜欢用更为博人眼球、骇人听闻的情感修辞及标点符号。

2 气象谣言舆论引导策略

2.1 组织有序,分类施策

开展应对气象灾害及重大敏感话题引发谣言的应急宣传必须要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度化、规范化,且灵敏有效地解决问题。由主题责任机构或部门组建应急宣传工作协调组,做到各司其职,有序配合,信息畅通,这是打赢谣言和片面信息阻击战的重要组织保障。主体责任部门、宣传机构和网信部门三方密切配合。《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于2016 年5 月正式实施,规定除气象台外,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发布气象预报,违者最高罚5 万。这为网络空间依法治理提供了依据。

在厘清谣言的动机和内容的基础上,采取回应关切、依法处置、包容吸收等不同的态度。秉持“策略性公开”的原则,采用“掰开揉碎”的策略“喂新闻”,尽可能做到“时时有信息”,适应智媒时代碎片化传播的特点,把握舆情的话语权和主动权,牢牢守住宣传阵地。加强议题管理,追求有温度、有建设性的故事,将事实说明与情感引导有机结合,贯彻差异化、精细化传播的策略,区分对象、精准施策。合理吸收舆情中的积极因素,如通过仔细分辨识别出有价值的舆情可以作为新闻线索进一步挖掘,或从评论、观点、公众声音里找出对气象事业发展或气象科技、科普工作推进有积极意义的信息。

2.2 久久为功,提升舆情免疫力

在风险社会,舆情免疫力的塑造尤为重要。应对风险社会中“模糊性表述”,需要提高治理弹性和包容性,容许处于科学范围观点的争论空间。如面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等特殊时期对信息的透明性、及时性的要求相对较高,信息需求量也较大的公众。诚实、善解人意、开放性的姿态、奉献精神,可以迅速收获社会信任。追求大众的价值认同,在面对网民的情绪宣泄时,政府部门的表达更为重要,切勿自说自话,要让话语为公众听得进、能接受。

打造良好的形象和主动建立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渠道,积极回应关切。以政府部门的权威发布为主,同时认识到舆论空间的多元和复杂性,尊重算法推送的原则和规律,打造上下回应、优势互补、合纵连横的立体化传播矩阵,强化政府新闻发布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2.3 把握公众心理和传播规律进行有效传播

科学传播需要直面官方信息、专家表述以及媒体报道等三种话语体系的差别,官方信息严谨权威往往传递结论性论述,专家表述逻辑性强专业度高但不易理解,媒体报道贴近公众但易偏离,三种话语体系要互相补充和监督,方能传递给公众全面、科学、及时的信息。气象舆论引导工作要注意在不同话语体系中取得平衡。

科技类媒体在进行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实践时,面临三个矛盾:一是公众信息需求是即时的,认识真相则是抽丝剥茧的过程,二是公众关注是发散多样的,报道无法全部呈现,传播也不能全部覆盖,三是公众接受信息需要简单化,科学传播则是复杂的。科学有其本身的逻辑严密性、客观性,专业名词也有门槛,造成难懂拗口,公众自身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各异,对所接收的科学知识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传统的传播模式以及传播产品的更新不及时,制约着科学传播的效果和吸引力,需要不断创新传播方法和渠道,调动公众好奇,吸引公众关注。

2.4 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治理网络谣言要深入到社会心理以及公众舆论中,建立公民的参与理性和沟通理性,形成网络群体自我调节、抵抗谣言的风气,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气象网络谣言传播具备非常复杂的心理动因,它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心理预期和情感需要关联紧密。天气变化多端,谣言层出不穷,防治网络谣言依靠法律的硬手段,政府部门、专家、媒体的作为也是不够的,最终还需要提高公众直面网络谣言时应当具备的理性辨析能力。“媒体是信息的发布器和加工厂,社会化媒体是信息的放大器和集散地”。一条流传甚广的负面信息便具有强大的“破坏力”,穿透平时正面信息筑起的建设性信息墙,削弱政府公信力,因此,织密抵御不良信息的网络要靠整体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的提升,启动网络的“自净”能力,由普通网民自发参与到对抗谣言的战斗中。

猜你喜欢

言论谣言气象
气象树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重要言论
重要言论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他们的言论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谣言